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3Q战争,中国产业“迈入大学”的里程碑 7 上页:第 1 页 产业集体躁动的背后共性 众所周知,互联网经济大部分建立在免费基础上,所以,广告成了唯一的利润来源。于是争夺注意力,抢占渠道,就成了竞争的关键。在中国,这个游戏的最高目标,是占领电脑桌面。从浏览器主页、输入法,到影音播放器、杀毒软件……。为此,360与QQ战斗就不为过,目的只有一个,为了公司发展得更好。 QQ是被民间评价为“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采取全方位跟随、超越其他公司产品的策略,让众多中小IT企业难以生存。但这次,QQ遇上了天不怕地不怕的周鸿祎,其绝地反击,为生存而战。例如:第一回合:QQ傍晚突施冷箭,挟用户以卸360;第二回合:360紧急求助用户,扣扣保镖悄然下线;第三回合:QQ抛和解三条件,360强势回击等等。 正当360与QQ战斗硝烟弥漫时。其实中国许多行业也正在上演,牛奶行业的蒙牛与伊利“口水战”,家电行业的格力与美的“终端战”。并且都发生在同一时间,都是行业数一数二的企业,他们为什么都在同一时间得了躁动症呢?其实就能发现这是中国产业面临的共性问题。而细细分析,无非有以下几个答案:一是市场环境恶变,行业发展从“做蛋糕”到“抢蛋糕”阶段;二是他们所属行业竞争,已经进入相对成熟阶段;三是行业地位,在进行重新划分阶段;四是中国产业,集体迈入了成熟期阶段。 综上所述相对共性的命题就能看出,不管是360与QQ战斗,还是蒙牛与伊利、格力与美的之争,作为消费者在认清产业竞争背后原因时,我们不需要担心任何一方、任何企业、任何行业,这是竞争的必然行为。况且,产业竞争越透明,越市场化,对于消费者越有利,只要这些竞争之中,能遵循消费者是上帝的原则。其次,产业的竞争只要相对有序,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都是源动力。 中国产业迈入“大学”阶段 360与QQ战争不是个案,不是互联网一个行业。最近吵得火热的伊利与蒙牛、美的与格力。说明这就不是行业问题,也不是企业问题,是产业经济发展的过程问题,说明中国企业已经迈入“大学阶段”。 中国产业发展30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0年到1990年,小学生阶段,这个时间段虽然说是改革开放倡导市场经济,但是还处在计划经济的惯性中,强势政府弱势市场,表面上平平稳稳,实际产业经济没有得到充分发展。 第二阶段,1990年到2000年,中学生阶段,这个时间段企业竞争是在政府规定的框架下进行发挥,虽然市场上有竞争的行为,但一般都不会“过火”,竞争手段也不高明与精彩,都是在约束的前提下暗自较量,所以产业竞争态势,没有得到释放出来。 第三阶段,2000年到现今,迈入大学生阶段,这个时间段中国经济正在不断崛起,并成为世界重要的经济力量。同时,在市场上也能看到一些按市场竞争的手段与方法,虽然有时会出格一点,但我认为不为过。这就好比刚刚脱离高中的学生,迈入大学校门一样的感觉,谈谈恋爱、斗斗嘴、翻翻院墙、逃逃学等等小恶作剧,但都不要紧,因为这是成熟的标志。 而今日360与QQ的竞争,就是迈入“大学阶段”走向成熟的标志。虽然有时伤及到消费者利益,但这些都是“小过失”,不影响中国市场的大局。更不是那些杞人忧天的人所讲的“中国企业没素质,中国市场没素质”那样的谬论。 360与QQ的竞争,并且还是好事,如果产业没有竞争,就没有超强的生存力。况且,QQ现今就像当年的罗马帝国,一心妄图征服整个世界。我们相信,以QQ目前的实力,只要认定了一个领域,的确可以将其做大做强。但问题是,对于整个互联网生态而言,在某种意义上,这不啻是一种灾难。这次360对于QQ的宣战,正是体现了一些逐渐强大的公司,对于QQ垄断行为的反抗。而这种市场行为对抗,如得到充分的发挥,不仅对于QQ会促成其反思自己的商业模式;对于360本身也能“强身健体”;对于互联网行业,就更能促进良性的发展。 第 1 2 页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