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品牌经纬 > 试问上海品牌如何振兴?

试问上海品牌如何振兴?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7-10-29, 作者: 史志远, 访问人数: 1376


  (一)弘扬上海品牌的深层思考。

  面对世界市场中国化,中国市场国际化的趋势,加之我国近期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提出开创创新型国家的要求,上海也积极跟进,提出了开创创新型城市的规划设想,提出了“科教兴市”和“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总战略。在中国已经进入市场经济环境,并已经开始逐步融入全球经济发展体系的今天,面对国内外在各个产业领域的激烈竞争,品牌对于确立上海产品(或服务)在国内外的市场地位,对于形成上海产业以及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甚至对于改变上海未来的经济发展模式都是很重要的。

  上海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提出了“科教兴市”和“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总战略,就意味着上海在全国的经济发展中要继续保持其领先地位。而在各个领域发展和创建一批著名品牌,正是保持领先地位的显著标志和重要条件。上海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企业的整合必然导致重新洗牌,产业分化必然要求品牌深化。

  眼下,国际上正在形成产业“虚拟化”现象。产业“虚拟化”最初是在一些拥有强大的产品开发能力与优秀品牌资源的企业中出现的。他们以品牌特许和定牌监制的方式将产品的生产职能逐步向外转移,最后公司总部只承担战略规划、产品研发和分销网络控制的职能,于是产业就开始出现了“虚拟化”的现象。而拥有品牌资源和分销网络的母公司往往能占有大部分的利润(有资料显示,品牌拥有者可获取全部利润的80%)。当一个城市或地区拥有众多著名品牌时,其总体上的产业“虚拟化”程度也会不断提高,城市或地区经济也会因此得到迅速的发展,区域竞争力也会因此而变得十分强大。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虚拟化程度很高,因此其经济的强势地位十分明显;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速度之所以比较慢,缺乏著名品牌和创新能力,只能以发展加工型产业为主可能也是主要的原因。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著名品牌对于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与竞争力的提升是何等的重要。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上海提出了力求打造品牌孵化培育中心、品牌积聚辐射中心、品牌交易运作中心的设想。

  一位研究宏观经济领域的专家曾经这样说过,“目前,全中国只有一个半品牌,一个是青岛啤酒,半个是海尔。从国际品牌的概念来说,我们上海没有一个真正的品牌。”话虽然说得尖锐和刻薄了些,但却深刻地揭示了我国尤其是上海品牌与世界品牌的差距。

  中国品牌目前的现状令人堪忧。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统计,中国制造业已占整个世界的第四位。包括能源、化工、建材、纺织、家电、电子等十几个行业的百余种产品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一位,但与这一数据极不相称的是,在世界100个著名品牌中,美国、日本、德国占了2/3,中国的知名品牌除海尔外,则近乎空白。另据统计,目前我国各类进出口企业中拥有自有商标的还不到20%,全国自有品牌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不足10%。这与我国贸易大国、出口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是服装出口大国,去年出口额达130亿美元,但50%以上服装出口为来料加工,30%由进口国提供商标、款式、纸样进行复样加工,自己品牌的服装仅占10%左右。在我国的罐头市场中拥有自己品牌并能以此出口或在国内市场形成一定知名度的企业仅在5%左右;拥有自己的品牌,但仅在国内某一地区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接近15%,剩余的80%的企业基本无品牌。世界著名的罐头品牌多数都在中国定牌加工。就鞋业而言,中国今年的产量将高达70亿双,占世界第一,占全球鞋业类生产总量的50%以上。但中国的鞋业大多是在做着“贴牌”生产。中国虽然是鞋业制造大国,但却又是品牌小国,在价格、档次、营销From EMKT.com.cn及研发能力上都不具有与国际品牌竞争的优势。同样据报道,在去年中国评出的300余个名牌中,上海仅有21家企业的24种产品上榜,而且价值含量低。经权威机构评估,去年上海387个品牌价值的总量780亿元人民币,只相当于国外可口可乐一个品牌价值的六分之一。这一切都说明,上海乃至中国的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做好做强做响自主品牌是唯一的选择。

  上海市曾经从1995年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名牌战略推进工作。但是到了2001年,在国家有关部门举办的首届中国名牌产品评选活动中,包括空调、彩电等十大类产品,上海仅有“开开”、“海螺”、“杉杉”3家服装品牌榜上有名。当时人们说到上海品牌,只能以“开开”尴尬地自嘲“杉杉伴海螺,不吹也是歌”。

  从50年代到80年代,上海一直是全国工商业的龙头,涌现出大量享誉全国的著名品牌。现如今,上海还有51件中国驰名品牌,380件上海著名商标,但这51件驰名品牌的含金量加起来,还及不上一个青岛啤酒和海尔。这种状况应当引起上海高层领导、企业家的深刻反省。那种盲目自大,将中外合资企业生产的“上海夏普”、“上海三菱”、“上海大众”、“上海通用”等都算作上海自有品牌并美其名曰:“海纳百川”的说法,令人扼腕叹息、痛心疾首!!!

