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营销策略 > 营销管理 > 无为营销人

无为营销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18-06-27, 作者: 常嵘, 访问人数: 3794


  无为思想最早出自先秦时期道家的思想术语,也是老子所倡导的道家文化的核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的不同阶段,道家与儒家、释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兴衰,但到今天,他们相互交融而成为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时下有句俗语:以道家做人,以儒家做事,以释家悟心!谁有能够把做人、做事、悟心而单独的分割来论断,他们不过是平行的、并列的、互文的三句话而已!所以,出自道家的无为思想也就融入了儒家的阳刚,释家的博大而成为人生的至高境界。

  笔者认为,无为有三重境界:有所为,有所不为;无为而无所不为;为而无为。当无为思想与营销From EMKT.com.cn人的工作具体结合后,便有了无为营销人。在展开无为营销人关于无为的三重境界前,我们先撇清不作为和无为的关系。

  无为是以有为的积极思想入世而终以无为的思想洒脱出世的人生境界;不作为则是滥竽充数,得过且过,人云亦云,随波逐流,靠所谓的厚黑混迹于社会的一群人,他们不作为是因为他们无能力作为,他们的不争是因为他们没有实力去争,无为思想只是他们在社会的遮羞布和自渎的安眠药而已。

  无为境界第一重:有所为,有所不为。记得王阳明曾言:无善无恶心之本,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格物,去恶存善致良知。那么有所为有所不为绝对等同于去恶存善致良知的境界。有所为有所不为,首先得有一个评判标准,这个评判标准最好的就是儒家所强调的:在其位,谋其政!此处的位并非狭隘的地位或者官阶之类的东西,他是指事物当下的状态总和而形成相对于其他的位次,也就是说,认清楚事物或者事件的当下基本情况和实质存在总和的实际,而后再采取和其当下情况最契合的方法的过程。和营销实践结合起来,所有正确的方法和工作都是可为的,所有不正确的方法和工作都是不可为的。正确与错误的判断则是营销人所面临的营销实践活动本身当下的具体情况而定。

  无为境界第二重:无为而无所不为。当有所不为成为一种常态,则外在表现便是无为。当有所为都能适应当下的实际,当下的问题以及不和谐会越来越少,外在表现同样是无为。比如营销实践活动中的创新来说,有的企业求助于外脑,有的则是苦思冥想,有的则是紧跟潮流低级模仿,此种表象上的忙碌有为则恰恰带来的是比不作为还严重的后果。永和食品执行总裁谢宗坤先生却独到的把创新定义为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解决了问题,就创新了,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创新的过程。这不就是对无为而无所不为的最好诠释吗?

  无为境界第三重:为而无为。有了第一第二重境界,第三重境界便是自然而然了。所有该为的已经无为而为了,那么,剩下的就是看似为而无实际作为的活动了。结合到营销实践活动,你会发现有的营销组织的领导整天关注的是团建活动、聚餐、学习、培训、拓展之类的和营销实践活动没有直接关联的活动,感觉领导更像一个工会主席忙的不可开交。但是,这个组织的业绩以及组织所要达到的指标却无以伦比的完美。这就是那为而无为的至高境界吧。

  以上是笔者个人的浅陋认识,必有瑕斑。无为是思想乃至修身的至高境界,无为营销人就更是营销行业的翘楚。他们有着完美的心智,博大的胸怀,渊博的知识,娴熟的技能,高尚的人品,能把营销组织调教到适应市场和公司要求的最佳状态,此后,他的无为不正成就了他成为所谓的无为营销人了啊!这同样和无为思想一样是笔者心目中营销人的至高境界。

  常嵘,字辞庸,号九颂。20多年营销行业资深人士,工于模式架构和创新,善于从微观出发,解决宏观营销课题。联系电话>>: 13335473095,

电子邮件>>: changrin@sin.com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04-20 05:3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