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特别关注 > “如烟之争”是媒体与谁的合谋?

“如烟之争”是媒体与谁的合谋?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6-11-29, 作者: 王鹏, 访问人数: 2453


  11月22日,北京重要的主流都市类媒体《京华时报》爆出惊人消息:作为能够让吸烟人群上瘾,量大并能致人死亡的尼古丁在知名戒烟产品“如烟”的含量超过普通香烟含量。消息一经刊出,舆论哗然,媒体纷纷跟进,争相报道,如烟一夜之间就由公益性的戒烟英雄,变为不顾公共利益的奸商。这其中的是非曲折让公众如坠烟雾,媒体成就了如烟的一夜崛起,现在又准备将他棒杀于公众舆论之中吗?

  争论烟碱含量,谁能找到权威论点支撑?

  “一支普通香烟的烟碱含量仅有1.1-1.6mg,而如烟弹的烟碱含量有的高达16mg,远远高于普通香烟”,有媒体报道称。

  如烟在声明中回应:“每支烟弹的烟碱含量相当于一盒普通香烟(20支),一只“如烟”烟弹的尼古丁含量(高浓度18mg)相应地低于一盒普通香烟(20支)的尼古丁含量(1.2 mg×20支=24 mg),将一支烟弹的尼古丁含量与一支普通香烟的尼古丁含量比较属于恶意误导行为。”

  在走访如烟终端中,销售人员介绍说:“选用产品时,根据烟瘾的大小来决定,其中使用的烟弹所含烟碱量分别为16毫克/支(高)、11毫克/支(中)、6毫克/支(低)、0毫克/支(无)。如果一天吸一包烟的烟民可以选择高浓度的烟弹,由于不存在自然现象,一支烟弹可以使用1.5-2天”。

  北京一家媒体在一篇名为《如烟公益创新奖困扰 未成年人可能先如烟后香烟》稿件结尾处谈到如烟创始人之一,暗示“烟碱门”事件是“广告勒索”的行为。

  这究竟是媒体的断章取义、误导公众,实为“广告勒索”,还是如烟强词狡辩,致公众利益于不顾,追求不道德利润?结果不能由媒体下结论,更不能够听信如烟的一面之词,作为卫生部下属的中国疾病预防中心成为了本次争论的“裁判员”。

  而我们还要耐心等待到于12月底卫生部的权威检测结果。

  戒烟产品触及了谁的利益?

  戒烟产品卖给谁?这个问题问的过于愚蠢,但顺着这个思路走下去,我们会发现一个是生产销售香烟产品,培养大量烟民的烟草集团;另一个是制作研发戒烟产品的企业,两个利益集团的博弈凸现于公众视野面前。

  作为我国税收重要来源的烟草企业,占据了国家财政收入的6.32%,全国纳税100强中,烟草企业占据了30个席位。据统计,中央级财政收入中,来自烟草行业的税收占到近1/10。其中,卷烟消费税构成了烟草工商税收的主体,“2005年高达993亿元,占全部国内消费税收入(1634亿元)的61%,占全部烟草工商税收的1/2.” 曾在中央政治局讲课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中心副主任李玲教授公布了她的研究结果。

  李玲教授在随后的分析中指出:“吸烟导致疾病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总和为2275.48亿至2870.71亿元之间,而2005年烟草工商税收合计约为2000多亿元。烟草致病的经济成本已经抵消了烟草利税收益。

  我国作为《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缔约国,从今年的1月份开始履约,《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将成为国内的配套支撑法案,控制烟草在国内的使用、销售。

  当发改委与部分烟草企业代表商讨修订法案,涉及到控烟情况时,烟草企业普遍持消极态度,甚至强硬的抵制该法案。

  一旦控制了烟草销售,戒除烟瘾又将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戒烟产品应运而生,并会逐步形成与烟草企业并驾齐驱的发展态势。以生产如烟的北京赛波特公司为例,其去年的销售总额号称在10亿元,而如烟产品还仅仅是集中在高端市场。

  有人提出如烟是暴利,价格虚高。我想这不排除赛波特公司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人本色,更让人们想到如果戒烟产品和香烟价格趋同,烟草企业将会受到何等强烈的冲击呢?国家对于烟草的控制是逐步展开,慢慢推进,不能够一蹴而就。作者本人作为烟民在生活已逐步感受到了烟草价格在提升,以前热卖的很多品牌已经消失。

  在如此的大背景下,如烟的问题已不是简单的烟碱含量之争,而是控制烟草售卖的政策导向性问题,这也是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的原因。

  在对如烟这类戒烟产品的争论中,有人甚至猜测,“这是相关利益团体与媒体的合谋,如烟仅是受害者。”我们不便对该猜测妄加评论,但有些问题却也值得思考。

  这是如烟一次成功的事件营销?

  有业内人士指出,最先报道如烟产品所谓烟碱问题的媒体恰恰就是如烟广告投放量最大的媒体。许多从事营销传播行业的朋友纷纷表示不解,随后是五花八门的猜测,这是双方交恶还是利益的合谋?在营销方案大胆出奇的今天,我们也不能不考虑这样的问题:这是不是如烟与个别媒体利用公共资源,引导社会舆论,欲扬先抑,最后由权威部门出面力挺如烟产品,从而强有力的提升其品牌美誉度,迅速拉动终端,抢占戒烟产品的至高点?

  此次如烟的争论已的确吸引了大量的眼球,也似乎处在生死存亡的边缘中,无论是媒体还是公众都在积极寻求、等待最终的权威检测。而如烟的高层们却在与众多采访记者中表现出了惊人的放松,并且声称会在12月底收到中国疾病预防中心的权威检测报告后,召开新闻发布会。如此放言,令任何企业的公关部门都感到惊讶,这究竟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御敌策略,还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胸有成竹?谜底仍将会在12月底揭开。

  但是无论如烟的胜负,“烟碱门”之争都将会是烟草企业能否延续辉煌的分水岭,是戒烟产品与烟草企业的博弈的里程碑。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MSN:xlong-li@hotmai.com,电子邮件: podaoren@16.com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3篇)
*淘汰“如烟”是市场的自净功能 (2007-01-0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相晓冬)
*如烟有什么资格为尼古丁翻案? (2006-12-0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刘步尘)
*紧跟“如烟”,共同做大控烟市场 (2006-06-2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在心、卢烨)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05-11 05: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