  (二)、上海品牌曾经的辉煌与现实困境。

  1900年,上海成为中国第一大城市;1936年,上海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51%;1950年至1976年,上海的国民收入占全国六分之一,钢材,机床,棉纱生产量占四分之一,缝纫机三分之二,手表十分之九;1959年到1978年,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15.4%,财政支出只占1.65%,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1950年到1980年的三十年里,上海向全国所提供的积累相当于全市固定资产净值的25倍,几乎是一年上缴一个上海,而国家给上海的基建投资仅占上海上缴国家数目7.38%。 现在,上海以中国百分之一的人口,百分之零点零六的土地,贡献全国1/12的总产值、1/6的港口货运吞吐量、1/4的总出口和1/8的财政收入;1990年上海的财政上交是120亿。

  上海历来是中国最大的经济城市,在20世纪中叶曾集中了一大批著名的商品和服务品牌,至上世纪80年代,全国的注册商标中,由近80%是上海的。这些著名的商标与品牌中,有相当部分是历史上传承下来的,如吴良材眼镜、亨得利钟表、正广和汽水、华生电风扇等等。当时在南京路上,就集中了70多家著名的特色商店,覆盖了服装、食品、日用品、工艺品、文化用品以及餐饮、娱乐等各行各业,有不少达百年以上的历史。也有一些是50年代以后随着上海轻纺工业的迅速发展而新产生的名牌,如凤凰、永久牌自行车,上海牌手表,红灯牌收音机,金星牌电视机、红双喜乒乓球、大白兔奶糖等等。这些产品在全国供不应求,享有很好的声誉。当时上海产品在全国消费工业品市场中的份额高达20%以上。

  当然,上海当时之所以能出现那么多名牌商品,有其客观的历史原因。首先是由于全国的工业化水平不高,当时能够大规模生产工业产品的就那么少数几个大城市,能提供的也只有少数几个品牌的产品,而且是普遍的供不应求。几亿人就用那么几个品牌的产品,怎么会不出名呢?而且由于经济上的长期闭关自守,一般消费者根本不可能接触国外的商品,在没有比较的情况下自然只能“孤芳自赏”了。因此上海在当时能成为名牌商品的集聚地并不能说明当时的工业化水平和开发创新能力比现在还强,只能说明环境的巨大变化对名牌产品的形成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海曾经是中国商标的发祥地,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牙膏商标——三星、最早的灯泡商标———亚普耳、最早的电扇商标———华生,均诞生于上海。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商标注册的总量占全国的80%。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更是拥有一大批闻名全国的商标,如冠生园、培罗蒙、凤凰、永久等,这些商标,成为当时中国工业经济的代表。上世纪80年代,在全国人民的心目中,上海品牌还是优质、时尚的代名词。即便是今天,年纪稍长的上海人说起当年的老牌子依然是如数家珍:永久、凤凰自行车,上菱、双鹿电冰箱,红灯、美多收录机、上海牌轿车、佳美洗衣粉、美加净牙膏、霞飞化妆品……这些当年叱咤一时的上海老品牌,大多已成明日黄花。

  上海企业的商标意识,并没有跟上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脚步。最近几年,上海的商标注册量平均每年不足1万件,已经被广东、浙江、江苏等省市甩在身后;1999年,上海商标申请量为6000件,广东省为2.7万件;2000年,上海商标申请量为9000件,广东省达到了3万件。目前,上海商标申请量在全国的排名已经滑落到第5位。 商标注册数量增长缓慢,证明企业的商标意识单薄。如今,上海企业不仅面临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的竞争,还必须面对知识产权的竞争,商标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已日益凸显;但是,很多企业还是“老脑筋”、“老思路”,有的忽视无形资产经营,商标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状态;有的则只看重眼前利益,满足于当“加工厂”,为别人做嫁衣。当前,“上海牌”及相关企业在品牌方面存在三大不足。著名商标市场影响力大强,企业规模不大;企业的商标运作能力较弱;著名商标存在“空白点”。上海品牌究竟怎么了?


1 2 3 页    下页:第 2 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05-18 05: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