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特别关注 > 我所识破的两场融资骗局

我所识破的两场融资骗局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13-10-21, 作者: 张会亭, 访问人数: 5538


  做企业到了一定规模,通常必然会涉及到融资。这时候企业人就必然会频繁与银行、投行、私募、担保等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打交道。久而久之,久病成医,我们在与这些投资人周旋的过程中,也慢慢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能快速识破融资骗局。

  平心而论,当企业融资的时候,往往是比较缺钱的时候,尤其是当找到私募和担保这样的非银行类投资机构进行高息融资的时候,更是资金相对急缺的时候。这时候,如果有投资机构能够雪中送炭,则企业不但能及时化解燃眉之急,也会对这些投资机构的热情帮助表示真诚的感谢,至于他们投资后要获得的高额利息回报,也自然是他们应该得到的。

  然而,偏偏有这样一些机构,他们动机不纯,他们利欲熏心,利用企业想急于融资的急切心理,利用企业人和投资人对投资金融专业知识的认知差距,故意设下陷阱和骗局,来骗取昧心钱。从而使得本来就已缺钱的企业更是雪上加霜。不可不防!  

  由于工作关系,我陪同公司董事长亲身经历了几场融资洽谈,其中有两场是融资骗局,都在洽谈过程中被我直觉不妙,并最终识破了他们的骗人伎俩。现做公开揭露分享,以防后人再上当。  

  骗局一:以低利息高额贷款来骗取评估费小钱。  

  2013年6月13日,在一个朋友的事先引见下,我陪董事长来到北京日坛附近某个中高档写字楼的一个叫中金某某资产管理公司,号称是中国From EMKT.com.cn和新加坡合资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我们一出电梯扭头便能看到这家公司气派的门厅,足有25-30平方,前台还摆有中国和新加坡的国旗。一进门是两个前台小姐负责来宾签字登记,需明确报名是跟谁预约了才能进去,给人初步感觉这是一个管理严格规范的大公司气派。

  登记后在门厅沙发上坐等,稍后便有相应的业务经理出来迎接,领我们去一个封闭隔断的小办公室。进了小办公室后,我们发现这个小办公室是空的,但里面并不是小型会议室的格局,却依然是部门经理或总监的办公格局,一个大班台外面配两个椅子,再配一个简易沙发。只是里面并没有相应的部门经理或总监级人士正常办公“坐堂问诊”,不一会从外面走进来一位貌似经理模样的人,坐进这个办公桌内。进门先让我们出示贷款所需的各类证照,如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土地证等等。紧接着在没有任何洽谈的情况下便马上安排先复印我们的证照。我出面阻拦说还没谈呢先复印恐怕不妥,他却说先复印了再谈。

  在接下来的洽谈过程中,双方先互相做了本公司的自我介绍。其中有一个细节我记忆犹新,他口头说他们的公司是中金公司旗下的子公司,但他们的公司手册文字简介上却丝毫未提中金公司。我就是从这一条开始怀疑他们的。因为如果他们真的是中金的下属子公司,则中金的品牌背书足以给他们带来荣誉和信任度,他们应该会写到文字材料中大肆宣传。反言之他们既然没写而只是口头介绍,则肯定是跟中金没有什么实质关系。足以看出他们在拉虎皮撒谎。

  他简单听我们介绍项目之后便说我们这个项目可行。可以贷款1-2亿元,年息大约12%。客观说对非银行类投资机构来说这个利息已经很低了。不过我们如果拿土地证做抵押物,则需要出具评估报告。然后给我们一份打印好的两页合同和需要准备的资料目录,这份合同无论是纸张还是内容版式抬头都很粗糙,并且字体格式居然是用黑体字打印的,总体只有两页,条款非常简单,很难想象这是一份事关上亿元大事的投资协议。作为第一次接洽,我们也没有太深谈,半小时左右就走了。

  出来后,我给董事长说,我直觉上感觉这不像是一个正常办公的公司,总感觉气氛有点不对。有好几个部门经理小办公室都是空的。大开间里的工位桌面也都很整齐,没有杯子、记事本、手机、充电器等员工常用物品,不像是正常办公应有的杂乱景象。

  但大家还是宁愿往好处想。7月2日,我们再次来到这个公司。进门依然是两个前台小姐负责登记,不过这次她说小办公室都有客人,需要我们先在大会议室等候。也正是我们此次在大会议室的等候,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浅薄的乌龙笑话——在这个大会议室的墙上,挂着一幅两男一女在某个会议场合的三人合影,一个是该公司男性副总,一位是北大副校长海闻先生,还有一位不认识的中年女士。不过这幅约30寸的大合影的文字说明却写的是“公司高层与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女士合影”,他们犯了一个最基本的性别错误,看来他们根本不知道谁是海闻,如果是真正资深的投资公司副总,不可能不知道谁是海闻啊。或者退一万步讲,即便你不知道海闻,那你就别堂而皇之地挂合影照片或者写文字说明来晒智商啊。这不是自打耳光吗?于是我感觉这些低级错误足以看出这个公司的人都是水货。

