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产业观察 > 警惕同质化

警惕同质化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12-04-09, 作者: 徐雪平, 访问人数: 1652


  当下,智能手机市场正呈现出爆炸式增长。在美国,已有近一半用户使用的手机为智能机;在中国From EMKT.com.cn,智能手机销量早已占手机总销量的50%以上。手机智能化已成为业界公认的发展趋势。

  智能手机的发展给业内厂商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仅在中国:以目前一年3亿部手机销量估计,2012年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超过1.5亿部;而以目前中国市场10亿手机用户的基数来算,未来3~5年内,由换机而带来的智能手机需求量将达到5亿部以上。

  这无疑是一桌饕餮大餐。然而从市场发展态势来看,这桌大餐的入席门槛却越来越高:

  在高端市场:苹果以一款iPhone持续全球热销,三星以群机战术紧跟随后;二者在2011年的第四季度在全球分别售出创纪录的3700万部iPhone和3650万部Galaxy系列智能手机,共拿走了智能手机出货量的46.3%,所获得的利润更是接近占据智能手机市场的90%。而且,两者是唯一保持增长的智能手机厂商;而NOKIA、黑莓以及HTC等主要智能手机厂商营收和利润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摩托罗拉和RIM则还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

  在中低端市场:以中兴、华为为代表的中国手机厂商,在中国运营商的终端战略推动下迅速崛起于中国市场,以37.5%的市场占有率成为中低端市场不容小觑的“中国力量”,在过去短短的一年内迅速拉近了与国际厂商的距离。然而,由于在操作系统和零部件等关键领域仍无多少话语权,虽然销量和市场份额容易突破,但日益狭窄的利润空间却是悬在头顶且难以短时拆除的达摩斯利剑。

  走进终端卖场,大部分手机均为清一色的“触摸大屏、Android系统”,不同品牌产品间只存在尺寸和标识的差异,智能手机已经进入到严重同质化竞争阶段。

  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业界对于未来趋势作出了概括性的判断:未来移动通信行业将出现硬件趋同、比拼应用、体验为主、速度狂飙以及手机支付五大特点。

  除了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将成为各大厂商的角逐重点,用户体验随之成为各大厂商竞争的核心以外,手机外观开始呈现“千机一面”局面。几乎所有厂家都选择模仿iPhone系列产品,推出大屏幕、触摸屏的智能手机,在出现新一代改变用户使用习惯的革命性产品之前,硬件终端在外观上将经历严重同质化竞争阶段。

  同质化带来的无疑是一场灾难:竞争日趋惨烈、速度战、价格战在所难免;两极分化日益严重:强者通吃、弱者则面临生存危机。前期的上网本市场就是这种灾难最好的例证。

  在这种背景下,一无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以及硬件优势、二无生态系统支撑的中国厂商拿什么来应对?

  如果延续苹果的老路,想作出超越iPhone的硬件已是十分艰难的挑战,而搭建类似iPhone的生态系统更是不易。是以,魅族、小米们的命运仍处风雨飘摇;

  如果想步三星的后尘,采用群机战术,则在企业实力、零部件和反应速度等综合能力上形成极大的挑战;

  且不说中国厂商是否具备挑战这两家行业巨头的实力,即使有能力做出跟他们差不多的产品,以中国厂商的品牌力和规模,付出的成本可能更高但售价却只能更低,结果是利润微薄;更为严重的是,一旦三星苹果的产品线往低端延伸,与中国厂商短兵相接,对方携产品、品牌、规模及价格优势,带给中国厂商的将是一场梦魇。

  在实力不够的情况下紧盯行业巨头走同质化竞争之路无疑十分凶险,好在中国手机市场巨大,需求差异、渠道复杂、消费多元,中国厂商可以有很多选择。

  细分市场和差异化、快速反应就是破解同质化魔咒最好的利器。中国厂商具有本土优势,在产品上更有条件洞察中国消费者的现实和潜在需求,也更有机会做出更加贴近中国市场的产品(比如超长待机的省电型智能手机、双模双待智能手机等);在渠道和推广上也更了解中国渠道特点和中国传播特性,完全有机会实现产品、渠道、推广的差异化;此外,中国厂商大都规模不大,更容易实现灵活运作和快速反应,而这些优势都是国际品牌所没有的。

  要想做到这些,需要的仅仅是更多一些细心洞察顾客需求、更多一些不走寻常路的勇气、更多一些相信自己、更少一些盲从和迷恋行业标杆。

  只要扬长避短、有所不为,紧盯目标市场和顾客需求作出合适的产品、提供合适的服务,在广阔天地的智能手机市场,中国厂商完全可以大有作为。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箱:xxpgd@16.com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2篇)
*如何飞越同质化的困境? (2010-07-2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崔涛)
*渠道差异化应对产品同质化 (2007-04-1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尚阳)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05-07 05:3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