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营销策略 > 营销策略 > 杂谈产品经理的审美 > 消费力 > 需求 > 经济周期 > 营销之间的潜在科学观

杂谈产品经理的审美/消费力/需求/经济周期/营销之间的潜在科学观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24-05-09, 作者: 邹冰洋, 访问人数: 1110


  时光匆匆,2024年马上过半,战略确定,战术落地,项目推进中,团队成员收获不一,有晋升者,有岗位归零者,有主动辞职者,有拿N离开者,职场即残酷又真实,更现实。今日回顾,突然发现自己仍是一个产品经理的梦想者与追逐者,最近没有具体成果,只在做各种的指手画脚的瞎指挥,把人选好,把事定好,盯着帮着大家干好。

  近日,痴迷于“审美”的研究,从抖音,到百度百科,又到艺术学院请教相关理论与书籍。无意间,把这些年从事8市场营销From EMKT.com.cn与10年的产业经理相关工作的经历经验与知识串联起来,更把不成系统的碎片的知识积累,无意间竟然形成了新的产品经理知识架构体系。今天所谈的一切的前提是“产品经理”,产品经理的价值与意义远超过其扮演的角色,职责是创造价值,产品生老病死全流程的创造,满足市场的需求,引领行业的变革,是创新的驱动者,是市场的洞察者,是实现的协调者,是价值的创造者……一系列光辉的词汇描述与赞许,甚至用各种的专业技能来做标签认证。我个人理解,产品经理首先是平衡功能价值与审美价值的桥梁,除了具备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力,对用户需求的深入理解,技术实现的精准把控等基本功,更要把握对目标用户审美需求与趋势,确保产品能够引发用户的情感共鸣与创造最佳使用体验。所以,审美是塑造产品形象关键的关键,审美是人们对美的感知和评价的能力,对于产品而言,审美决定了其吸引力、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一个具有优秀审美的产品不仅能吸引用户的眼球,更会留住用户的芳心。

  产品经理职责与审美价值共同目标是创造卓越的用户体验价值

  产品经理职责与审美价值共同的目标是创造卓越的用户体验,在当今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产品经理正面临着一项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将产品使用功能与审美价值的完美结合,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产品,这不仅关乎到产品的外观设计,更涉及到用户体验的每一个细节。所以,我们一起深入探讨研究产品经理与审美之间的关系,及在审美后面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之间的逻辑关系,今日探讨研究的内容为“审美/需求/经济/消费力/营销之间的科学观。

  先研讨什么是美,再研究审美是什么。美是一种主观感受,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评价。古人以“羊大则肥美”,美字上下结构,上“羊”下“大”,从象形文字分析是古人以头上加装饰物为美。美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概念与形态,如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是感官上的愉悦,是心灵上的满足,也是客观物质世界与主观审美体验的统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中说:“美将拯救世界”,如果美是天光,是天籁,是世界的自然形式表象,那就不会存在拯救世界的课题。科学是以真为最高目的,美以美为最高目的。所以,美应该是主观的,是人创造的,美拯救的不是世界,而是人内心的体验,也是人与人之间的粘合剂,并具有强烈的社会属性特征。如,时代特征、地域特征、民族特征、年龄特征、阶层特征、气候特征等,并且在同时期同空间内也有不同的特征,即当下社会对人群划分与概括的“千人千面”特征。

  审美是由“审”+“美”的构成,“审”是一个动词,它表示一定有人在“审”,有主体的介入;同时,也一定有可供人“审”的“美”,即审美客体或对象。审美是人类理解、了解、表达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也是人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上认识、理解、感知和评判世界上的存在。康德在《批断力批判》中论述:审美作为道德的象征,是通往道德的阶梯。自然是没有道德的,道德是人的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说,审美是主观的,美应该是被人创造出来的,是人的艺术行为产物。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审美一直存在,并具有强烈分层性与阶级性,下面分析审美在不同时期下的阶层特征,及不同阶层特征后面伴随的需求、消费力,及经济特征的内在关系与行为。

  审美层级与消费力是相互影响相互塑造

  把审美分为四个层级(为与后面几个关联词与因果关联),第一级为艳俗审美,如明艳的颜色、花俏的服装,不同民族的秧歌,东北二人转等,甚至当下的网红景点、网红演员、网红事件等,这些艳俗审美具有“最庞大”的用户群体特征,这些用户群体可以借用“朴实大众”笼统概括,具有用户群体基数大、平均消费力低、知识存储量低的特征。

  审美的第二层级为含蓄美,即在表达思想情感时不直接说出,而是采用委婉曲折的方式表现,表达方式有简洁、概括特点,在感受内容中产生一种耐人寻味的意境,使读者或听者能够在不直接的表述中思考与体会其深意。如,在日常生活中有体会、感悟、你猜等行为;在色彩传达中往往采取低纯度、低明度的灰,甚至是高级灰,如我国传统绘画中青山绿水的国画,画面的虚实、照应关系,留下大片空白,用以小见大、以少胜多的空白,有白即水的意境,给人以无限想象空间。含蓄的表现手法,让观众感悟感受山川之美,时代之美,作者之意。又如,我国唐诗宋词元曲的慷慨激昂、缠绵婉转、英雄气概、儿女情长、意境广阔等特点,以豪放或婉约的形式,表达出文人墨客对时代、政治、民意、民生的情感。王维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丽恬淡令人流连;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苍凉使人感伤;陆游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豪迈振奋人心;李后主的清冷小楼,一江思绪,忆往悔恨;苏轼的大江东去,李清照心中的梧桐细雨......含蓄美也是中国美学与艺术的体现,作品展现出作者含蓄的修养、情趣与韵味,及作者想要表达内心强烈的愿望,但又觉得直接表达难以启齿时,含蓄就成为了一种合适的选择。含蓄美的群体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文化修养,在社会中处于中坚力量,群体数量少于第一级的艳俗美。

