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规则竞争力(下)
7 上页:第 1 页 5、建立共赢新规则 一个庙里有七个和尚,因为香火不旺,粮食很紧张,他们每天都为分粥而争吵不休。为了能公平的分得食物,他们制定了很多规则——一开始的规则是每人每周轮流分一次粥,结果只有自己分粥的那天能吃饱肚子,其他人纷纷抱怨。之后规则又改成三个人分粥,四个人作为监督员,结果他们相互指责,不停争吵,粥都凉了也没讨论出个结果。他们继续调整规则,改为推选一位大家都信服,德高望重的人来分粥,一开始还好,但是时间一长,开始产生特权腐败,有人为了能多分粥,就去巴结讨好那个分粥的人,慢慢食物又开始分配的不均匀。最后,有人想出了这样一个规则:每个人轮流分粥,但分粥的这个人必须要别人挑完,剩下的最后那碗粥。于是,每个分粥的人都很仔细的把粥分均匀,因为他们清楚,如果粥分的不匀,最少的那碗一定是自己的,这样一来,他们再也没有争论过,每个人分的粥也都一样多。 从上面那个故事中可以看出规则的力量,更能看出,一个规则想得以存立,必须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商鞅的改革之所以很顺利,也和他能够创造共赢有关,所谓共赢,就是对上,君王满意,对下,绝大多数官吏、贵族、百姓满意。当然,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只要大部分人对你提出的新规则满意就容易推行开来。历史上那么多的变法失败,主要原因就是只照顾到了一方,或少数人的利益,如单纯维护皇权的变法,导致众百姓,甚至官员的反对,而只为百姓谋福祉的改革变法则会受到上层利益受损者的打压。 北宋宰相王安石,呕心沥血,耗时二十载,推行改革变法,其初衷是忧国忧民,为民造福。可是却在艰难而漫长的变法道路上受到了司马光、苏轼、苏辙、文彦博、韩琦、富弼等清官贤士的反对,后宫不问朝政的三位皇后也出来干涉,而百姓中也颇多怨言,甚至是支持王安石的改革派阵营中也经常内讧,对新法提出质疑。这就说明王安石主张的变法违背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导致其虽多年变法革新,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因此,维护大多数群体的利益是成功推行新规的基础。 戊戌变法失败也是不能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内有西太后和保守势力的阻挠,外有列强的干涉,由于变法内容很进步,连大部分百姓也对新法持观望态度,失去大部分人支持的规则必然会失败。 商鞅推行的新法规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废除旧世卿世禄制,官员的晋升要根据军功、政绩的大小决定,官吏甚至可以从立过军功的士兵中选拔。设立二十个等级爵位,将卒在战争中斩敌首一个,授爵一级,可为五十石之官:斩敌首二个,授爵二级,可为百石之官,以此类推。宗室贵族无军功的,不得授爵位,这样一来充分调动了将士的进取热情,个个奋勇杀敌,这一点也成为了后来秦国军队被称为虎狼之师的主要原因。虽然这一新规损害了一些贵族的利益,但是,由于上面受到秦孝公的支持,下面受到百姓和军队的支持,此项新规得以顺利实施。 其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国内设置多个郡,一个郡内设置多个县,县下设都乡邑聚,地方有行政管理权,郡县也设有军队,但是由中央集权统治。这样的组成结构会使国内保持高度的稳定,便于管理与快速调动。实行什伍制度 秦的都乡邑聚原来都是自然形成的大小居民点。现在均作为基层行政单位。居民登记于户籍,分五家为一伍,两伍为什,什伍之内各家互相纠察,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这样一来更加固了秦国内部的稳定性。这些规定虽然触动了封地领主的利益,但是同样得到了大多百姓和中央政权的支持。 最后,商鞅大力发展农业,因为农业在当时社会来讲是一个国家立身之本,强国的基础。《论语》中记录了孔子认为的一个强大国家的标准——足兵、足粮、民信。可见在那个生产力低下的时代里,粮食的重要性。于是,商鞅颁布法令,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买卖。这一点对于鼓励百姓耕种起到了巨大的影响作用。这是战国时期各国中唯一用国家法令的形式在全国范围内改变土地所有制的事例,这种创建也一直延续至今。同时,商鞅统一了度量衡,规范斗、桶、权、衡、丈、尺的标准,对提高生产力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一个规则是否能够顺利实施,和这个规则是否能够创造双赢息息相关。现在是一个共赢的社会,想自己多占便宜,让对方吃亏,这样的规则是没法长久的。只有互利双赢,大家才愿意加入你的游戏并遵守规则。 曾经河南的一家地产开发商推出了一个“数多少钱,送多少钱”的活动,规则是在规定时间内准确点出钱款最多的人为获胜者,奖品是购买该开发商住房时,可以优惠其点出钞票同等数额的钱款。由于活动组织者设定的时间和钱款的面额决定了即使是再敏捷的银行点钞员也只能点清一万多元钱,这对于一栋几十万、上百万元的房屋来说,优惠一万多元并没什么吸引力,而且还有其它规则的限定,更何况一般人最多也就只能点出几千元。因此,参加者寥寥无几,因为这个活动而卖出的房子更是一套都没有。这个规则虽然娱乐性很强,但是利益性很差,相对比购房子送装修、买房子子女可以进入好学校、买房子解决一个就业机会等,虽然成本差不多,但是规则不同,效果就截然不同。 规则是一种力量 商鞅是一个伟大的改革家,他的法家思想与声音一直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回荡,可以说商鞅开创的不仅仅是一些规则法条,他创建的更是中国一个新的社会次序。 规则是一种方法,是一种制度,一种次序,一种文化,但规则又不止于此,因为,规则不仅仅是一种“术”,更是一种“道”。世间万物都因规则而生——日月分昼夜更替,四季以冷暖轮回。自然、社会、市场、企业,甚至一个家庭,都是建立在一套规则之上的,不好的规则可能致其国破家亡,一个好的规则则使之昌盛富足。对于今天的企业来说,一个好的规则可以让你的营销活动变得轻松高效,让你们在消费者面前充满魅力。如果能把规则上升到战略的高度,规则对企业来讲就是一种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第 1 2 页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