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管理创新:我们路在何方 7 上页:第 1 页 三、要有实践精神 每一种管理理念的产生,它都是创造出了不俗的成绩,然后再整理成理念。我们学习管理理念,就是要再把它转化为现实的工作方法,再为企业和管理创造经济或社会价值。 如果没有实践精神,仅管我们学习了很多的管理理论,但在企业工作中没有成效。这就是肚中有奇谋,现实前发黄,成为一代理论大师。在工作中,我们应该让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工作,但又不要被理论套牢,要有自己的想法和创造,在理论中引出新意。如关于品质的理解,我就把它理解为:质量=良心+责任心,直指中国人性的深处,产品的质量控制不难,就是看操作者的良心和责任心了,就好像我们经常在说要凭良心说话,那质量的好坏就是凭良心做事了!作为管理者,一定要有实践精神,用理论指导实践,再用实践完善理论! 四、要有开放的心态 管理要创新,我们必须要有开放的心态,把我们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理念传播,不要怕别人学去了。只有懂管理理论的人多了,我们从事管理创新的基础才牢固。 首先是企业要有开放的心态。现在有些企业,对员工培训比较多,我们应该对这种企业表示敬意。但也有些企业,是拿来主义者,舍不得对员工培训,不想自己培养人才,只想在外招一些这样懂那样懂的员工回来,马上就能给企业创造效益。这是典型的损人利己者,笔者就曾碰到一位在企业工作上十年的员工,对5S是什么都不知道,这不能不说明是我们国家产业工人的悲哀。因为每个人,除了第一个学习途径是学校,第二个学习途径就是工作中,如果企业不对员工培训,那就会把他们变成产业文盲。还有一些企业,害怕自己培养好的员工跳槽,其实企业有吸引力,员工怎会跳槽呢?退一步来说,员工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给企业创造价值。再退一步来讲,企业培养好的员工他还是在国内工作,也是在为国家创造财富。如果每个企业都对员工培训,不仅可以为国家培养牢固的管理创新基础,而且每个企业招聘回来的员工,立即可为企业创造利益,何乐而不为呢? 其次管理培训机构和管理专家学者要有开放的心态。对热爱学习管理知识的人,要给他们平台。因为现在管理培训的授课门票,价格都是不菲,不是每个人的经济都能承受。如果我们的管理专家学者,每人每年都能进行一、二场免费的公益企业管理讲座,这可是我们民族之福。同时也可以更加激励一些有志青年,攀登企业管理的珠峰! 再次个人要有开放的心态。做为为企业的管理者,心胸要开阔,要把自己的一些管理经验,和自己的同事分享。在和同事分享自己的经验时,自己也是在再一次的总结和提升。同时有管理经验的同事,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把管理理念传递给每一位在企业工作的员工。 经过企业、管理专家学者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使管理理念分享给每一位企业员工。对于想学习更多管理理念的人,我们能有人帮他一把,这样我国懂管理的人多了,管理创新的力量就更庞大。涓涓细流,终会汇成大海! 五、要有合作与悟道的精神 在管理创新时,大家更应该有合作与悟道精神。因为每个人的管理经验和知识结构不一样,想法也会不同,还是老话说得好: “三个臭皮匠,挺个诸葛亮”,这是合作的体现。我们千万不要是“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三个中国人是一条虫”。再次是悟道精神,我们不能一辈子做学生,更应该做导师;我们不是学得少,而是创新成果少。 在管理创新中,中国的家电企业就是用合作与悟道的精神,曾给了国人自豪与期待。04年之前,国外彩电巨头在中国家电市场横冲直撞,目空一切,牢牢占据着中国70%的市场份额。中国的家电企业就是以合作与悟道的精神,从研发、生产到销售,进行创新,在04年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国产彩电牢牢占据了当年70%以上的市场份额,海尔、创维、康佳、长虹、TCL、厦华、海信……一个个熟悉的品牌已经排在了飞利浦、LG、松下、索尼、三星等国外品牌的前面。接着是空调和手机等,也取得了不俗的战绩。后来,又因个别家电产业的合作与悟道精神,出现了问题,把一个个伤心的理由,留给了国人。 在管理创新中,如果缺少合作与悟道精神,我们前进的脚步一样会停滞不前! 在改革开放后的前25年,如果说是我们学习管理理论的阶段,那么后25年,应该就是我们出管理理论成果的时候。只要我们每个国人都奉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管理创新之路就一定在你我的脚下!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clh665335@16.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5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