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电磁炉,微波炉与燃气灶的终结者? 7 上页:第 2 页 从家电类别上分,电磁炉属于小家电,从所归属的行业上看,则属于家用橱具电器。虽然电磁炉目前还处于教育和导入期,但它就小家电和橱具电器的行业归属和推广方式来看,电磁炉仍可以划归为成熟产品和成熟市场。 由于产品的特点,电磁炉在通路的选择上,一般与橱具电器走相同的通路。生产厂商更多地选择特约经销商代理制,按照经销商的资金实力、市场操作能力和所管辖的区域,授予代理商不同的级别。不同级别的代理商会享有不同的产品代理价格(市场实行统一零售价)、返利(按年、季、月返点)和年终特殊奖励、广告支持、建店支持、促销支持等政策。在市场的操作上,一般厂家是授权代理商直接开拓当地市场,与下级单位和零售网点开展业务,而厂家的派驻机构主要参与整个市场的平衡,品牌的维护和管理,代理商的管理和监督,零售终端的监控和管理,客户资料的建档和管理等,更多的是充当“政委”的角色,协助代理商开展工作。但是,象国美、苏宁、三联这样的家电专业连锁企业,家世界、好美家等专业的建材装饰市场,家乐福、沃尔玛、易初莲花等超级商业卖场,由于代理商的资金实力较小、网点覆盖面狭窄、市场操作能力较弱、物流运输无法保障等因素,更多地是由厂商总部(不少厂家设立有大客户部)直接进行操作,代理商在当地配合。 在经销商资质的要求上,不同的厂家会有不同的政策,一般要求经销商要具有一定的资金实力(一般至少要在5万元以上)、要建立产品形象店(专卖店)、有一定的市场操作思路,具有良好的商业关系,信誉较好等,如果有家电经验的经销商会更受欢迎。 反过来,对广大经销商和即将准备加入创业大军的投资者来说,如果一旦决定做电磁炉项目的话,剩下的就是如何在众多的生产厂家中进行选择了。笔者以为,可以有这样两种思路: 第一,选择大家电企业和品牌合作。大家电企业一般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成熟的市场开拓手段和方法,较高的信誉度和强大的品牌号召力,易于代理商迅速开展工作。而且,现在诸如冰箱、洗衣机、空调、彩电等大家电产品利润日趋摊薄,大的家电企业都在积极寻求转型和新的利益增长点,而电磁炉又多被它们看好,更容易得到它们在市场推广方面的支持。另外,在选择大家电品牌还一个优势,即一般大家电品牌涉足的小家电产品线比较宽泛,除电磁炉外还有其他诸如微波炉、电饭褒、豆浆机、燃气灶等,如果目前对电磁炉的市场前景还是把握不透的话,中小投资者朋友可以先行做其他产品,与这些企业建立代理非电磁炉小家电的关系,待电磁炉市场启动时再行迅速转型跟进,也不至于合作无门。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大家电企业本身的运营成本高,多数为OEM(部分企业自己生产,这样产品质量更可控,也不会随时草率退出)生产成本没有优势,还要拿一部分利润补贴其他老产品项目的亏空等,在利润空间方面优势不大。这些投资者要加以留意考察的。与大的家电企业合作的话,企业体制是合理、企业发展规划是否明晰、企业高管是否开明也应该纳入考察的范围。 第二,与专业的企业合作。“业精于专”,这类企业只专注于电磁炉的研发和生产,具有娴熟的技术,产品质量相对比较稳定,有一定的生产历史,有市场操作专业化的人才,而且企业已经建立了较好的工商关系。偶有OEM也只是对自身产品线的完善和补充,更多的依靠自主生产,产品的市场差异化比较强。这样的企业多为中小企业,资金实力不是很强大,但企业的历史包袱比较轻,资金使用控制比较严,使用效率高,往往给经销商的差价和返利比较高,这是它们吸引代理商并与大的家电企业竞争的有力武器。 专业企业以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为主,但是专业企业的弊端则在于是否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是否老板一个人说了算,以及企业诚信度如何?当这些企业经历了初期的“原始积累”成长到一定规模后,有没有进一步突破的可能?产品的开发能否跟上市场化、个性化的需求等等,都是要考察的。 当然对投资者而言,还有第三条路可以选择,那就是自己投资设厂,或者采取参股的形式进行股份制投资等等,但这样对投资者要求要高一些,要有一定的资金实力。 (编者个人观点:我不知道作者有没有用过电磁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事实说话,我买过一台,已经放在家里半年没有用过了,原因何在?因为电磁炉是以西方人的习惯来设计的,所以大多数是平面的,用的也是平面锅(也有球面的,但此球面造型和我们日常用的球面铁锅造型相差很远),根本无法炒菜,只能煎煎牛扒,烧烧鱼什么的,它的方便程度和煤气灶加铁锅比起来差远了。还有温度无法随意调节,一般都有中、低、高三档(当然,有的可能不止),不是温度高了就是温度不够,这和煤气灶的随心调节程度比起来,不在同一个档次上。更不用说耗电多、国人的饮食习惯无法适应等等。所以在我看来,电磁炉充其量只是中国厨卫业的一个必要补充而已!)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1335782820,电子邮件: flagflying@vip.sin.com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