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尖叫”失败:黑马养生堂还能走多远? 7 上页:第 1 页 目标:让“尖叫”带动潮流的趋势 “尖叫”是养生堂首次明确定位为城市年轻人的饮料产品,也是养生堂要成就品牌NO.1、实现长线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养生堂在产品上市伊始即向媒体表明,“在饮料市场,我们养生堂一直立足于做品牌,我们希望这个企业一直能够做到NO.1,超出同行的创新意识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功能饮料,我们总的定位是朝时尚、年轻的方向去定位,但是我们主要会强调红色“尖叫”的意义和定位,因为我不希望这个饮料就卖一两年,随着这个潮流过去就衰退了。我们“农夫”非常有现代感,是现代的“农夫”。这们推出这个名字事先也有种种心理学的考虑,我们的思路是要走在时代的前端,将捕捉到的时尚信息第一个表达出来。这种前沿和时尚感是我们一直所看重的,很多时候我们都希望自己能永远创新,永远走在这个时代的前端。” 从养生堂的发展史来看,农夫山泉、农夫果园、“成长快乐”、成人维生素和“清嘴含片”等等,都是通过央视广告平台得到快速拉升的。从“清嘴含片”只用区区195万买下悉尼奥运会套播,300万就迅速打造出一个全国知名的品牌,到农夫果园搭载“伊拉克”战争的新闻事件,一夜成名,窜红中国,央视一直都是养生堂绝地重生的福星。因此,“尖叫”首选央视黄金时段进行投放,甚至强调要比过去用10倍乃至20倍甚至更多的资金来推广“尖叫”,都是因为养生堂的负责人对它充满期待,感觉“尖叫”的市场空间无限。 现状:难以为继的“尖叫”声不再响亮 作为中国第一媒体的央视这一次似乎没有给养生堂带来福气,继续它以小搏大的神话。 2004年雅典奥运会期间,养生堂再次策略性利用央视广告。在赛事套装广告中,消费者可以接连欣赏到4条养生堂的广告,尖叫,农夫果园,成人维生素,以及最新上市的母亲牌牛肉棒,四大品牌携手出击,场面不可谓不壮观。 与此同时,针对年轻的上网族,“农夫尖叫”主要借助了青少年最喜爱的网络媒体,在中国青少年同学录5640网站进行了有奖推广活动。通过网上注册成“尖叫会员”而参与活动,每天根据指引来寻找“农夫尖叫”的广告,以提高自己的尖叫指数。达到标准的尖叫指数后就有机会抽得数码相机、MP3、游戏卡等青少年最喜爱的产品。 在强大的广告攻势之下,经销商、渠道对“农夫尖叫”的热情都一度达到沸点,各大终端、批发市场都积极行动起来,开始在终端拼命抢位置、做堆头、大搞促销。然而随着2004年炎夏的过去,功能饮料并没有出现我们期待的“井喷”,曾经在媒体上抢尽风头的“农夫尖叫”也突然听不见声音了。 到2005年春夏,我们已经不能看到“尖叫”有些许影响力的推广了。“尖叫”已经从很多去年强攻的主战场悄无声息的退出了,在曾经重点突破的北京市场,现在大部分一线主流超市,主要的货架陈列面上根本就看不到“农夫尖叫”的影子,在一些二、三流超市倒是能够发现只有一两个包装的“尖叫”产品,被冷落在难以发现的某个角落,而超市老板的说法是“都是去年进的货,剩下这几瓶一直卖不掉”。 在北京附近的一些主要饮料批发市场,已经很少档口有“农夫尖叫”的货品,倒是有一半多的摊位能找到“脉动”和娃哈哈的“激活”。批发户们对 “尖叫”的反映显然非常冷漠和不友好“产品不好卖,口味差,价格乱”。在主要商业街随机采访的一些年轻消费者对“农夫尖叫”也似乎已经印象淡薄了,有的问“尖叫”是什么?,有的干脆把尖叫和农夫正在央视打广告的“农夫气茶”混为一谈,只有个别被访者说好象有印象,但却连包装的信息都说不出了。 相对于去年的热血沸腾,今年养生堂已对功能饮料市场表现得相对平静。去年列为战略目标之首的“尖叫”,已经退居到“老三”的位置。养生堂的说法是,“在今年夏天的规划中,养生堂将农夫汽茶放在了第一位,农夫果园放在了第二发展的位置,对‘尖叫’主要是搞一些坚实的功能型集中推广活动,强调有效消费群。” 在轰轰烈烈上市的一年之后,“尖叫”系列功能饮料终于滑入寂静,“农夫尖叫”真正成为养生堂一个情绪化的作品,耐不住寂寞忧伤的情绪,在局面失控中黯然离市。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