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营销策略 > 营销管理 > 对症下“毒”,在伤口上撒盐

对症下“毒”,在伤口上撒盐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6-08-21, 作者: 郭旭, 访问人数: 5323


7 上页:第 1 页

  网络“偏瘫症”

  症状:

  有一部分区域市场,尽管企业投入了很大的资源和努力,这部分网络始终不能有效建立,市场处于薄弱,甚至是大片空白的状态。还有一部分区域市场,虽然化了很大的心血终于建立起来的一些不错的网络,但是一段时间过后,一部分通路上的销量越来越小,网络处于“萎缩”和“偏瘫”状态。

  案例:

  某白酒企业2003年进入河南市场,并把河南作为公司主打区域市场。经过一段努力,先后在郑州、南阳、周口等地区站稳了脚跟,构建了不错的网络;而在开封、商丘、许昌等地区都没有什么发展,基本上很难见到它的产品。2005年初,其南阳、周口等部分网络月销量开始下滑,整个河南区域市场的网络呈现出“偏瘫”之势。

  症结:

  网络的构建是一个“纲举目张”的过程。区域市场的运作,首先必须要有“核心市场”,分步骤推进。盲目的全面启动市场,必然造成一部分市场“夹生”,并导致这些夹生市场的通路“瘫痪”;在成功启动的市场,不能有效的消灭“空白点”,提升“薄弱点”,又会导致竞争对手在这些没有引起注意的地点,获得生存和壮大,最终对自己构成严重的威胁,并导致在这类市场出现一部分的通路“瘫痪”。

  毒方:

  1、在竞争对手四面出击时,不要和竞争对手进行全面的对抗,而选择其人、财、物综合资源不强势、机会不成熟的市场,重点打击,在进一步分散竞争对手精力和资源的同时,瓦解竞争对手的全盘计划。

  2、在竞争对手网络较好的市场内,不要寄希望于一举打败竞争对手,要从产品区隔、区域聚焦、促销差异化等方面入手,先集中精力操作竞争对手相对薄弱的一个区域。

  3、在这个薄弱区域内,同样要善于从其空白点、薄弱点、危机点做培育做突破,一点一点地养大自己,并在这个片区内率先战胜竞争对手。然后,参照在该片区总结出的操作模式,抽调出一只新队伍启动下一个片区。

  月底“消化症”

  症状:

  区域每月最后一周内的出货量,是该区域当月销量的50%左右。每月月底时,经销商的仓库就不得不“爆吃一顿”,导致区域市场月底出现“消化症”。

  案例:

  某饲料企业皖北区,区域经理每逢当月20日,一看当月销量还没完成50%,就开始向上级“诉苦”,要政策;要来促销费用后,就开始向经销商“报喜”,紧接着再向业务员“举鞭”。如此下来,每月月底几天都能“压”下一半的目标量。

  症结:

  区域业务人员尚停留在“销量移库”阶段。企业也没有引导业务人员明白做“毛销量”与做“净销量”对区域市场运作的差距与意义。菲利浦科特勒讲:营销是“产品从企业到消费者手中换回货币”的过程。而我们中国不少的企业,却把营销停留在“产品从企业到经销商手中换回货币”的过程。因此,仓库出货量是“毛销量”,终端出货量才是“净销量”。做“毛销量”,是“营销半程化”的典型表现,都有可能导致企业出现“虚假销量”,甚至是“有害销量”。

  毒方:

  1、在每月的后10天内,也就是说在竞争对手正在为完成目标而压货时,企业坚决不向自己的经销商压一分货。

  2、企业对业务人员的考核,在第一个阶段实行以经销商每月的出货量为考核指标,而不再以经销商每月的进货量为考核指标,只有业务人员协助经销商把货卖出去,经销商才能源源不断进厂家的货;在第一个阶段实施顺利后,企业可以此法向经销商的下一个环节进行复制,进一步下沉对业务人员的考核环节,最终推动业务人员进行全程化营销。

  3、在每月的后10天内,针对竞争对手的二级客户展开促销活动,吸引竞争对手的二级客户大量吃进我们的产品,以使竞品客户月底压货后下月更加难以“消化”。  

  市场竞争的过程,最终是竞争对手间你死我活的过程。因此,针对竞品区域市场开出的“毒方”,恰恰就是企业及区域市场营销运作的独特“药方”!

  郭旭,“净销量”理论创始人,《销售与市场》培训专家团十大专家。首创“净销量”理论体系,受到营销界高度评价。曾任白象集团营销总监、福建亲亲市场总监等。电子邮件: jingxiaoshangwang@12.com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7-09 05: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