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百年品牌,负起你的责任来! 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赚取利润,这是绝大多数人的共识。赚不到钱的企业,是失败的企业。但是,如果一个企业仅仅为了赚钱而存在,或者说当企业已经摆脱了生存阶段,却还把赚钱作为经营的唯一目标,甚至为了赚钱而不择手段,那么,这样的企业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失败的。 企业存在的意义,除了赚取利润,其实还有社会责任。伟大型企业和生存型企业的分野,百年品牌和短期品牌的分野,宗教型企业和渺小型企业的分野,高瞻远瞩型企业和鼠目寸光型企业的分野,往往都在这一份社会责任上。 中国企业中的大部分,都处在求生存的阶段,他们为了生存,关注自身利益多一些,关注公共利益少一些,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极端忽视公共利益的事件,却值得我们企业界的人士深思我们企业存在的意义和存在的方式。 商业利益PK公共利益 2007年下半年,西门子“贿赂门”事件全面爆发!西门子内部人员借“支付顾问费”之名在全球多个国家行商业贿赂之实的丑闻,自去年11月被曝光并立案调查以来,所涉及的可疑资金数额屡创新高。日前,这一数额已从最初公布的2000万欧元“暴涨”到了超过10亿欧元。德国媒体报道称,“贿赂门”事件已经涉及到西门子(中国),西门子中国公司的运营中近半数业务涉及行贿。 在中国近期查处的一系列政府官员贪污贿赂案件中,也有许多涉及到跨国公司的利益输送问题。从“沃尔玛礼品”、到“德普回扣”,再到“张恩照事件”,都无不与跨国公司的“糖衣炮弹”有莫大的关系。 另外,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数据显示:2006年1月至10月,全国检察机关查办商业贿赂案件,批准逮捕各类商业贿赂犯罪嫌疑人5117人,提起公诉4212人,立案查办商业贿赂犯罪案件8010件,涉案金额8.8亿余元。 这样一些触目惊心的事件和数字,时时在向法律法规挑衅,也不断地敲打着企业社会责任的神经。商业贿赂,严重地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是对企业应尽社会责任和应该维护的公共利益的践踏,有百害而无一益。 另外,时至今日,损害公共利益这样的现象不但没有完全消灭,甚至还有蔓延之势。 2007年起,国内“涨价”之声不绝于耳。除了从没停止过上涨脚步的房价外,粮、油、猪肉、菜等几乎所有吃的消费品价格,都在你追我赶地上涨。而伴随物价的上涨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一些企业甚至行业协会,则加入涨价的战团,在企业商业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PK中,让天平完全偏向了商业利益一边。 让我们来看看这一连串的事件吧: 1、方便面集体涨价事件: 从7月26日开始,方便面行业大幅度提高了产品价格。这次方便面提价,是整个方便面行业采取的一致行动:国内10多家知名企业全部参与此次统一调价,其市场覆盖率达到95%以上。 此次方便面涨价并非依从市场规律,而是由世界拉面协会中国分会多次组织、策划、协调企业商议方便面涨价的幅度、步骤和时间后,“有预谋”地强行调高方便面售价。 2、兰州拉面限价事件: 据新华社报道,今年6月,兰州市物价局联合工商局等五个部门出台限价令:将兰州市的拉面馆(店)划分为特级、一级、二级、普通级四个级别,并分别限制了每个级别的最高售价。其中,普通级店面中,大碗不得超过2.50元,小碗不超过2.30元;二级店面可在普通级的基础上加价8%;特级、一级店面的销售价格由经营企业按当地饮食业关于毛利率和加价率的规定自行确定。 3、荆州豆制品集体涨价事件: 荆州沙市区豆制品经营户于8月2日集体串通,决定统一提高豆制品价格,并贴出公告称:“因今年以来黄豆价格持续上涨,经豆制品商会讨论通过,从2007年8月2日起,上调豆制品价格。”并决定提高香干子、豆腐等四种豆制品的市场销售价格,平均涨幅20%左右。 4、嘉兴餐饮企业串通涨价事件: 8月3日,嘉兴市《南湖晚报》刊登《嘉兴市品牌餐饮酝酿涨价20%》称,记者从市餐饮协会了解到,嘉兴所有品牌餐饮企业从8月中旬起价格将上调20%。 5、重庆火锅集体加收锅底费事件: 8月15日,《重庆晨报》刊登了巴南区李家沱十多家火锅店贴出告示统一收取10元锅底费的报道。重庆市物价局检查分局经查发现,媒体反映情况基本属实,李家沱地区几家较大的火锅店准备于8月16日开始同时收取每锅10元的锅底费,具有串通合谋涨价的嫌疑。 6、西安超市虚构原价欺诈事件: 8月2日,西安市一超市以4.38元/公斤(略低于市场平均价)的价格销售鸡蛋,并规定顾客每人次限购15个鲜鸡蛋(约1公斤),引发千人排队抢购,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7、吉林市豆制品集体涨价事件; 。。。。。。 一桩桩,一件件,似乎都与吃有关。有工业企业,有餐饮企业,也有零售企业,有行业协会,甚至还有国家机关。 这样的事件,首先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因为乱涨价和价格串通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推动了价格上涨。 其次,破坏了市场价格秩序。市场经营秩序在这方面应该是公开、公平竞争的。 第三是损害了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只顾商业利益,不顾公共利益的行为,其危害是巨大的。在对其危害的警醒中,我们不得不去反思: 难道公共利益在与商业利益的PK中,永远都只能是处于下风吗?难道随着原材料的涨价,我们的企业就非得涨价不可吗?难道面对原料涨价,我们就只能从外部寻找原因,而不从内部经营失误上去寻找原因,比如去发现自己在战略规划和产品结构调整方面的缺失?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