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营销策略 > 人力资源管理 > 如何深度思考你的职业生涯

如何深度思考你的职业生涯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15-12-31, 作者: 杨毅, 访问人数: 3569


  本文的灵感源自于彼得•德鲁克先生的著作《21世纪的管理挑战》,以及本人6年的一线生涯咨询实践的经验积累和总结。谨以此文,向德鲁克先生致敬。  

  尽管大量的文章都在强调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并对于如何进行职业规划给了详细的解答,但根据本人6年的一线生涯咨询实战经验来看,那些在以往被极度吹捧的生涯理念,却极有可能是错误的,或者,至少在部分层面上存在错误。

  首先,是对“兴趣倾向”在生涯规划决策当中的影响程度进行了严重误读。翻开任意一篇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文章,几乎清一色地都在第一条强调兴趣对于生涯规划发展的重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更是几乎被当成圣经一样,成为绝大部分人选择职业的行动指南和标准教条。而以严谨著称的商务印书馆也曾经出版过一本书,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该书“力图通过一系列历史上杰出人物的成才故事,展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道理。通过牛顿、毕加索、比尔•盖茨等成功人物生动的例子,教会青少年如何发展和培养兴趣,进而有所收获、最终成才。”但是,在经过长期的生涯咨询实践之后,我们发现,兴趣绝对不能成为影响生涯发展的第一决策因素。

  美国杜克大学行为经济学教授,《不理性的力量》一书的作者丹•艾瑞利(Dan Ariely)和他的同事进行了一个有趣的“乐高实验”。这个实验有AB两个对照组,A组的参加者被告知要执行一个任务,就是将手上的积木组成一个标准的机器人。第一个成品完成可以获得2美金,第二个完成可得到1.89美金,总之每完成一个机器人都可以赚钱,但每次金额减少11美分,当参加者觉得不值得继续下去的时候可以随时喊停。至于B组的规则和A组几乎一样,唯一不同的是,A组完成的每一个机器人都会被收好保存起来(至少在实验过程中),但B组参加者开始组装第二个机器人时,实验人员会宣称积木不够用,就当着他们的面把刚刚完成的第一个机器人拆散。两组自愿者都宣称自己是乐高迷,但结果却大相径庭:A组平均每人组装10.6个机器人,赚取14.40元,他们在实验结束后的问卷中都表示这是个有趣的活动,有机会还想参加。但可怜的B组结果却平均每人只完成7.2个,赚11.52元,而且很多人在问卷中表示,这个活动不怎么样,不会有下次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当兴趣没有成为工作的时候,你之所以对它爱不释手,仅仅是因为所带给你的是精神上的愉悦和心理上的满足,而这对于你来说就已经足够了。对于喜欢玩积木的人来说,把积木搭成不同形状的机器人时,单单是看到自己费尽心思搭出来的“作品”,就足以令他们身心愉悦。但是,一旦兴趣成为工作,你所要考虑的就不止是这些了,还包括“成就感”,因为这是推动你前进的内在动力。在这个实验中,A组人的既能够看到自己的作品,又能够依此赚钱,所以在内外双重的刺激下,动力十足,每个人都表现良好;而B组的人因为组好的积木立刻被拆掉,这让他们的成就动机大大降低,因此也失去了继续下去的意愿,动力下降十分明显。因此,在兴趣明确的情况下,假如这份工作不能够给你带来足够的成就感,你也依然没有前进的意愿。

  从现实的角度来说,我们长期所处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方法也对我们的兴趣培养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很多人没有固定的兴趣,甚至根本就没有兴趣。比如,我们会经常在咨询中遇到一种人,会对很多东西都感兴趣,但每种兴趣往往都是3分钟热度,这种情况,如何确定兴趣呢?其次,兴趣的形成是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之上。见识得多了,比较得多了,才会知道对哪一个更感兴趣,哪一个不感兴趣。而在现实中,我们经常遇到的是只是埋头读书的“好学生”,他们除了读书,完全不知道自己感兴趣的是什么。这种情况,如何确定兴趣呢?再次,我们经常对于自己得不到或不具备的东西感兴趣。比如我们在咨询中经常遇到的情况,内向的人说对销售感兴趣,因为他们觉得销售人才的口才很好,而自己又不具备,所以就因此而对销售产生兴趣。而这种情况下所产生的兴趣,根本就不具备参照性,因为这是一种典型的“伪兴趣”。正因如此,以“性格特质”作为决策选择的依据,其显然要比“兴趣倾向”更具科学性,因为性格特质则往往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保持稳定,并因此而产生固定的行为模式,而行为又决定结果。

