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谈烟论酒说营销 7 上页:第 1 页 价格:自古烟酒多傻冒,心理定价试比高。 说到价格,我用了这样一句话:自古烟酒多傻冒,心理定价试比高。烟酒这对“亲”兄弟,在价格策略上,是一个比一个高。先说酒类。可以说,除去营销成本,单指酒的生产成本,99%的白酒都不会超过30元一瓶,而这中间的80%,10元一瓶都不到,但很显然,有的酒在市场上卖到500-5000元一瓶,这时,消费者买的是那个瓶子,那个盒子,那个牌子,并顺带为那个产品的广告费买单,并支付巨额费用给渠道各环节作为利润。这里举个例子:有这样一瓶酒,出厂价是10元,经销商要挣10元,到酒店又要挣10元,为了让消费者喝,广告又花去20元,开瓶费又花去了10元,这样一瓶酒,就变成了60元,据说这还算要价不高的,有的酒,仅酒店一个环节可以挣上百块钱一瓶,可见酒之定价实属心理定价——消费者为什么原意买,是买那个价钱,这就如宴请有身份的朋友,北京二锅头再地道再好,都不会上酒桌的原因了。再说香烟,其实成本再高也高不到那里去,但一条烟售价上千元,也就是这个道理。烟还是那个味,但从口袋里拿出来的感觉就是不一样,不是有统计说嘛,抽万宝路的人,一天拿出烟的次数,比抽其它烟的次数多很多次嘛。所以,烟酒两兄弟在产品定价策略上,是一个比一个高明。 相关行业表现:多家烟草企业推出售价超过500元/条的产品,大部分地方烟草企业拥有售价上百块的产品。酒类企业高端产品销售有超过上万元一瓶的产品。烟酒行业高价策略愈演愈烈。 未来走向:大部分产品价格将趋于理性,但无论是烟或酒产品,都有一部分产品将在国内奢侈品市场上有一定表现。 促销:哥哥我明着来,弟弟你暗着贿。 如果把白酒比作哥哥,那这个哥哥在促销上可是明着来“贿赂”。前文说到,白酒成了草民后,流通渠道的每一个环节都是“雁过拨毛”,而白酒营销也成为了一个典型性的“贿赂”性营销。比如开瓶费,海报张贴费,陈列费等都是白酒这位老兄发明创造并发扬光大的。在这一方面,烟草生产行业远不能如此乱来。目前烟草生产企业要想在目标市场做一场促销,比如给经营户送送礼,需要先行与当地的烟草公司打好招呼得到确认后方可成行。否则,小心扣上扰乱市场的帽子。但做弟弟也有小聪明,明的不行暗着来。小打小闹,做做消费者俱乐部、聘请义务质量监督员等。 相关行业表现:白酒的贿赂营销方式使企业成本压力越来越大,但又不得不跟风下去。烟草生产企业对促销力量的不断加强,对放宽促销政策的呼声越来越高。 未来走向:行业将在进一步深化贿赂营销之后,走向较理性的市场之路。烟草生产企业未来几年内将在样品烟送赠、消费者俱乐部、店内促销等方式上有所创新,如消费者免费刊物等形式将会有很大的发挥。 广告:犹抱琵琶半遮面,那象白酒明着练。 白酒做广告,那可以说是不怕没钱投,只怕没时段。轰动全国的标王秦池,就是白酒典范,其在中央台做广告,效果曾经好得不得了。虽然后来企业倒下了,但是,白酒做广告的这种风气,却是越来越旺,之后的孔府家等不少品牌,都是籍此放马全国市场的。相对白酒做广告,烟草做广告更舍得花钱,凤凰台和中央五套都快成为烟草台了。但是,相对于白酒的明着“练”,烟草产品受到严格的法规限制,不能明目张胆的宣传产品,只能以其它的形式将品牌名在电视上露个脸。于是就出现了“某某广告公司”一年广告几千万,而“广告公司”营业额却不足一百万,甚至本来就是空壳。这种挂牛头却说狗肉的事情,也生动体现了烟草业的无奈。但相对于全国性的媒介而言,地方媒介成了烟草产品的广告宣传的温床,笔者出差全国很多二线城市,发现很多当地烟草广告都是直抒其意,烟包、广告语,烟厂名等一应俱全,俨然似一个烟草广告管制下的世外桃源。 相关行业表现:烟草广告限制太多,如国家广告法,国际控烟协议。酒类广告限制较小,可以自由在媒介投放广告。 未来走向:烟草广告限制将越来越严格,地方性擦边球式广告将会严格取消,酒类广告将仍保持现状。 品牌:烟草说在做品牌,白酒笑了。 记得李敖有句名言:“……上海人说民工多,广州人笑了,广州人说钞票多,香港人笑了,香港人说二奶多,台湾人笑了,台湾人说想独立,全国人民都笑了。”我们可以换一个说法:香烟说在做品牌,白酒笑了。为何这样说呢?笔者认为,就目前国内大部分烟草企业的品牌建设,都可以说是上升到了企业最关键的工作,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品牌的建设是一个非常系统且耗时很长的工作。但有的烟草企业经过一年半载的品牌建设,就大呼品牌成功了,取得了多少多少的效果;有的烟草企业花了上亿元做广告播放,产品名全国的确是做到了路人皆知,于是企业大呼,品牌成功了。但其实这是对品牌的误读。笔者一位朋友说过一句话:看这些烟草企业把品牌蹂躏得面目全非的样子!我想,如果一些烟草企业仍一味的把品牌知名度当作品牌成功的标志,那么,这的确是品牌的悲哀。所以,这里也说到,烟草说它是在做品牌,白酒笑了——白酒行业似乎并不太说品牌这个词,虽然它知道品牌很重要。但这个行业似乎更务实的在做渠道,建网络,打市场。因为我们知道,品牌的建设,不仅仅包括广告,广告只是品牌建设的一部分,一个品牌的成型,需要很多的东西,比如营销支持、渠道支持、人员支持、文化支持…… 相关行业表现:烟草在品牌建设上力度越来越大。酒类在渠道上下的功夫下得越来越多。 未来走向:烟草随着行业的不断放宽,不断开放,其品牌建设力度将从单纯的广告投放渐渐的与渠道开拓等并重。酒类在未来几年将会越来越重视品牌的修炼。 当然,从以上的各项分析中,我们也只能是对两个行业作一个“管中窥豹”而已。但相信我们对酒类营销的分析越来越多,我们从中能得到的借鉴作用会不断增多。笔者期望更多从事过烟酒类行业营销的同业中人,来共同展开深入的分析。为中国烟草的不断壮大而尽一份力。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handingad@12.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