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营销策略 > 三维透视 > 走下神坛的CIS

走下神坛的CIS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2-11-21, 作者: 沈亮, 访问人数: 7970


  “哦CIS呀,谈那干嘛,土啦!”

  “CIS呀!我懂,不就是那个什么MI、BI什么东西吗?”

  “什么年头啦,还跟我提CIS……”

  “啊!做一套CIS要那么多呀!骗钱哪!最多二万,做不做随便!”

  估计这是目前很多广告人从企业某些管事的人口里听得很多的有关CIS的回应吧!相信是的,“行若”也不例外。听到这样的言语往往是一笑了之,没什么可反应的。相信这是一个过程。CIS进入中国从启蒙到蓬勃发展,再至今天这结局。原本就是自然规律,只是这个规律在中国似乎走得太快了一点,而且奇怪的是,同样是CIS一套东西,为什么在国外了几十年,却依然很自然地存在并应用着。 

  但同时我们也依然看到这样一个现象:“雅戈尔”集团四换其商标图形,多次进行形象的再设计,“美的”委托朗涛进行新形象的设计,“中国电信”也将其原有的标志性符号重新设计,以改变电信业在公众的形象,这一切又表明,CIS并不会消亡。

  造成今天CIS这种局面,广大的设计师有责,广大的广告公司有责,不规范的广告市场有责。但谁也不能否认真正CIS的强大力量,否则,美的、雅戈尔、中国电信岂不是冤大头么?

  有的企业之所以排斥CIS这几个字,并不代表他也拒绝CIS带来的良好效应,只是先入为主的概念令他产生了抗拒心理。加上早期广告市场的无序,CIS被广告人翻来翻去,只要能自圆其说就可以贩卖,造成的余毒尚未消失殆尽。企业往往被一些非专业的所谓广告设计人蒙了一通之后,真怕了。

  即使在目前市场上,CIS依然存在着内地与沿海巨大的差异。广告公司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其实这种差异的终极表现是,什么人是在做CIS和什么人是在做CIS手册。相差两个字,实际真差远了。但同时也好理解了为什么市场上有二万元可以承接这个单子, 几十万元一样也可被企业接受的原因了,笔者甚至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栏广告,该广告甚至称三千元即可以为企业做一套CIS,真令人连笑的胃口都没了。

  CIS是什么?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一剂良药。但却并非包治百病,更多的时候它象保健品,有很强的概念性,选得好,才有很好的功效性。

  企业选择导入CIS的时机就非常重要。可以选择新成立时,选择特殊纪念日时,可选择公司改制时,也可以选择改变长期战略时,何时导入是一个时机问题,考察企业的是自身评估能力、决策能力和发展眼光。

  进入导入阶段后,则开始要注重服务商的整体、策划和设计能力。企业自身则要重视执行能力和监督能力,任何流于形式的做法都将使CIS走样变形。尽管CIS也很注重形式,但更注重坚持和实效。

  对于有些本身的美誉度已被一些事件破坏殆尽的企业,则不再是重新建设好CIS的问题了,比如“安达信”现象,他现已并入“普华永道”。面对那些公众认知度不是很良好,但程度相对不大的企业通过重新塑造CIS倒是合适的方法。比如“中国电信”,当然它的导入还存在其它因素,比如电、信分离,移动分离,公司改制等因素。

  谈论CIS不是土不土的问题,也不是要不要的问题。企业因根据自身现状,有选择地进行,也不必一概拒绝,更不应该选择只会做CIS手册的非专业公司,专业与非专业往往在合作一次之后即见分晓。

  “行若”与新加坡“SPRING品牌顾问机构”进行合作,谈到CIS现状,发现沪、新两地在价格差异上其实并不大,但企业素质却相差很大。对CIS的认知不同造成合作双方的协调有差异,其实国内专业策划设计机构能力并不差,而且有强大的本土优势。但企业却宁愿选择海外的设计机构,令人感到困惑。

  CIS早已从十几年前的稀有高价之物走下神坛,经过历年的市场洗礼已慢慢变得更具适合中国国情,依靠企业理念的转变和专业CIS机构的共同努力才会迎来真正成熟的CIS春天。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作者为上海行若商务策划有限公司执行总监;联系电话:021-64683625;电子邮件: in@sinob.com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4篇)
*中国企业的印象名片--中国CIS (2008-07-1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史光起)
*CIS是创建品牌的必由之路吗? (2005-07-1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张文雄)
*CI大势已去 (2003-09-0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刘伟雄)
*品牌设计要重实效 (2003-05-2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沈亮)
*用CI打造品牌,你选错了工具 (2003-02-2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刘伟雄)
*产品形象体系与品牌体系规划之浅析 (2003-02-1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沈亮)
*张开眼睛思考——谈CIS导入和维护 (2002-09-0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日末)
*实效的CI--中国CI发展探索 (2002-06-1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温韬)
*现代企业为什么需要CI (2002-01-16, 亚太CI战略研究所,作者:梅雨)
*CI战略导入疑难解答 (2002-01-16, 亚太CI战略研究所,作者:梅雨)
*“CI”点评数则 (2001-02-05, 《销售与市场》2001年第一期,作者:李光义)
*CI——赢家战略 (2000-08-01, 《销售与市场》1995年第二期,作者:沈莉)
*CI设计的前期诊断 (2000-07-03, 《销售与市场》1997年第七期,作者:周效东)
*CI形象塑造完成之后…… (2000-07-03, 《销售与市场》1997年第三期,作者:张东伟、周荣权)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04-19 05: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