  但是,如果以此对具有相同性格特质的人进行模式化解读,则是步入了另外一种极端。对于“性格特质”的过分解读,也是生涯规划中的误区之一。我们毫不否认性格在生涯决策中的重要作用,但我们反对对其进行过分解读(类似的言论如“性格决定命运”),或者是模式化解读,这也是一种有失严谨的做法。

  假如我们相信“性格决定命运”,那么,拥有相同性格特质的人是不是应该拥有相同的命运呢?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是这样的。而从现实的角度来说,这种说法却缺乏最基本的常识,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都不可能复制他人的命运。

  我们今年下半年曾经接触过一个客户。这个客户曾经在全国比较知名的某职业规划机构进行了生涯咨询。咨询的过程说起来很可笑。她先是被安排做了一套性格测试题,然后程序系统自动生成了报告。咨询师就按照这份报告上的测评,给她建议了6、7个适合她的方向。但这几个方向完全都是基于理论得出的结论,她完全不知道如何在现实中去运用。而每当她有这方面的疑问时,咨询师都会给她说,你去仔细看看报告,上面写得很清楚、很详细。后来该机构还把她加进了一个群,里面都是和她相同性格特质的人,所给的生涯发展建议也都是大同小异。对于崇尚“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咨询工作来说,这种做法显然有失偏颇。

  既然“兴趣倾向”和“性格特质”都不能作为生涯决策的核心关键因素,那么,我们应该关注的到底是什么?答案就是:优势!早在2009年第一职场网成立之初,我们就一直在重点关注人的优势!

  那么,如何进行系统、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呢?我们将通过第一职场网的“一核双驱”生涯管理模型来进行详细解读。  

  所谓的“一核”,指的是一个核心,即:优势。“双驱”,指的是由“内在自我驱动”(由“性格特质+兴趣倾向+职业理念+专业技能”构成)和“外在成长驱动”(由“行业定位”+“企业匹配”+“路径设计”+“向上管理”构成)所组成的生涯管理生态系统。任何一个因素的缺位,都将导致这个系统出现问题。

  我们先来说一下到底什么是“优势”。盖洛普公司通过长达25年、对超过200万人进行了数据统计和调查,提出了著名的“优势理论”:只有充分发挥一个人的优势,才有可能在工作中达到持续完美的业绩表现。而与之相反的则是“木桶理论”。盖洛普认为,一个人的优势由才干(talent)、知识和技能组成。知识和技能可以学会,而才干则不能,因为它是受人的大脑神经思维支配的、天生就具备的一种本能的行为反应。如果你干一件事情,一是出于你的本能去做,二是违背本能、硬着头皮去做,哪一种情况更容易做出业绩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如此,盖洛普的调查还发现,与那些不能发挥优势的人相比,那些有机会每天都能做擅长之事的人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可能性要高出5倍,认为自己整体生活质量较高的可能性会高出2倍还多。而盖洛普路径的切入点也在于“发现优势”,通过因材适用的管理理念,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增长。

  盖洛普优势总计有34项主题,每个人在测评时都会测出排列前5项的主题。从数学排列组合的角度来说,总计会有33000000种组合。这么庞大的组合数量,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种测评才真正能够发现人的个性。同时,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前文才对“兴趣倾向”和“性格特质”的重要性放在次要位置,转而将优势放在核心首位。因为,从兴趣的角度来说,有兴趣并不意味着你就一定具备与兴趣相匹配的优势。同样,从性格的角度来说,即使久负盛名的MBTI测试,也只不过有常见的16种性格组合而已,你很容易找到一个与你拥有相同性格特质的人。这种测评是基于概率的统计而得出的结论,往往是反应某一类性格的“共性”,但对于其细微之处的“个性”差别却难以把握。DISC测评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比如,同样高I型性格的人,有的人的优势主题体现为“沟通”,而有的人体现为“取悦”。从性格分析的角度来看,这些主题之间的差别并不明显,都属于社交型性格的表现;但从盖洛普优势的角度来说,其间的差别有时候足以决定他们的生涯方向完全不同。


1 2 页    下页:第 2 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04-25 05:4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