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营销案例 > 个案解析 > 小品牌与大卖场利益冲突的一个解决案例

小品牌与大卖场利益冲突的一个解决案例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5-01-24, 作者: 杨立东, 访问人数: 3768


7 上页:第 1 页

  大致的内容如下:首先感谢A公司领导和各位同事在市场开拓方面的努力,使得我牌产品能顺利进入该市场,厂商共同努力,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销售网络和维修网络,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同时,由于市场的竞争激烈和多变以及不可预测的“非典”影响,给A公司和我品牌产品销售都带来一些不利影响,我们厂家工作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为了改变现况和着眼双方的长远利益以及应对市场竞争需要,我们从各方面调研后,特统计出以下几个突出问题,并大致提出一个对策框架,本着共赢的心态,期望双方共同协商探讨,提出解决问题的更好对策,立刻加以实施,克服目前困难,争取再上一个台阶。为明年良好合作奠定基础。根据我们多方了解和市场调查主要问题表现在:

  (1)市场终端促销力度不足,对推广品牌带来困难 

  对策:厂方加大促销力度,马上增加促销品。增加宣传条幅和终端资料。

  (2)小品种缺乏,销量带动作用比较弱。

  对策:由于今年对该市场操作经验不足,小品种缺少,厂方正在加大产品开发力度,将会在明年改善这种状况,配合更多终端开发(尤其中线市场)。

  (3)终端价格偏高,竞争力下降主要表现为2个方面:一方面,贵公司的几个大商场某些型号价格与某大品牌标价太接近,虽然A公司已经采取加大促销员奖金办法,但价格仍然对顾客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网络的批发价偏高,据在终端考察,我们批发价在进价上基本上加价18% 左右 。而同行一般在加价5%~7%左右。

  对策: 批发部分:考虑到A公司的成本核算,需要3%的物流和营销费用,7%的纯利润利润,建议按照加价10%的利润向下批发,那么将会使网络销量增加起来,加大A公司和我们品牌的影响力,利润总量也会增长。现实经验证明,现金的流动性的确比利润重要,所以我们要保证必需的合理利润同时,更要保证市场产品流动性。为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零售部分:竞争力较差的是某些品种,厂方承认为了保证较高的产品性价比,价格应低于某大品牌5%的差价,如果厂方价格偏高,厂方愿意对其调价,并配合A公司促销。   

  我们通过3天的调研后,了解到了销售网络客户的困难和意见,如果不采取措施,改变现状,我公司产品的将由于缺乏竞争力,将会被迫退出市场,这种结局是A公司和我厂都不愿意看到的。促使我们反思工作的中存在的问题,这暴露出我们厂家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不够灵敏,跟踪的还不到位,渠道之间大家的沟通也不足,造成目前市场的被动局面。我公司销售老总也极为重视,特前来与贵公司协商多方共赢方案(A公司-我们品牌-终端)。我们知道A公司也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并给与我们许多有用的建议,在此深表感谢!而双方通过协商后,可以制定更为全面有效的对策,可以更快地执行。相信效果一定会更好。

  我们牢牢记住曾经对贵公司老总的承诺:A公司和我们品牌一定都要成功。希望在双方高层领导下,厂商同仁精诚合作下,一定能解决好出现的问题。使我们合作在困难中得以考验,取得更大进步。我们将在处理意见达成一致,协议签署后,立即与A公司业务去每个终端落实政策(调价盘库)并督促厂里发送促销物品。

  经过唇枪舌剑,最后协商结果是:批发价格加价12%比以前少加了6%,本次协调冲突的方案,我们保证了商家零售的高利润和其批发的合理利润、增加了终端利益,迫使价值链重心向终端下移,达到出货目的,理顺网络关系。我们再一次去周边城市终端沟通,进一步了解到,质量问题、对代理商管理、促销员素质,维修网络等一系列问题,根据具体的特点和共性,我们给与归纳。一方面,反映到厂方领导,一些反映给代理,其余就地解决。并与终端和代理达成谅解和共识改进工作。回到该省会后了解到,产品在批发渠道又多走货了。本次冲突基本解决了。

  通过2次处理与大卖场利益冲突,我感到,厂商关系很微妙,既是合作伙伴有共同的利益,又会因为各自的目标重点不一致而产生现实的利益冲突。本案例中,我们厂家强调销量,薄利多销;而总代理却求高利润,于是单价高。发生冲突时,厂商关键是本着互惠互利的双赢的思路,换位思考,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均衡各方的利益,合情合理解决问题。作为小品牌,要想取得一定的主动权,知彼知己以及对客户的心理分析也很重要。如果遵循这个思路合作,小品牌应对大卖场的冲突是完全可能化解的。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YLD888@16.net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5篇)
*与大卖场谈恋爱 (2006-12-1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常玉龙)
*小供应商在大卖场怎么生存发展? (2006-04-2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黄静)
*中小品牌进入大型零售门店的几点建议 (2004-11-1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王蓁)
*掌控主动权 “降伏”大卖场 (2004-02-12, 《公司》杂志)
*谈运作大卖场的必要性 (2001-12-0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杜红旗)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7-06 05: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