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企业与人 > 人在旅途 > 从“动机,路径,心镜” 教你识破“人设”

从“动机,路径,心镜” 教你识破“人设”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25-09-14, 作者: 薛家海, 访问人数: 62


  《论语·为政》中,孔子以十二字道破识人天机:“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寥寥数语,将识人之道拆解为动机、路径、心境三大维度,构建出一套从表象到本质的立体认知框架。跨越两千五百年,这一智慧在当下的人际交往、团队管理与家庭教育中,依然闪烁着耀眼的实践光芒。

  一、动机溯源:穿透行为迷雾的利刃

  “视其所以”,要求我们拨开表面行为的迷雾,直指背后的动机本质。某互联网From EMKT.com.cn公司市场主管张某,连续多个季度超额完成KPI,表面是团队标杆。但深究发现,其业绩增长倚仗的是过度承诺客户,甚至数据造假。这一“视其所以”的洞察揭示出其动机核心并非创造长期价值,而是短期变现个人利益。

  家庭教育中亦常见此类现象。一名小学生每日主动整理房间,看似自律模范。然而观察可见,行为背后是父母“整理一周换游戏时间”的奖励机制。这类外在动机驱动的行为,与孔子强调的“发乎本心”大相径庭。一旦奖励消失,行为便难持续——动机的纯粹度,往往决定行为的持久性。

  现代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理论”为此提供支撑:当行为与真实价值观相悖,人会产生心理不适。某公益组织发起人王某,最初出于同情投身流浪动物救助,可随着机构壮大,却逐渐将善行异化为换取社交资本的筹码。动机悄然漂移,致使他在分配医疗资源时优先选择媒体曝光度高的案例,而非那些最需救助的生命。

  二、路径解析:折射价值取向的棱镜

  “观其所由”,关注的是实现目标的方式与路径,可清晰折射出一个人深层的思维模式与价值排序。某科技公司两组团队同时攻关AI项目:A团队选用成熟技术快速迭代,B团队坚持从底层自主研发。路径选择已暗示结局——A团队产品虽抢先面世,却因核心依赖外部授权,后期陷入困局;B团队进度稍缓,但最终构筑起坚实的技术壁垒。

  商战之中,路径选择常定企业生死。共享单车混战时期,ofo追求规模快速扩张,轻视运维与资金监管;摩拜则重技术、控效率、稳运营。这一路径差异,终使前者溃于资金链断裂,后者虽被收购却持续发展。路径即战略,其背后是企业决策者对“快与稳”“量与质”的价值权衡。

  职业发展同理。金融从业者李某早年面临抉择:继续走专业路线成为技术专家,或转管理带团队。回溯其行为偏好——更享受独立破解难题的成就感,而非协调多方资源——可预判其更适合专家路径。结果,勉强走上管理岗后,他终因不善协同而陷入困境。人之路,需合其性。

  三、心境洞察:检验行为真实性的标尺

  “察其所安”,需窥探一个人行为时是否心口如一、从容自适,这是检验其行为是否发自内心的终极标尺。某企业高管陈某公开推崇“996”,宣称“奋斗者就该以司为家”,私下却每日准点下班、周末绝不处理工作。言行分离折射出其鼓吹的价值观并未入心,不过只是职场表演的工具。

  亲密关系中,心境洞察尤为关键。一对情侣初期交往时,男方每日接送、备餐,无微不至。时间稍长,女方却察觉其付出背后藏着控制欲——常以“我为你付出这么多”要求对方服从。原来,贴心举动并非发乎爱意,而是换取关系主导权的筹码,动机早已偏离纯粹。

  教育领域亦如此。某中学教师发现,用物质奖励可短期提升成绩,但学生会逐渐丧失对知识本身的兴趣;相反,因热爱而主动探索的学生,再难也能坚持。这印证了“安于学则乐在其中”的古典智慧——唯有内心认同,行为才可持续。

  四、三维识人法的现代应用演绎

  此三维识人体系,已在当代社会衍生出诸多科学应用。企业招聘中的“STAR面试法”(情境-任务-行动-结果)正与之呼应:通过深挖应聘者过去经历的具体情境(视其所以)、行为选择与动机(观其所由)、事后的感受与认知(察其所安),系统评估其岗位匹配度。

  譬如某跨国公司招聘管培生,候选人A声称“带领团队完成千万级项目”,但STAR追问下发现其仅为参与者,动机实为晋升夸大履历;候选人B虽未主导大项目,却清晰阐述自身技术贡献,并坦言“从破解难题中获得巨大成就感”。企业最终录用B——实为三维识人法的一次精准实践。

  家庭教育中,“学习行为三维分析法”也逐渐被家长运用。孩子数学成绩下滑:观察可见其写作业时频繁玩手机(视其所以);沟通发现是因害怕犯错被批评而逃避(观其所由);再深入才知,其内心认定“数学无用”(察其所安)。基于此,家长采取“减压+激发兴趣+重建自信”的组合策略,三个月后效果显著。

  五、识人亦识己:指向自我认知的终极智慧

  值得注意的是,孔子的识人之道,不仅是判断他人的方法,更是自我觉察的明镜。某创业者在融资时屡屡抱怨投资人“不识货”,但运用“三维自省法”发现:自己坚持“烧钱抢市场”(所以),实因对互联网规模效应的误解(所由),深层则是畏惧失败、盲目跟风(所安)。由此及时调整战略,聚焦盈利模式,最终赢得投资。

  在这个信息爆炸、人际复杂的时代,孔子的三维识人体系显得尤为可贵。它提醒我们:

  看人不可止于表面言行,需立体考察其动机、路径与心境;

  评事不能只看结果,更要追溯其背后的逻辑与心理状态;

  相处不宜急于定论,而应在动态观察中积累认知、建立信任。

  正如朱熹所言:“此三者,如层层剥笋,愈剥愈见其真。”

  当我们学会如此识人、如此察己,便能在纷扰人际中看清本质、精准决策,最终逼近那句——“人焉廋哉?”(这个人还能隐藏什么呢?)

  作者为武汉某管理咨询公司创始人。电子邮件>>: 18627908989@16.com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9-15 05:3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