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你买下员工的24小时了吗?
7 上页:第 1 页 员工最需要什么? 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出发,员工既有物质也有精神层面的需要,在急剧变革,不确定性有增无减的当今时代,他们最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可以满足生活基本层面需求的工资水平,即使年薪百万的高收入员工阶层,对于不确定的未来也忧心忡忡;他们最希望可以通过累积持续地努力,获得在企业中长期发展的机会,希望藉此可以得到上司的认可和老板的关注,从而得到渐进的升迁,可以在更高职位上肩负更为显目的重担,即使传统的女性也希望能够把企业当成自己的第二个家,她们可以用上帝赋予的独一无二的细腻与温柔来从容不迫地打点和治理“家之一角”,果真如此,她们身上焕发出的母性的光辉将更加光彩夺目,“轻伤不下火线",“三过家门而不入”将不再仅仅是历史的神话,今人对古人的憧憬并不意味着历史不会惊奇地重现,关键是我们要为他们创造无私奉献、无限忠诚的条件和环境!建国初期的高速工业化进程和GDP的高积累中又闪烁着多少爱岗敬业、以企业为家、鞠躬尽瘁的身影,战后日本的经济重建和发展奇迹很大程度上也归功于缘自传统文化的终身雇用制,员工既无后顾之忧,何惧一往无前?利益既统一,企业亦为家,何谈见异思迁? 有读者会说:这不是要重铸砸烂了的“三铁”么?呵呵呵!历史之潮流浩浩荡荡,岂有无端反复之理?只不过,辨正地看待历史和别国之经验,去伪存真,对我们只能是有百益而无一害。变革时代,人心思治,能够为员工提供一个可以长期施展抱负的平台,加以正确地引导与激励,既满足了员工的心里与现实渴求,也保障了企业的人才战略之需,更是对国家倡导创建和谐社会之实际响应。 视员工为人,乃人性化管理之前提;视员工为可树之才,乃企业培训之前提;视员工为合作者,乃企业立业之根基;视员工为客户,乃企业腾达之源泉;视员工为同心协力者,乃企业历尽来劫之再生希望。 正确处理企业与员工关系的12字心得 我在职业经历的积累中逐渐悟出了12个字,现把它放在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处理层面上,作为对今天主题另一角度的探察,愿与诸位共享:健康、平安、胸怀、和谐、有为、知止。 健康——身体、心态、人际关系、文化与环境的全面立体的健康。健康的敬业的员工是优秀企业的活力细胞,自信正确的传递管理信息,关心、激励与呵护员工的企业文化是优秀员工甘于奉献的精神支柱。 平安——为自己、家庭、亲友、同事、企业和所有善良之人祈福。员工平安,则企业无忧;企业平安,则员工安心。 胸怀——以自己之功劳为团队之功劳,以他人之过失为自己之过失。员工有胸怀,方可受人尊敬,肩负重任;老板有胸怀,方可汇聚英才,兴旺发达。 和谐——即为前三者之成果,和睦相处,互补共进。员工与老板关系之持续牢固的和谐是一个企业在竞争中的制胜法宝;企业在业内相处和谐,则永为翘楚。 有为——把握时机,奋发有为。员工有为才有位,老板有为才有业。 知止——凡事恰到好处,不急进,不落后,知道何时拿起,也知道何时放下。员工知止方能劳逸结合,积极进取;老板知止方能持续渐进,基业长青。 生活中,我们很难用金钱全额买下员工的24小时,但我们却可以四两拨千斤,用8小时的工资买下员工心甘情愿奉献的24小时。欲立大志、谋大事、建大业的中国老板和企业管理者们,您为买下员工的24小时做好准备了吗?不久的将来,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晋级跨国公司500强,当中国的老板和企业管理者们开始引领世界管理潮流的时候,恐怕业界最流行的话题就是:您买下员工的24小时了吗? 原文发表于《中国机电工业》 孙锐先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法学硕士研究生。在政坛辛勤耕耘两年后步入商界,先后任总裁办公室主任、战略运营管理高级经理、首席运营官、执行副总裁。现任北京腾驹达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兼高级顾问。对战略与人本管理独具心得。 sunruichina@26.net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