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发展透视 > 解读方太文化

解读方太文化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4-01-07, 作者: 魏玉祺, 访问人数: 2793


7 上页:第 2 页

  [/b]经营管理的最大化是追求一种卓越的“质”,把不能流动的资源化成一股清泉,潺潺有声地飘摇于市场空间[b]

  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企业管理已进入以战略管理为中心的时代。当今市场需求变化之日新,科技进步之月异,前所未有,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多变。竞争在空间上已经超越了国家、地区的界限而延伸至世界上各个角落,时间上发展到了分秒必争、机会稍纵即逝的程度,而在深度上则超越了单纯的产品功能、质量、价格的范畴,而延伸至设计、包装、品牌、服务、销售渠道、广告、营业推广、公共关系、人力资源等全方位的对抗。因此,企业不仅要对企业外部宏观微观环境的瞬息变化做出快速反应,而且必须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把握大局,力求使企业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的动态平衡,以期取得长期生存与发展。

  方太领导人牢记这样一句话“天使在想象中,魔鬼在细节里”,这是500年前西班牙女王告戒准备启程“征服世界之旅”前的哥伦布的名言。因而他们在经营管理上把理想和细节的环节分得相当明晰,他们在从容和务实中完善着铁打的理想,把西方的经营“显学”和自身在实践中滚打的经验在融合和碰撞中崩出更实性的智慧之光。

  方太是个家族制的民营企业,在企业运作初期,企业的好多方面还亟待着改进和完善,方太领导人积极去著名的企业考察学习,并不断研究自身面临的实际问题,引进日本的6S管理,让流水的项目在平时的工作里条理清晰地梳理清楚。方太董事长茅理翔先生早在多年前就认识到家族制在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局限性,因而在飞翔集团时,他就努力摒弃家族制中可能带来的不利因素,不允许自己的经营中产生不必要的内耗,但要彻底消除家族制,他认为在目前的国内还是不现实的,因而他提出了“淡化家族制”的理论。或许我们大都认为此说颇有点中庸之道,其中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承认方太是家族制,另一是说方太的家族制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存在的合理性,基本上避免了由此产生的诸多弊端。茅理翔说,目前舆论上有否定家族制一说,我认为对这个问题应当持辩证的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据美国管理学家统计,国际上80%以上的企业是家族企业,家族化并非中国的专利,在国际上也具有普遍性。中国大部分民营企业还属于中小企业,一般都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由个人奋斗起步,到动员家族奋斗,再发展到较高层次后,聘用社会人才共同奋斗。民营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面前站稳脚跟,就必须要打破过去传统的小生产的观念及粗放的管理,打破家族制的窠臼,向现代企业制度进军,广招人才,不断进取,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对企业家族制问题不必走极端,各企业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因厂制宜,合理设置。所以我的主要观点:“民营企业不搞家族制不行,完全家族化更不行。方太走的路子是‘淡化家族制’。”

  到此,我们仍然不免有些疑虑:方太虽然在外围上剔除了家族制可能带来的不良效应,但一家三人操纵的方太大本营能否有能力经得住市场风浪的冲击?其实,茅理翔和他的方太管理者们已经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经营管理改革,茅理翔把他的“口袋理论”体现在家族成员间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配上,他认为最好是能把企业的钱放在一个口袋里,否则就会给企业埋下一颗“定时炸弹”。他的拆除方法是,根据子女各自的能力和特长,让他们独立地去创业,在我女儿女婿单独创建的凌克公司中,茅理翔只以董事长的身份出现,不参与具体管理。

  方太的经营哲学还能以厚重的人文气息把“家”的概念和现代管理的“学”融合起来,确定了以 ISO9000与“两本”(人本管理、成本管理)经营管理的有机结合,在追求中把“方为规矩,太乃境界”定为卓越定则,既建筑了“方”的硬性框架,又赋予了“太”的柔性精髓,刚柔相济,相得益彰。

所谓"人本"管理,即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管子?霸言》中就有"以人为本,本理则固,本乱则国危"的论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对"人"的管理有了更深刻地认识。日本商界巨子盛田昭夫说:"使企业得到成功的,既不是什么理论,也不是什么计划,更不是政府的什么政策,而是人!如果说日本式经营真有什么秘诀的话,那么我觉得,人就是一切秘诀的最根本出发点。管理者最重要的任务就在于培育起与职员之间的健康关系,在公司中产生出一种大家族式的整体观念。"著名的IBM公司体会到:企业必须自始至终把人放在第一位,尊重公司的雇员并帮助他们树立自尊的信念和勇气,这便是成功的一半。

  ISO9000是世界各国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经验的结晶。ISO9000与"人本"管理不仅不互相排斥,而且可以互相促进。方太认为,以“方”为框架,追求“太”的管理最高境界。一方面,贯彻ISO9000标准必须培育企业员工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良好的质量意识和执行标准的自觉性,而这些只有通过推进"人本"管理才能尽快实现。另一方面,贯彻ISO9000标准对推进"人本"管理有着极大地促进作用。ISO9000关于“质量管理”的定义中明确:"质量管理是各级管理者的职责,但必须由最高管理者领导。”在ISO9001--ISO9003三种质量保证模式中无一例外地以"管理职责"和"人员培训"两个重要要素的形式提出了如下要求:a.对从事与质量有关的管理、执行和验证人员规定其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并形成文件;b.委派负责质量体系运行和维护的管理者代表;c.作为重要资源,委派经过培训的人员,并对从事特殊工作的人员按所要求的教育、培训或经历进行资格考核。方太把作为质量保证体系第一核心要素的"管理职责"不断深化,在重点强调规定质量方针和组织职责与权限的重要性方面,有力地促进员工尤其是管理者的职责,对员工和管理者从培训、资格、激励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方太深知,成本是反映企业管理状况的重要综合指标,它可以反映企业产品产量的高低(规模化程度)、质量的好坏(质量损失水平)、消耗状况和企业专业管理、基础管理的强弱,其中同质量管理水平尤为相关。据不完全统计,一个没有按照ISO9000标准建立质量体系(包括质量成本制度)的企业,其质量成本可占生产成本多达25%,其中的绝大部分是质量损耗造成的。

  ISO9000标准应始终贯穿质量与经济相统一的思想,强调质量体系的设计和运行应贯彻最佳成本和最大利益的原则,以满足用户的需要和期望,同时也能保护企业的利益。企业在经营管理上也必须在质量中考虑经济性的因素。

  通过以上我们可以看到,ISO9000质量管理与"两本"管理具有极强的相容性。ISO9000标准中包含有"两本"管理的思想内涵,而良好的"两本"管理则为贯彻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它们互相促进,共同构成了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方太在经营管理上的成功就恰恰是把二者的相容性最大化地协调起来。


1 2 3 4 页    下页:第 4 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4篇)
*方太厨电遭遇“刘谦魔方”暗算? (2010-11-18, 《中国企业报·消费电子周刊》,作者:洪仕斌)
*“反基因”传承 (2005-10-20, 《中外管理》2005年第十期,作者:邓羊格、杨光)
*茅理翔,方太家族传承的“三三制模式” (2005-09-1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张韬)
*我对方太的思考 (2002-06-24, 《智囊》,作者:茅理翔)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5-03 05:0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