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我的马后炮--从圣元奶粉事件中学习危机公关 7 上页:第 1 页 第三个重要节点,是圣元与政府机构联手救市的展开,标志性事件是“组织专家为早熟婴儿复诊”,这是圣元回归理性的标志,但是时间略微晚了一点,所以效果不是很理想。“专家”这个词,近几年已经没有那么神秘和权威了,复诊之前,估计圣元也没有与当事人,婴儿的父母做好沟通工作(再次重申,道德问题不是公共关系学和市场营销学的主要研究方向),所以会诊的结果被当事人公开质疑,引发了绝对数量很庞大的部分公众的质疑。圣元的这一轮出击,仅仅取得了有限的战果,事件本身还在扩散,圣元还在流血。 第四个重要节点,是圣元与政府联手救市的升级版,卫生部终于对圣元相关产品做出了检测,公布了结果。卫生部的检测结果表明圣元是清白的,早熟婴儿与圣元无关。整个事件貌似到此为止了,可是卫生部的检测公告,又引发了一场“信不信”的争论。从而导致很多消费者暗暗的想,“为了以防万一,还是买其他牌子吧” 在这几个重要节点中,有一个问题需要特别说明,那就是关注圣元事件,讨论圣元事件的群体,一直处于扩大的状态,就像是滚雪球一样不停地增加绝对数量,直到事件正式结束以后,关注人群才会逐渐的减少。也就是说,圣元的伤口,每一秒都在扩大,在流血。 圣元到底在此次事件中经受了怎样的损失,我们无从知道。但是我们说,圣元如果想要回复事件发生之前的市场规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圣元事件本省,并不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必经它已经发生了。我们所关注的是,此次事件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指导我们对危机公关的理解。 第一, 危机公关,绝对不是企业/品牌遇到危机了,才需要的,平时没有用处的东西。 作为马后炮,我还是要说,如果圣元能够及时的,在火药桶爆炸之前,熄灭燃烧着的 导火索,就不会有此次圣元事件。圣元付出的代价最低。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圣元需要建设一套危机公关反应和应对机制。 这个机制如何建立呢? 首先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所处的行业特点,来推演可能发生危机的环节,并且以此来制定应对预案和信息反馈通路。这句话说起来很生涩,其实很简单,很多企业正在这么做。例如你是一家饼干厂,你就要想,饼干里面有异物被消费者发现怎么办?过期的饼干误被消费吃了怎么办?你的产品被山寨了怎么办等等。你每想到一种可能性,就要推敲出最佳的应对方案,这就叫做做出预案。当然这项工作最好是找专业的咨询公司来做,大型的企业应该考虑设立专业的部门人员,来处理公共关系事宜。平时企业应该针对销售团队和售后服务团队进行危机公关的培训,在这些接触一线市场的工作人员中建立危机公关意识,并且预先规定好处理权限,和信息反馈的流程。危机事件的信息反馈流程,应该是发散型的,同时报告给企业高层、中层的分管领导和直接领导。尽量的把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是危机公关的铁律。危机公关的意识、专业的预案、快速反应的信息反馈流程,这三者,是企业平时要做好的危机公关工作。 第二、要正确处理和媒体的关系 我认为,就像资本追求利润一样,媒体追逐社会热点新闻,是他生存的根本。所以企业不可能通过广告预算和人脉关系,来消除可能出现的负面报道。你的广告预算,也不可能让你和所有的媒体处理好关系。对待媒体,需要客观,理性的态度。姿态过高和过低,都是不理性的表现。任何一次公共危机事件,都有媒体的身影,但是媒体绝对不会是事件的主体。例如此次圣元事件,主体是早熟的女婴以及她的父母。你急冲冲的去指责媒体干什么?姿态过低也会于事无补,事情发生以后,重要的是你怎么做,怎么使用媒体的功能,来引导信息传播的有序,内容的有利。规模很大的企业,要建立和主要媒体的沟通机制,不应该仅仅使用媒体的广告功能。企业的公关团队,应该有日常的,经常性的与媒体沟通的计划。危机事件发生以后,如果媒体已经介入了,应该及时的由专业的人员接手此次危机公关事件。企业的高层,特别是专职的公关人员,要做到产品走到哪里,与媒体的沟通就走到哪里。所以我认为,与媒体的关系,关键在于沟通,而不是刻意的结交。 第三条:低调、并且重视消费者个体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同情弱者。我们不讨论这种观念的对与错。只讨论这种观念对危机公关处理方式的影响。一次危机事件,谁是强者谁是弱者,没有一个标准的判断标准。关键在于事件的演绎过程。例如此次圣元事件,一开始是消费者悲痛控诉圣元产品,显然消费者被公众认定为弱者,需要大家的支持、力挺,才有可能与强大的圣元对抗。如果,此时圣元爆料被消费者敲诈(仅仅是技术性讨论,仅仅是假设),那么强弱关系就发生了变化,对战双方可能会各自有一批拥趸,水就会彻底浑了。再比如说媒体与圣元,本来我觉得媒体应该属于强势的一方,毕竟人家掌握了话语权。圣元完全可以装扮成被媒体严重伤害的小白兔——什么民族品牌被不负责任的媒体中伤啦、中国乳制品行业很受伤啦、是谁操纵了圣元事件啦、圣元酝酿裁员减薪,数千员工面临失业啦等等,悲情牌、阴谋论、扮专家等招数尽可以轮番上阵,把自己放在“我也是受害者”的巨大标牌之下,把舆论的浑水再搅浑一些。尽量的把媒体塑造成强大的、霸占着话语权的、失误不断的、无良记者层出不穷的丑陋集团。(应该不是很难,媒体在一部分人的眼里,本来就是这个形象,例如此次郭德纲事件)。可惜的是,圣元异常高调的,伟光正的指责媒体,并且强力的展示了法律武器,媒体被圣元装扮成了一只受尽委屈的羔羊,为了公众的健康,勇敢地揭发黑幕,然后受到了威胁。看看,本来处于强势地位的媒体,一下子成了公众同情并且支持的洁白羔羊——完美的形象!估计媒体做梦都会笑啊。 低调,扮演弱者,大喊“我很受伤,我也是受害者”。在危机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如果你没有更好的主意,不妨试试这招。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