  稍后,又是一个业务经理把我们带到了另一个空的小办公室,我们坐定后才从外面进来一个总监坐进去跟我们洽谈。明确说让我们出具抵押物评估报告。并说为了避嫌,他们不推荐,而是让我们在资方所在地自己找评估公司,不过这个评估公司的资质需要得到他们认可。我刚好在北京有熟悉的财政部正规资质评估公司,第二天我带着评估公司副总来到这个投资公司面谈,在一切国内资质都没问题的情况下,这个总监说由于他们是中国和新加坡合资的投资机构,我们找的评估公司需要具备使馆认证。这一点,我找的这个评估公司不具备,所以不行。我们只好问到底谁具备使馆认证。于是他们推荐了一家并给我留了电话,问他们评估怎么收费。答大约20万(而我找的评估公司同等收费只需13万)。不过他们的贷款利息可以再优惠,年息可以最低优惠到10%。我预感他推荐的这个评估公司必定跟他们有内部瓜葛,于是简单敷衍三五分钟后,我们就出门走了。

  此时最终不了了之。我们再也没有去找他们。或许是他们也感觉我们识破了他们以低利息诱惑来骗取评估费的伎俩,后来他们也再没跟我们联系。  

  拆穿骗局:  

  这些打着国际资本背景的公司,往往以超出行业惯例的低利息高额贷款做诱饵,来骗取评估费、考察费等小钱。就拿我们本次洽谈来看,PE行业的投资惯例是年息25-18%,而他们居然开口就说年息12%,甚至还可以再优惠到10%。而他们骗取的评估费则往往是单笔15-20万,再加上他们后期的考察机票食宿和企业迎来送往招待和礼品红包,总体下来不少于30万。客观说这点钱跟企业要贷到的款额比起来并不算多。但一旦企业发现上当了,则往往已经过去了一两个月了,他们不但骗取了企业的信任来混吃混喝混礼品红包和评估费,更重要的是他们耽误了企业的宝贵融资时间,使企业拖入更加水深火热的窘境。

  为了让更多人能吸取教训,现根据上述案例并查阅资料,综合整理做简要总结提炼:

  这些以国际资金为背景的融资骗局,设计往往十分巧妙。主要是个别海内外华人勾结,间或夹杂一些洋人,以充当门面,增加可信度,在国外注册一家听起来名声很响的公司,在国内设立代表处或直接开办投资贸易集团,甚至能向你出示国外银行的资信证明,再摆上几份让你很难核实的国外背景的资格证书,把办公地址放在金融或国际公司集中的高档写字楼内,俨然是一家很有实力的投资公司,而你在国家管理机关——工商局或商务局根本无法核实他们的资信。他们仿用国际上通行的投资程序,按照国内合法的方式,如合作、合资等进行欺骗融资,使你很难区别他们的真伪。

  狐狸再狡猾,也有露尾巴的地方。企业在与这些投资机构打交道时要注意观察以下几个细节:

  1.这些骗子公司虽然在高档写字楼内,但一般只有一两间房间,办公设施一般,甚至简陋;或者即便办公室很大,但里面很空旷,真正的固定员工不多。

  2.公司员工整体素质不高,甚至不会使用电脑,除了一两个接待人员,其他人都貌似是群众演员;

  3.与你接触洽谈的方式搞得很神秘,部门经理竟然流动办公,没有固定的办公室;

  4.你的项目不论好坏,是否具备融资条件,都能很容易立项,很快表示愿意给你投资,并迅速要求对你的项目进行考察;

  5.这些投资机构向项目方发出的商务函甚至意向协议等都不规范。公司的英文介绍材料,写得非常低劣等。

  6.他们允诺的贷款利息一般都不高,年息不会超过15%,甚至还可以继续往下优惠。而真正的行业惯例往往在20%左右。

  7.由其指定的公司为项目方写《商业计划书》以及资产评估(指定的公司一般是骗子公司成立的,或与之签订了分成协议的合作公司),这一条是真假投资公司的根本区别。骗子公司就是凭这一条挣项目方的钱的;如果企业自己找了评估公司,则他们会设置种种门槛让你找的评估公司不合格,然后让自己自动地去找他们推荐的评估公司。这就像赵本山小品《卖拐》里的范伟一样,为了使得脚能离地,只好自己乖乖地往轮椅上坐。而正规的投资公司不会指定专门的公司为创业者写《商业计划书》,但要求创业者提供《商业计划书》,如写得不清楚可能会要求创业者提供补充材料或亲自做尽职调查。投资公司如确实想投资该项目的话,一般都是投资公司和创业者共同委托评估公司,评估费用共担或由投资公司承担。

  8.让项目方做完《商业计划书》和资产评估后,也就是挣完钱后,借口专家论证,然后不了了之或直接告诉你,项目还存在哪些问题所以不能投资,或你必须还要达到你根本达不到的条件才能投资等等;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1 2 页    下页:第 2 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3篇)
*经销商警惕“现代骗局” (2007-11-1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刘会民、耿永芝)
*连锁加盟,照妖镜大破敛财骗局 (2006-07-0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熊志林、叶湘川)
*我经历的一场商业骗局! (2003-01-1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符浪)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03-29 05:4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