![]() |
![]() |
|
|
中国式营销,是时候吗? 7 上页:第 1 页 詹志方、王辉两位老师的大作《中国式营销》,其理论根基目前还停留在自我领悟、局部案例上,没有可信的数量基础。营销的本意是资源的高效配置,70%的科学+30%艺术,失去了科学基础的中国式营销,只能算作是个人的思考和探索,还不能上升到中国式的这个“吓人”的云端高度。在对两位老师做出独立思考的钦佩之际,作为一个营销人,叶敦明也把自己的观点show一下,与老师探讨、与诸君分享。 1、天地人、道法术的中国式哲学,与商业经营关联度很低。 如果说克劳塞维茨创立了现代战略学派,那中国的老子可谓是战略学之父,他仅凭着自己对自然、人生的参悟,就把天、地、人有机地融合到一起。也是他的哲学思想,让西汉得以休养生意,开启了中国汉唐黄金时代。 然而,释儒道融合的中国哲学,过于注重个人修为,以自己的感受代替了外在的世界。夸张一点讲,外部客观世界就是内在主观世界的倒影。这就与现代商业背道而离了。营销讲究的是以人度己,先让为别人创造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有人说,中国的文人学士,表面上奉行的是儒家实用主义,内心里却向往道家的飘逸。儒商,若是这类货色,就会在企业刚有点规模时,就会玩起了道家的“假大空”,装作慈善、装作不在乎权势,实际上还是一门心思地往红顶商人里扎堆。在商言商,是企业家的必修课。从商业中悟道,以商业创造的社会价值,实现自我价值,又何必左顾而言他呢? 2、中国式商业模式的五种因素,结构上并不完整。 《中国式营销》以商业模式为主轴,以道、法、书重组营销架构。商业模式有五个要素构成:价值感、结构、赢利点、控制、持续。价值感代表客户感知价值,是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营销思维模式,结构则是至利益分配的秩序,赢利点是指价值创造来源,控制则是自己的独特竞争力,持续对接基业长青。 这五个点的内在逻辑尚不够完善。之前,叶敦明把《发现利润区》一书读了三遍,发现斯莱沃斯基的赢利模式四要素更为恰当:客户选择、价值创造、价值控制、业务范围。对照一下《中国式营销》的商业模式五要素,你会发现: 1)价值感、赢利点,完全重复了。用价值创造一个要素就可以覆盖; 2)控制,等同于价值控制; 3)结构,与价值感、赢利点、控制的重合度很大,基本上属于同义反复; 4)持续,只是一种愿望,一种状态,不能成为商业模式的理性要素; 5)最重要的目标客户、产品服务组合,却被中国式商业模式遗漏了。可能原作者是把它们统统装入了价值观和赢利点。但这不利于实际应用,再好的模式,若是不能明显改善现有的营销效率,只能是水中花、镜中月。 3、中国式营销、中国式管理,莫要噱头大过实质。 美国的经济文化渗透到了世界各个角落,但他们并没有高喊什么美国模式。大熔炉的气度和向心力,让那些死守自身模式的国家处处挨打,这是为什么? 叶敦明认为,当一种经营方式、思考方式固化为一种模式时,相互模仿、近亲结婚就会风行,同种基因就会不敌杂交。而且,越是缺什么,就越是喊什么。中国经济想摆脱低端加工,想在高端价值链上分食,这是值得肯定的。但若是不修内功,光喊口号,误企误国也。 就管理、营销的方式而言,叶敦明觉得中国企业还必须先完成“标准化”动作。就像我们小时候学写毛笔字,一笔一划地写好了,才能往个人风格上塑造。标准化营销的核心,应该包括这么个“四化”:品质管理使命化、管理流程秩序化、工作作风职业化、技术创新中心化。修好了标准化的企业,放心大胆地朝着“个性化”狂奔。 中国式营销,是时候提及了,但还不到自成一体的火候。不能因为自己没有耐心追赶先进者,就造一个借口回避。更有,中国式营销,应该是国外企业家、消费者、政府,在领略了中国企业、企业家、产品和服务的超然风采之后,由衷而发的赞美和钦佩。否则,中国式营销,就成为了港片中的中国功夫,虽让身高马大的老外们一时间发懵。可若是真是动起手来,小胳膊小腿的嘴上功夫之士,恐怕就会鼻歪眼斜、满地找牙。 (叶敦明,2011年4月2日晚,草写于上海浦东陆家嘴办公室。) 叶敦明,工业品营销传播网创建者,工业品营销研究院资深咨询师。7年、ABB和韩国现代电子等2家世界500强企业中高层管理经历,10年营销咨询实战经验,横跨消费品和工业品两大咨询领域。致力于工业品营销咨询、营销培训、工业品品牌传播,帮助工业企业走向务实高效的大营销之路。 理论与实践微妙地融合,创新与老成不期而遇,把握行业演变与企业发展的战略对接,推行战略、营销与品牌传播三结合的立体营销。叶敦明的联系方式,email: 51gyp@.sin.com;QQ:934594925;MSN:360gyp@gmai.com;电话:13788905300(上海),13905511196(合肥),工业品营销传播网:www.360gy.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