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营销策略 > 营销管理 > 啤酒企业如何面对涨价

啤酒企业如何面对涨价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8-10-14, 作者: 郝星光, 访问人数: 4945


7 上页:第 1 页

  案例分析

  原材料涨价对很多企业来说真的到了一个生死攸关的时候,如何能够度过这个难关,产品涨价也是其中一个解决办法。很显然,不要像是L一样,拍脑袋就开始了。

  涨与不涨?如何涨价?需要分析以下的问题和因素,迅速地掌握相关信息,并以这些信息做依据给出以上问题的答案以进行初步判断,同时还要结合企业的现状,以明确价格调整的基础,有效降低调整风险,达到期望的效果。

  第一个问题:涨价是否经过理性的考虑

  现在各行各业是“喊涨”声音一片,而且有些产品的涨价幅度很是可观。但是作为啤酒行业来说,其产品价格实际上一直处在一个走低的状态,涨价能否被市场给接受,这个是最重要的问题。

  所以面对价格波动,我们不要盲目的做出跟风效应,而是先理清思路,进行详细的调查与谨慎的判断,站在产品和企业发展的高度上,透彻认识,迅速决策,以实现企业的预定目标。

  第二个问题: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时间会维持多长

  假如这次产品涨价的主要因素是原材料涨价,现那么在国家公布的CPI 指数已经大幅度降了下来,这个趋势已经明显,原材料价格很快降了下来,你的涨价行动不上不下的卡在那里岂不尴尬。

  第三个问题:竞争对手会涨价吗(不要听他们的宣传)。

  L企业就是吃了这样的大亏,与竞争对手联合涨价的想法是好的。可是这个没有办法是签订合同,而且是谁先动,谁吃亏。假如竞争对手按兵不动,不涨价的情况下,你就要考虑自己承担后果了。

  第四个问题:我们的渠道、终端、消费者会不会接受

  在案例中,L 的主打产品超爽提了2元钱,这个两元钱是渠道的哪个环节来消化?这个L 都没有考虑好。原本L 的计划是让终端也涨价,可是终端从3元/瓶涨到多少?市场上没有3.5元/瓶的这个空间,涨到4元/瓶消费者又不接受,所以整个渠道环节都在为这个2元/箱在博弈,不愿意经销L的产品是必然的。

  有效的把涨价的压力合理的分解到渠道的各个环节,决定着涨价能否成功的关键。

  第五个问题:涨价针对哪一种产品

  肯定不要象案例中的L对所有的系列产品全面的涨价。需要在现有的产品系列中细分出哪个产品是走量的,哪种产品是赢利的,哪种产品又是塑造品牌形象的。通常来说,产品所处的不同层面,企业要选择不同的价格策略,调整也要参考这一因素。中高档产品的价格敏感程度较低,这个可以考虑提高,低档产品对价格敏感程度非常高,调整时候要小心一些。

  涨价千万不要一开始是自己的主流产品,摸索着进行,这样对于自己销量没有太大的影响,失败了也不会象L 那么凄惨。

  第六个问题:涨价能否获得利润的提高。

  涨价是为了获得利润。通过涨价虽然能够提升利润率,但是会带来销量的减小,这是个必然的市场规律。要销量还是利润率,这就看企业的判断了,别到了最后是得不偿失。

  第七个问题:确定步骤和目标

  为了使涨价的目标清晰化,统一认识,便于实施,一定要采用系统的步骤。

  价格调整的目的要把眼光放的长远一些,考虑可能对品牌产生的影响。从现实情况入手,充分考虑我们能否顺利地达成目的,有哪些阻碍因素,通过什么样的策略和执行才能达到此目的等。

  用规划和步骤来使涨价在合适的幅度,不要造成负面影响,以保证价格调整适合市场与企业的现实情况,使之处于企业可控的范围内。

  总结:品牌提升是最好的涨价手段

  我所知道的一个啤酒企业在2000年之前是一个低端品牌,每瓶啤酒售价仅1---2元钱。2000年之后通过不断的品牌提升,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产品逐步走向中高端,每瓶价格达到3---5元,甚至把一种高档啤酒卖出了8元钱/瓶的高价。销量却越来越大,把市场上的一两元的啤酒给淘汰了,使零售3元的才是主流,一度占领当地啤酒市场45%的份额。盈利能力从原来的200——300万元,上升到现在的5000多万元。

  因此,作为啤酒企业,大家都把涨价作为一种获得利润的一种手段,这是大错特错。产品价格应该是品牌价值的体现,只有当品牌提升了,产品的价格才能得到提高,才能走中高档的路线,所以提升品牌才是涨价的唯一出路,品牌将是决定企业命运的终极力量。

  这次成本增加对于啤酒行业就是一个洗牌的过程。最先受到冲击的就是一些品牌竞争力不强,盈利能力较弱的企业。有品牌、有实力的企业市场空间将越来越大,而一些不注重企业品牌发展的企业生存空间将会越来越小,在这次涨价风波无奈的被市场淘汰。  

  [i]郝星光,2006年金鼎奖的获得者,从事快速消费品的营销与管理有十多年的时间,在《销售与市场》、《销售与管理》、《中国食品报》等相关营销刊物上发表文章几百篇。现在为一家大型啤酒集团的营销总监,欢迎沟通交流和咨询。联系电话: 15037123519,电子邮件: haoxin74@yaho.com.cn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3篇)
*啤酒企业的精准推广策略 (2009-01-0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郭野)
*如何策划一次成功的涨价 (2008-12-23, 《糖烟酒周刊》,作者:赵晶)
*啤酒涨价,天堂还是地狱! (2008-01-1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方刚)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7-07 05: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