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平衡记分卡:请战略下高阁 7 上页:解读一桩失败案例 在实施平衡记分卡之前,有必要深刻理解平衡记分卡的思想,而不能像瞎子摸象一样,片面地看待平衡记分卡,那样只使其走向失败。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平衡记分卡究竟平衡了什么? 所谓的“平衡”是指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平衡。目前企业考核的一般是财务指标,而对非财务指标的考核很少,即使有对非财务指标的考核,也只是定性的说明,缺乏量化的考核,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而平衡记分卡是从四个方面全面的考察企业,这四个方面是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和学习创新。这四个方面包含了领先指标和滞后指标。财务指标就是一个滞后指标,它只能反映公司上一年度发生的情况,不能告诉企业如何改善业绩。平衡记分卡对于领先指标的关注,使企业更关注于过程,而不仅仅是事后的结果。这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以获得更好的财务结果。 另外,平衡记分卡同时关注了企业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我们知道,平衡记分卡主要是一种战略管理工具,如果以系统理论的观点来考虑平衡记分卡的实施过程,战略是输入,财务是输出。由此可以看出,平衡记分卡是从企业的战略开始,也就是从企业的长期目标开始,逐步分解到企业的短期目标。在关注企业长期发展的同时,平衡记分卡也关注了企业近期目标的完成,使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年度计划很好地结合起来,解决了企业的战略规划可操作性差的缺点。 除了要深刻认识平衡记分卡之外,还有两点对于实施平衡记分卡非常重要。 第一,要做好公司的基础管理。我国企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现代企业制度,到现在也只有10多年,管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国外的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企业管理水平处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基础管理做得较好;而我国企业普遍存在基础管理水平薄弱的缺点。据专家统计,国内企业对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的认知率在90%以上。但对新的管理理论的认知率高,并不代表企业的管理水平高。相反,由于国内企业的基础管理相对薄弱,在引进一些新管理方法的时候,往往会碰一鼻子灰。所以,笔者建议国内企业在实施平衡记分卡时,先完善企业的管理体系,做好基础管理工作,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管理体系、质量管理、生产管理、成本管理、采购管理、营销管理等等。 第二,完善企业的战略管理体系。平衡记分卡的实质是将企业的战略规划落实为具体的经营行为,并对战略的实施加以实时控制,这要求企业有明确的战略规划。从整个公司的平衡记分卡到部门的平衡记分卡,再到员工的平衡记分卡,都是从公司的战略逐层分解下来的。所以企业在使用平衡记分卡的时候,要完善自己的战略管理体系。战略管理体系应该包括相应的组织机构、程序、流程以及人员保证等。 第 1 2 3 页 下页:平衡记分卡重在战略管理 8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