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营销案例 > 企划个案 > 为“和”找个“家”--湖南省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整体形象策划纪实

为“和”找个“家”--湖南省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整体形象策划纪实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7-05-10, 作者: 欧阳斌, 访问人数: 3859


   我这一辈子跟山有缘。

  我的出生地是湖南省衡南县的古山,参加工作后在南岳衡山风景名胜区工作了十多年,现在的工作地虽是历史文化名城长沙,但长沙所依傍的是岳麓山,仍然没有离开山。2005年至2006年,我受组织的委派,在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挂任了两年县委副书记,结缘的仍是一座山,这座山叫阳明山。

  作为湖南省旅游局下派挂职的干部,我下去后理所当然地分管了旅游工作。我没有想到正是这两年挂职,使我在为阳明山这座千古名山进行整体形象策划时找到了“和”这个文化的灵魂。现在,随着连续两届“中国阳明山‘和’文化旅游节暨杜鹃花会”的成功举办,随着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毛致用等人为阳明山题“和”,随着湖南阳明山与台湾阳明山的“兄弟结盟”、湖南阳明山“山盟石”景区与海南“天涯海角”景区的“山盟海誓结良缘”,随着“中华万和大鼎”、“中华和文化园”及“万和湖”、“万和塔”等景点的建设,随着“和美阳明、博爱天下”、“世界因和而美”,“两岸和、中国和、世界和”、“和美阳明,绿色双牌”等口号的深入人心,“和”已经成为了阳明山的一块金字招牌,人们谈起“和”就会联想到阳明山,而谈起阳明山也就很自然会联想到“和”。阳明山终于有了“和”的灵魂,而“和”文化也终于有了阳明山这个最好的载体。

  现在,我终于可以荣幸地向世人宣布了:我和我的朋友们、我的同事们经过艰难的努力,已经为“和”找到了一个“家”,这个“家”就是阳明山。

   一、“和”在中华大地上徘徊,阳明山的目光也在中华大地上寻找。终于,它们结合了,而我则有幸成了阳明山与“和”文化相结合的主要“牵线人”

   我记得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共产党宣言》中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套用马克思、恩格斯的话,提起数年前我们所谈论的“和”文化,我们也可以这样表述:一种文化,一种名叫“和”的文化在中华大地上徘徊,它有悠久的历史,然而,它却没有一个“家”。

  “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不管是尧、舜、禹等民族先祖还是老子、孔子、孟子等民族先哲;不管是儒家文化,还是佛家文化、道家文化,对于“和”的论述可谓之汗牛充栋,不计其数。然而,当我们将“和”文化与中华民族的其它文化进行比较时,却会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同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表现形态,许多文化都有明确的载体,或者说都有它明确的物质表现形态,可是,“和”这种应用最为广泛的文化形态却缺乏明确的载体。人们谈起“寿文化”很自然会想起“寿岳衡山”,想起“寿比南山”这些话语;人们谈起“佛文化”,很自然会想起“四大佛教名山”;谈起道教文化,很自然会想起“四大道教名山”;谈起祭祀文化,又会很快想起三皇五帝。可是,谈起“和”,人们的脑海里却常常是空的,只知道这是一种很好的文化形态,是一个很好的人生理想、社会目标,却很难联想起别的什么。如果用拟人化的语言来表述的话,我们也可以说:别的文化都有自己的“家”,而“和”则在徘徊。

  那么,“和”文化的“家”在哪里?

  其实,就在“和”文化徘徊于中华大地,寻找自己的“家”时,有一座名山也正在引颈而望,寻找自己的文化之根,这座山就是阳明山。

  阳明山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永州市郊区,双牌县东北隅,属五岭山脉,1982年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阳明山有三山五岳同样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自东汉起,阳明山就是周边地区的朝佛圣地,鼎盛时有大小寺庵108座,明嘉靖年间,郑秀峰禅师在此坐化成佛,其身不朽,被皇帝封为七世佛祖。阳明山境内奇石奇水奇树奇花,比比皆是,山上十万亩杜鹃花海被誉为“天下第一杜鹃红”。永州阳明山与台湾阳明山还有一段不解之缘,据说蒋介石当年崇尚阳明山,曾上山拜佛,在万寿寺抽签后得到“胜不离川,败不离湾”的签语,后经星光大师指点逃往台湾,遂将台湾的草山改为阳明山,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阳明山的交通优势也十分明显,它位于华南经济圈内旅游热线的枢纽,距永州中心城区仅35公里,洛湛铁路、太澳高速公路、衡昆高速公路、永连公路均从山脚穿过,到桂林、南岳、长沙、广州等旅游热点城市都十分方便。

  阳明山有如此好的旅游发展条件,可是,真正的发展却起步较晚,步履维艰,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的文化之根。阳明山有宗教文化,有人主张以宗教文化为核心,然而,距阳明山不足两个小时车程就是南岳衡山,论宗教文化,阳明山显然无法与衡山抗衡。也有人说阳明山的最大特色是自然生态,然而,论自然生态,阳明山与其临近的桂林及湖南省的龙头景区张家界相比,又显然要逊色得多。还有的人说,阳明山有十万亩杜鹃,只要做好杜鹃花的文章就可以了,可杜鹃花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显然,也不是它的文化之根。一句话,阳明山是座单项打分难得高分,但综合打分肯定得高分的山。阳明山的文化之根到底是什么呢?我到双牌挂职之后,就开始了认真而艰苦的思索。刚到双牌那两个月,我曾三十多次上下阳明山,也就是说,我平均两天就上了一次阳明山。经过多次实地察看并翻阅大量有关阳明山的资料,我的目光转向了“和”。

