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企划与广告 > 广告评点 > 广告评点:“鲍德熹的红”关索尼“鸟事”?

张会亭:广告时评——继《张会亭恶搞:世界杯十佳广告奖》之后又一力作

广告评点:“鲍德熹的红”关索尼“鸟事”?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6-08-24, 作者: 张会亭, 访问人数: 4072


7 上页:第 1 页

  但无论如何,拍代言人广告最怕的就是“半名人”或者“类名人”,因为你在做广告的同时还要花费不菲的代价去对消费者教育这个代言人的成就。这就回到了本文的主题:鲍德熹是谁?如果是经常看电影的影迷,或许可能会有很多人知道鲍德熹,否则的话,哈哈,恐怕就有点单厢情愿了吧。不信你可以随便问问身边的朋友试试。

  再者,需要强调的是,即便是经常看电影的人,对于电影相关人物也有个认知习惯的优先惯例。大家通常最先记住的是主要演员,如周星驰、成龙等(如果是知名导演像张艺谋、冯小刚、徐克、唐季礼等的话,则最先记住导演),紧接着是导演,再次是武术指导(如果有动作的话),如程小东、袁和平等。至于职员如摄像、灯光、场记等,我估计没有几个观众能记住谁是谁。这就像有很多流行歌曲的大量粉丝都知道是谁演唱的,却很难知道谁谁是词曲作者,都是同一个道理。

  所以,当SONY找了鲍德熹做广告还要耐心地去给观众们认真解释鲍德熹原本不为众人所知的伟大成就的时候,就已经为他的广告效果的注定失败埋下了伏笔。试问SONY,这么辛苦究竟为哪桩?你说这教育成本是不是大了点呢?

  2、舍本逐末,苦心诉求的却不是消费者的第一喜好联想。

  当我试图暂时抛开鲍德熹的困扰,单纯从营销创意的角度进行分析的时候,我发现,SONY这则广告在消费诉求上也仍然是舍本逐末,乏善可陈。

  其实,对于一台电视机来讲,单独诉求“红”是没有意义的。因为颜色逼真尽管是众多彩电厂家一直追求的品质境界,但起码单色的“红”绝对不是大多数普通消费者对彩电产品的“第一喜好联想”。红的东西即便再好看,但如果只有红色,而没有其他的缤纷色彩来搭配,也一样更难看。

  想想创维在2005年一直诉求的“六基色”,松下同样也是在2005年一直诉求的“86亿色的美丽”,你SONY即便再牛叉,也不可能靠一“红”来包打天下。

  行文至此,我相信SONY肯定会有自己非常委屈的辩解说法,比如红色本身在传统电视上难以真实体现啊,SONY能高调邀请大家共同观赏“鲍德熹的红”,以此表明SONY的技术先进过硬啊等等理由,但是,千万别忘了,即便是SONY的忠实用户,也恐怕没有几个消费者会真正懂得高端技术内幕,所以,用纯技术的眼光来揣摩现实生活中饮食男女的广大消费者心理,这就是犯了最大的“想当然”错误啊。

  说到消费者“第一喜好联想”,为了便于大家的深度理解,我在这里再举几个例子:比如,最近肯德基新推出的“留香展翅”,作为感性化、随机消费的休闲食品,消费者的第一喜好联想自然要诉求色香味,其次是份量的多与少给消费者带来的实惠。这时候如果有谁去诉求鸡翅造型好看、好玩,具有珍藏纪念意义,则明显是摸错了脉。

  又如彩妆产品作为化妆品大类里面的高端奢侈品,消费者的第一喜好联想自然是用了之后能使自己年轻漂亮又有尊贵感,这时候如果有哪个彩妆品牌像大宝一样去大力诉求“价格便宜、量又足”,则反而没有几个人去买,因为在彩妆消费的大多数爱美女性面前,如果有哪个品牌去极力鼓吹“价格便宜、量又足”,就会被消费者自行“翻译”成这是“谁都能买得起的大路货”。

  因此,SONY企图通过一“红”包打天下,则无疑是有点过于地自以为是、想当然了。

  一个恶搞式的总结:

  最后,为了给大家强化一下印象,顺便也给SONY强化一下教训,我也来“恶搞”一把,也算是帮SONY拓展一下传播创意吧:

  看李逵的黑,看索尼黑晶管电视。

  看韩红的胖,看索尼超宽屏液晶电视。

  看周迅的哑,看索尼哑光面板液晶电视。

  看阿宝的尖,看索尼高音质液晶电视。

  看胡戈的馒头短片,看索尼袖珍液晶电视。

  看张会亭的苦口良药,看索尼一贯的高品质电视。

  再次强调,我是SONY的忠实“粉丝”,但丝毫不回避我对他的尖锐批评。但愿本文不会迎来SONY不分青红皂白的棒喝。

  张会亭,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精锐纵横培训中心总经理,央视经济频道入围主持人。国内最贴近企业的专业财经主持人、职业培训讲师、商业会务策划人、财经评论作家。写作、培训与主持均以语句通俗、观点独到、风格犀利、语言幽默、反应机敏、快速提炼著称。被誉为“咨询培训圈内唯一的专业财经主持人,主持人圈内最懂企业的营销管理专家”。更多信息请直接网络实名搜索汉字“张会亭”。电子邮箱: zhtmkt@12.com ,在线沟通:zhtmkt@hotmai.com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4篇)
*从鲍德熹到张艾嘉:索尼还能“红”多久? (2007-03-0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张会亭)
*两则央视广告:不一样的表现,一样的失败 (2005-12-2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张会亭)
*治标不治本:中国移动对失败广告的失败回应 (2004-07-1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张会亭)
*狠批:一则为人作嫁的失败电视广告 (2004-07-0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张会亭)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5-02 05: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