  审美的第三级为矫情美,“矫情”一词褒贬不一,在不同语境、不同地域、不同感情时有不同的理解,有强词夺理、掩饰真情、故作姿态、无病呻吟等含义,也有性情的倔强之表述。矫情美也有打破常规、故意违反常情、掩饰真情、故作姿态、表示高超或与众不同等,以“非正常”的方式抒发自己强烈的情感,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如毕加索《哭泣的女人》杂乱无章的面孔,眼睛、鼻子、嘴唇完全错位摆放,面部轮廓结构也全被扭曲、切割得支离破碎,其表现了底层社会人们肝肠寸断、痛苦无助的景象,粗硬的黑色线条和令人焦躁的纯色加强了画面的张力,红、绿、紫、黄、黑等几种颜色以最不和谐的色调搭配在一起。该作品,如不深入研究其绘画是在二战初期德国轰炸巴斯克古镇的神情恐慌与一个男人陷入两个女情人在画室中争风吃醋难以平衡的绝望场景,否则难以洞察出画面后面的故事与寓意,普通观众可以用看不懂进行概括。也如,当下服装领域,背后一个大大的Logo、造型,夸张的线条与颜色,以大众审美难以欣赏。这样审美群体的人,往往居于社会中高层,收入与消费力高,也有引领时代消费趋势的特征。

  审美的第四级为病态美。如,我国造景第一石——太湖石,其“瘦皱漏透”传达出千姿百态、千孔百窍、曲折圆润、玲珑剔透、宛转险怪的特征,有的纹理纵横,有的笼络起皱,有的凹凸褶皱,有的瘦骨峻峋,被文人墨客、达官贵人称为神灵,实际是违背大自然传统造物的理念,是传统自然物被环境侵蚀、摧残的印证。又如,哈巴狗被宫廷贵族视为宠物,实际是把狗有问题的特征进行组合遗传,脑袋圆润宽目距,目光呆滞,失去了犬性,相对变成了可爱。又如“缠足”,其萌芽于隋,始于北宋后期,兴起于南宋,明清进入鼎盛期,缠足之风蔓延至社会各阶层的女子,不论贫富贵贱,都纷纷缠足。其是剥夺女性行动自由与人格尊严,以满足封建时代社会高层男性病态的审美观,又让男性丧失道德的敏感。宋代后期败落与皇权积弱,掌权者将屡战屡败的愤怒内化到家庭中,用残害女性自证“血胤纯粹,以明华夷之别”,父母者知裹脚之痛,无奈被掌权者势力与文化的影响,虽知苦亦,亦行之。变态审美者往往处于社会顶部,具有政治思想的影响力,也具有裂变扩散的推广力,甚至是变态社会现象、变态美学、变态文化的创造者。

  我们必须认识到,审美层级差异,影响了消费能力差异,一个有着高层次审美的人,往往能更准确地判断产品的品质和价值,从而在消费中做出更明智的选择。他们追求的不只是产品的实用性,更是那份独特的设计感,那份精良的品质,那份深层的情感价值与精神价值,因此,他们在消费上愿意付出更高的价格。相反,对于那些审美层级较低的人,他们在消费时可能更注重价格而非品质,他们可能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价格低廉,甚至缺乏设计感和情感价值的产品,这样的消费习惯不仅限制了他们的生活品质,也影响了他们的审美提升。以我与我的父母为例,去年父母辛苦一年在老家盖了一栋两层自建房,我们兄妹几个也在日常参与建设与装修,我春节前回去,发现客厅的家具陈列有“很浓郁的乡村味道”。下午拉着妈妈,到家具城一顿选,第二天送到,然后经过30分钟的重新布局与调整,瞬间变成“有调性的中式大宅”,前后一天变化的核心是父母的消费力不足与审美不高导致。记得,我高中的一段时间在北京上课,看到城市同学穿漂亮衣服也羡慕,但因钱不多消费力有限,只能去木樨园批发市场淘些灰不喇唧的衣服。

  从悖论分析,审美层级和消费能力是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要求产品经理不仅要通过提升自己的消费能力来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更要通过提升自己的审美层级来引导目标用户的消费行为,只有这样,产品经理才能在消费世界中找到真正属于用户的价值和满足感。当然,消费能力并非决定审美层级的唯一因素,个人的审美层级也可以通过教育和文化熏陶来提升。一个人在初级阶段性消费能力有限,但具备高层次审美的人,会努力提升自己的消费能力,以匹配自己的审美需求。审美和消费能力之间的关系是越来越密切,审美作为个人品味和价值观的体现,不仅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还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消费选择,消费选择正向影响消费能力,消费能力又作为经济活动的关键因素,经济活动又能反过来塑造我们的审美观念。


1 2 页    下页:第 2 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7-09 05:4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