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从鲍德熹到张艾嘉:索尼还能“红”多久? 本来家电业的压力就比其他行业大。 本来彩电行业中的日本品牌在中国人民心中早已经不像10多年前那样抢手。 本来索尼在平板电视领域就不像10多年前在CRT彩电领域那样独占鳌头。 可孰料,索尼最近的“红系列”广告更是使自己雪上加霜。 单看索尼近来的彩电广告而言,实在是乏善可陈。刚看完“鲍德熹的红”,我们马上又迎来了“张艾嘉的红”。真不知道照这样下去,索尼还能“红”多久?这的确非常令人担心。 2006年8月,在“鲍德熹的红”这支广告刚播出没多久,我便用非常戏谑的语言非常冷静地分析了他的两大弊端。(参见中国营销传播网张会亭专栏文章《广告评点:“鲍德熹的红”关索尼“鸟事”?》http://www.emk.com.cn/article/278/27803.html)一是选取半名人,违背了形象代言人的两极悖论。二是舍本逐末,苦心诉求的却不是消费者的第一喜好联想。 为了便于进行直观对比,让我们不妨再回顾一下“鲍德熹的红”是怎么回事——“我偏爱红,特别是我们中国人所深爱的红(照相机镜头映射出红色画面)。这就是我要你看的红。看鲍德熹的红,看BRAVIA。”此广告一经播出,网上便马上质疑说“鲍德熹是谁?”、“为什么要看鲍德熹的红?”、“看鲍德熹的红,凭什么要看BRAVIA?” 我们可以悲观地推测,全中国13亿人民,起初至少有12.99亿都不知道鲍德熹是谁?现在居然巧借BRAVIA的广告东风,早已经是世人皆知了——鲍德熹就这样走红了!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索尼公司的广告代理商应该是收了鲍德熹的什么好处,或者至少作为摄影师的鲍德熹跟这家广告公司关系不错。最终的事实恰恰是,可能连索尼自己也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花了几千万元广告费,却帮一个老头在央视上做了一个地地道道的个人形象广告。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支广告的广告词其实应该改为:“看BRAVIA,看鲍德熹的红。” 后来,我们又终于在2006年的12月份迎来了“张艾嘉的红”,同样是声东击西、不知所云——“爱,像红色般的让我心动,我随着它的千变万化灿烂到美丽的境界,你愿意感受我心中的红吗?看张艾嘉的红,看BRAVIA。” 其实,索尼BRAVIA液晶电视采用了独特的亮艳色彩背光源技术,拓宽了色域的表现范围,使得色彩表现更加宽广、饱和、亮艳,尤其是对红色的表现,更为真实、细腻。能够极大程度的提高色彩表现力,从而带来卓越的画质表现。张艾嘉表示:红色一直是她影视创作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在她不同的作品中被赋予热情、热烈又很深沉的内涵,对于索尼品牌以及产品,她愿意用“钟情”去诠释。 索尼(中国)有限公司相关人士表示:“积极而不刻意,进取而不功利”,邀请张艾嘉为旗下电视品牌代言,是因为非常欣赏张艾嘉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人生态度,这与索尼产品的理念非常契合。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