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城市经营之“三力模型” 7 上页:第 6 页 城市化与经济力 在城市规划管理的坐标上,“城市化”是一个核心内容。城市化既是社会的发展形态,也是城市的发展形态,一个城市的发展绝对离不开“城市化”运动。有人说城市化的对象是农民,也对也不对。从形式上看,从宏观的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城市化的确是农民的“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是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出路。但我们必须看到,真正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因素并不在农村,不在农民身上,而是城市或城镇的经济和产业发展程度,没有城市经济和产业良性发展的拉动,城市化只能流于户口和居住地的形式化;没有城市的产业驱动,城市化只能流于农村人口数字的表面化。从城市的角度来看,城市化的核心问题是城市经济和产业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从城市的角度来看,城市化的过程就是一个社会资源和资本向城市聚集的过程,无论是土地、人力还是资金等等。而这个资本聚集的过程正是一个城市扩大产业规模、完善产业链和产业优化、升级的过程,是提升经济和产业竞争力的过程,这些资本为城市的经济和产业发展提供了硬件的支持和促进。
以资本聚集为基础,以体制创新为支持,以产业驱动为核心,从而推动城市的产业经济向前发展。在城市的战略发展坐标上,城市化是一股由外而内的力量,通过对社会资本的吸纳与融合、通过资本的聚集来丰富壮大自己,通过产业的驱动来提升城市内在的、核心的经济竞争力。它是城市发展战略的纵坐标,来自于产业和企业的力量。
城市营销与形象力 营销,在这里我们又遇到一个和“经营”一样麻烦的概念。在产品营销领域,“营销”关联的是产品、价格、通路和推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4P。企业通过一系列围绕着4P而制订的计划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营销战略;在城市营销领域,“营销”关联的是一个城市的战略性资源、生活与商务成本,以及城市所提供的涉入服务,当然还有推广。即一个城市如何通过独具特色的资源来参与竞争,以一种什么层次的生活、商务成本参与竞争,以一种什么模式的公共服务参与竞争。也就是一个城市的营销战略定位。这三者既是城市规划管理的内容,同时也是城市营销的客体。这些营销客体通过一系列的整合推广运动来建立营销对象对城市的形象认识,从而建立有利于城市发展的形象竞争力,并成为城市无形资源的核心。
在城市的战略发展坐标上,城市营销是一股无形的由内而外的力量,通过营销推广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整合性的传播来提升城市外在的形象竞争力。它是城市发展战略的横坐标,来自于社会大众的力量。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页 下页:第 8 页 8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5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