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营销策略 > 企业话题 > 铃木歪谈

铃木歪谈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13-08-22, 作者: 谢准备, 访问人数: 1763


  偶然看到汽车网外资品牌汽车销量排行,发现铃木汽车销量排在10大外资品牌末位,销量甚至低于宝马。而整个日系车在中国的销量仅次于德系车。号称世界小车领导者的铃木在中国居然经营惨淡,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也许这其中有经营管理、车型设计、性能配置、品牌推广、销售服务等多种问题。但笔者却认为,铃木在中国市场经营惨淡的原因有3。既然歪谈,当然于理于据无须深究。

  1、 铃木——陵墓。笔者用拼音输入法打出”lingmu”的全拼,按下回车出来两个词,一个是“铃木”,另一个就是“陵墓”。这难道是冥冥之中铃木汽车在中国市场的未来宿命?不知道铃木中国高层是否在意这谐音忌讳,但作为一个消费者,大概不太愿意坐在“陵墓”里兜风,甚至还把“陵墓”开回家。虽然“铃木”只不过是日本的一个姓氏,但同样是日本姓氏,如果把“龟田”拿来做任何一个商品品牌,我想在中国都不可能畅销。同样是汽车品牌,“宝马”“路虎”“凯迪拉克”等等,听起来就气派多了。即使是日系的“丰田”“本田”,至少听起来还是比较本分的名称。再看看“吉利”“夏利”“奇瑞”,这名字一听就有脚踏黄土背朝天的亲切感,想走高端,那还是要费些功夫的。还有一个经典的汽车品牌“QQ”,早些年,QQ刚上市时,那时侯的腾讯QQ正时髦, QQ可以说是借了腾讯的东风,创造了中国小车品牌的经典,遗憾的是QQ汽车没有与时具进,当腾讯QQ已经成为必备的即时沟通工具时,QQ汽车却沦为城乡结合部的黑车代名词。

  2、 铃木标志造型太虚胖。对于实用性汽车消费者来说,汽车标志并不那么重要,甚至他们购车时可以完全忽略对品牌和标志的需求。但是,对于城市消费者,或者说时尚消费者或享受型消费者而言,品牌的标志那也是他们对汽车审美的重要元素。铃木标志带有比较明显的日式勘亭流体风格,圆润敦厚。这是日式设计中常见的一种风格。这种圆润敦厚的风格如果用于一款讲究稳重舒适柔和的汽车品牌,可能契合度会更高。而铃木作为小型车品牌,消费者更多是汽车消费族群中的中低端和年轻族群。对于这个族群来说,时尚有时候表现为一种锐利、流畅、刚硬。铃木标志的圆润敦厚和铃木消费群的审美趣味不一致,这也可能是铃木没有受到足够欢迎的原因吧。近两年畅销的哈弗SUV,那个富有战斗力的“1”字标。真正是车标和造型和消费群达到了完美统一。但是哈弗的轿车销量估计就不咋地了,因为哈弗轿车没有“1”字标的那种酷和力量感。

  3、 铃木小型车的定位不适合中国国情。日本因为人多拥挤车多路窄,日本对汽车消费也相对更理性,日本人身材本来又比较袖珍,小型车所以畅销。但中国素来地大物博,而且中国人向来以大为荣,所以对于小型车,中国人是不太感冒的。花了好几年积蓄买了辆外国车,结果一家人坐进去还挤巴巴的,真是没面子。铃木在中国推出过多款新车,包括SUV,据说性能都不错,但就是太小,坐在里面不够爽,销量都不太好。小型车在中国并不是没有市场,MINI、SMART、甲壳虫、QQ都是小车,一样畅销。关键是目标消费者定位是谁。中国的城市家庭消费者对代步车的消费越来越理性,小车环保省油车位好找,这都是小车畅销的理由。关键还是看汽车推广是否能够挖掘消费者的内心需求。只会造车不懂消费者的汽车企业未来可能会被淘汰的。

  汽车的竞争本质还是汽车性能的竞争。但任何产品一旦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度把握就成了市场竞争最重要的法宝。虽然歪谈了一下铃木,但仁者人见仁,智者见智。

  谢准备:自号“散淡闲隐”,妄称“左岸卧猊”,无凌云之志,不成大器,甘为魏鞅,常叹诸葛之运筹帷幄,敬仰周氏隐忍鞠躬之品。   

  品牌管理师、营销From EMKT.com.cn策划师,“团队组建12321法则”理论创立人、 “中国企业和品牌发展三大战略”理论、“品牌架构3+1组合”理论倡导者。曾主持规划国有集团企业的企业发展战略,设计过知名民营快销品企业的品牌发展战略,也曾全案主持新产品开发和上市推广、区域和全国市场销售管理;服务过上市企业、国有集团公司、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熟悉各种企业和产品的经营运作模式和发展模式,能够从实用主义角度规划企业品牌战略和赢利模式以及市场营销策略。   

  联系电话: 13916897586,电子邮件: x400200@aliyu.com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03-19 05: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