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下一站,消费者营销为王 “终端为王”、“渠道为王”……类似这样的观点,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在企业界流行。作为笔者来讲,也未能免俗,在2001年后的最初几年中,我在《销售与市场》等刊物发表过不少与此相关的观点,以至于到2004年的时候,四川大学商学院的教授牛永革等人,甚至在《弱势品牌的成长路径研究》一文中,直接用这样的表述“国内以李政权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渠道为王,决胜终端’的想法”,将“渠道为王”的提出者直接安在了我的身上。 时至今日,前述观点依然被为数众多的企业奉为圭臬。但最近一两年,我开始唱“反调”,因为渠道的推力正越来越多的让位于消费者营销From EMKT.com.cn的渗透力,更直白的说,渠道的推力相对于之前的十几年,正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属于消费者营销渗透力的营销新时代正在来临。 我之所以这样说,只因天变,道亦变。 天变,道亦变 所谓“天变”就是企业营销的大环境已经变了。 过去消费者要了解某个商品的信息,就得看电视,就得看报纸,而现在,一些大中城市的电视机开机率已经下降到了30%,一个城市又一个城市的传统纸媒休刊、关门;过去,消费者要购物就得出门、上街、逛门店,而现在,消费者们坐在家里就能把购物的事情搞定……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变化是营销环境大变化的最主要致变因素,受消费者就是一切商业及营销的源头、活水的影响,从终端到经销商、到营销团队及企业的一切营销与营销管理行为,都在消费行为互联网化、碎片移动化、去中心化等新环境之下发生重构。 也就是说,营销的“道”也得并且也在跟着改变了。 过去,我们谈企业的营销,会经常谈到两个词,一个是“推力”——通过给经销商、二批商、终端商更多的毛利及费用支持,或者是给这些渠道商相应工作人员更多的利益刺激,让他们主动向下游的客户和消费者推广自己的产品;另一个是“拉力”——通过各种品牌宣传及消费者促销行为,拉动自己产品在消费市场被认知、被接受和被选择消费的机会。 现在,渠道的推力正在被无可阻挡的弱化。因为“推力”是更多建立在“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之上的,对下游的客户及消费者们来讲,你给我推什么,我才知道什么和有可能选择什么。日益进化的互联网正在让这个现象成为过去——在PC端、移动端渺如烟海的网络数据中,我们想找什么产品都可能找到对应的供货厂家及商家。也就是说,在信息对称的互联网新环境之下,上游的厂商可以通过线上、线下对终端客户及消费者的营销渗透力直达这两个环节,而下游的终端客户以及消费者们则可以更多通过自己的主动,了解到更多、更好、性价比更高的商品。 终端商与消费者已经越来越不需要上游的渠道商,尤其是不需要那些二传手、三传手性质的经销商、批发商了。只不过,相对已经非常成熟的淘宝、京东们来讲,一个针对终端商家的经销、配送平台及相应的商业配套力量,还远没有消费者互联网这么成熟。 顺着这样的变化,我们在消费者营销之道、营销组织架构及渠道建设之道、营销团队及市场管控之道等方面,也都面临着因应趋势而变的挑战!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