  我曾经长期在南岳衡山工作,作为主创人员,参与了南岳“中华万寿大鼎”的策划,为南岳“寿”文化的打造奠定了基础;后来又应郴州有关人士之邀,作为主创人员,策划了郴州的“中华百福大鼎”,为郴州打造“福”文化奠定了基础。由南岳与郴州的成功,我想到了“和”文化。阳明山能不能够以“和”文化作为其山之灵魂呢?有了这个动念之后,我就开始进行论证。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我首先从阳明山的名字中找到了它与“和”的联系。阳明山之“阳”为“丘”与“日”之组合,古时“丘”为地,“日”为天,这不象征了天地之“和”吗?阳明山之“明”为“日”与“月”之组合,“月”为阴,“日”为阳,这不又象征阴阳之“和”吗?阳明山的生态优美,保护良好,这不象征了“自然之和”吗?阳明山有浓厚的佛教文化氛围,据说山上的道教也曾经十分兴旺,佛道共处一山,这不也是一种“和”吗?更为重要的是双牌的阳明山与台湾的阳明山同名同姓,渊源深厚,更是象征着两岸阳明山之“和”,而两岸阳明山之“和”所象征的又是两岸关系之和。同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中央确定的大政方针。我历来主张策划必须讲政治,必须与时代合拍,以“和”定位,也与当今的时代的需要相符啊。

   我为自己终于找到了阳明山这一“和”的灵魂而兴奋不已,我深信“和”文化就是阳明山的根,深信阳明山就是一座天生的万和之山。可是,我毕竟是一个下派挂职不久的干部,我下来挂职之前,县委、县政府就已经对阳明山的旅游开发进行过一些定位,要改变他们的想法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为此,我决定采取“各个突破”的办法,分别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游说我的想法。好在县委书记杨海河、县长张智勇等同志都是十分明智的领导,我一向他们解释,立即得到了他们的支持。特别是张智勇县长,本身对阳明山也很有研究、很有感情,我向他提出“和”文化的概念之后,他不但立即表示了支持,还提出了许多好的思路,丰富了我的思想。主要领导思想一通,其他领导的工作就好做了。阳明山的开发不但双牌县重视,永州市也是十分重视的。县里已经基本统一了对和文化的看法,市里呢?

   我去之前,县里已经搞过两次杜鹃花旅游节了。2005年9月,张县长要我提前拿一个2006年阳明山杜鹃花旅游节的方案。我认为这是一次融“和”的好机会,我不敢直接打“和”牌,决定先将红杜鹃与爱情结合起来,并进而将“和美”的思想融入活动之中。我起草的第一个方案虽然叫做《首届中国阳明山红杜鹃爱情旅游节总体策划方案》,但方案中,我有意识加进了一些“和”文化的内容,说明了阳明山与“和”文化有着天然的渊源,提出了要在阳明山铸造一个“中华万和大鼎”并于节会期间举行奠基仪式的想法,我还在方案中提出了开展一个以求取中外名人为“万和大鼎”题字为目的的“寻和之旅”活动。虽然我这个方案有“张冠李戴”之嫌,但还是很快获得了县委、县政府的通过,并报到了市里。方案报到市里之后,我心里仍然忐忑不安,不知市领导对“和”文化会持什么态度。可是,接下来的事情却有点让我惊喜,首先是市旅游局领导对方案表示了高度的肯定,接着,市里原分管旅游工作的领导周永亮、蒋吉秀等也对方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再接下来,市领导曾庆炎、龚武生、崔永平、李良铁、赵清茂等也对方案给予了肯定。市领导还建议加重“和”文化的内容。市领导的表态给了我很大的鼓舞,有了他们的肯定,我的胆子也就更大了。我向市县两级领导建议,干脆将活动定名改为“首届中国阳明山‘和’文化旅游节暨杜鹃花会”,同样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在市、县两级领导同意打“和”牌之后,我还将我的想法向分管全省旅游工作的贺同新副省长和省旅游局袁新华局长等领导进行了汇报,与我的好朋友、策划专家刘汉洪先生进行了商量,同样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就这样,阳明山“和”文化的旗帜正式亮出来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文化与阳明山这座千古名山终于走到一起来了。它们的结合,是偶然也是必然;它们的结合,必将在中国旅游大舞台上演出一幕幕历史大剧,而我则有幸成了它们结合的主要“牵线人”。

  这,是我与阳明山的缘份,也是我的幸运。


1 2 3 页    下页:第 2 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9篇)
*普救寺:将爱情进行到底! (2008-08-2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绍兵)
*中国“山盟·海誓”结良缘活动策划纪实 (2007-08-1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欧阳斌)
*努力将阳明山打造成为中国休闲度假第一山 (2007-06-2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欧阳斌)
*文化缺失――中国主题公园营销的致命伤 (2007-04-0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翁敏、李庆)
*中国主题公园出路探索之:化腐朽为神奇的产品改造 (2007-03-3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余忻、李庆)
*策划能让旅游一飞冲天吗?--对话河南旅游策划 (2007-02-0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刘汉洪)
*关注需求:城市旅游创新发展的逻辑起点 (2005-10-1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郑泽国)
*中国旅游呼唤科学营销 (2005-04-0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刘汉洪)
*高僧成为中国旅游公关第一人 (2003-07-1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刘汉清)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04-28 05: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