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环球时空 > “中国式管理”批判的现实意义

“中国式管理”批判的现实意义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6-06-19, 作者: 吴洪刚, 访问人数: 3670


  其实没有人能准确说出来究竟什么是“中国式管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足以让一切矛盾的东西成为一个统一体。 “中国式管理”本身的虚幻性为其批评者也提出了批判目标不明确的难题。张羿先生的《中国式管理批判系列文章》在浩瀚的“中国式管理”现象中,提炼出了“中国式管理”诸多不合理因素,并加归纳和评论。批判只是个态度,这些文章本身证明了张羿中国管理研究的成果。惟有爱之深,才批判得越深,张先生本身对中国式管理的研究比其批判对象也许更加深入。

  “批判”一词在中国文化中是不太提倡的,因为会伤了和气。就算是“中国式管理”的倡导者和批判者也往往是朋友关系。因此,共同来探讨中国企业管理的特殊性和普遍性,这对中国企业管理本身是件非常好的事情。完美主义者从来都是把企业搞得一团糟,在管理的研究中也是如此。

  对中国文化的尊重与深刻了解恰恰是批判中国式管理的前提条件。批判永远是促进进步的思维方式,多些批判的精神是值得提倡的。

  1、矛盾的伦理原则

  我们中国人是最讲原则的,也是最没有原则的;最讲信用的,也最没有信用的;最讲礼义的,也最不讲礼的。对于中国传统中的“中庸之道”,在现实中往往就是“和稀泥”。比如当你对某位贪官很气愤时,有人会说:“人家也有难处,你在那个位置也好不了多少”;可当你在另个时候说这位贪官能悔过自新时,同一个人又会说:“那是表演给人看的”。你不知道这个人是同情贪官呢还是痛恨贪官。

  我们养成了这样一种习惯,当你表达即便是相当正确的观点时,如果言词激动一点,人们会说你太极端了。正因为这种不极端的思想,中国人是最具有原谅心的人,比如每次打完大仗,总能宽待敌人,就象对日本人。因此,在中国人眼里,是没有绝对的是非界限的。

  不走极端的处世原则,给中国带来了诸多的伦理道德上的矛盾。比如韩信受跨下之辱,被称为忍辱负重,其实当时,他可能就是怕挨打而已,他怎么知道将来自己一定是大将军呢?这叫做:“留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但我们传统教育男儿,“宁可站着死,不可跪着生”,究竟那种精神是中国式管理所崇尚的呢?

  中国还有个字叫“痞”,这个字本来是贬义的,但如果用在但同样的行为对不同的人伦理评价是不一样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最大的“痞子”可能要算是刘邦了,要命时连女儿也被推下车,夺天下后又诛杀功臣,这个“痞”其实也成了后世治国之经典了。市井小人就不一样了,比如水浒中的镇关西、蒋门神之类,被鲁智深、武松给杀了,人们拍手称快。

  不过仔细想想也可以看出一点规律来,那就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比如李隆基霸占了儿媳,还专有白居易的《长恨歌”》,洪升的《长生殿》来歌颂,而西门庆那点事,虽也有《金瓶梅》描述,却被国人所不齿。

  中国式的管理其实一直就是在矛盾的伦理之中。把这种矛盾的伦理观应用到现代企业管理之中。比如中国有句话讲“不能任人唯亲”,同样还有句话“举贤不避亲”。中国任何一个管理上说法都有一对立的经典之句。反正是话都让中国人说完了。所以中国式的管理要说与西方管理相背离,也说不上,因为,中国式的管理信条中包含了现代所有的管理原则。

  矛盾的伦理赋与了中国的企业管理者们太多的思想武器,想干什么都行。比如不想付钱了,学学诸葛亮占荆州就行。由于在中国的商业界,“痞”、“厚”、“黑”也就成了精明能干的另一种说法而已。

  建立在这种矛盾的伦理道德基础上的中国式管理伦理,显然是与现代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商业伦理道德不一样的。看似包容的中国传统伦理观,实则为中国制造了没有任何规则的土壤。建立在这些矛盾的伦理观上的中国式管理,也就演变成了一个为管理者个人服务的最佳的思想武器了。


1 2 页    下页:第 2 页 8





关于作者:
吴洪刚 吴洪刚:深圳市时代纵横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咨询业资深顾问,MBA,营销学博士。先后出版《职业销售经理培训》、《战略性营销计划》、《超越卓越》等著作。曾为深圳方正、长虹数码、东鹏陶瓷、联想科技、长安集团、比亚迪汽车、伊莱克斯(中国)、夏新电子、新天国际酒业、华帝股份、朗能电器、龙电电气等三十余家企业提供营销咨询和培训服务。
查看吴洪刚详细介绍  浏览吴洪刚所有文章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3篇)
*大象的悲剧与新生——传统管理的“破产”与优势导向管理哲学的诞生 (2011-12-0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盛斌子)
*再论中国式管理的荒谬 (2011-05-1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邹文武)
*“中国式管理”的自我超越 (2010-11-0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韦华伟)
*中国式管理的救赎之路 (2010-09-1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邹文武)
*中国式管理的九大误区 (2008-12-1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刘孝明)
*中国式管理要寻求超越 (2008-01-2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张一骋)
*别吵,开始管理吧!--也谈中国式管理与后现代管理 (2006-08-2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许家崖)
*从“毛泽东热”看“中国式管理” (2006-03-2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陈荣平)
*中国式管理的三大难题 (2006-02-0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潘文富)
*中国式管理有效吗? (2005-11-2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史永翔)
*“中国式管理”能否催生世界级企业家? (2005-10-2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吴洪刚)
*管理的本土化还是全球化趋势--浅析“中国式管理” (2004-12-0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吴洪刚)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 (2004-02-12, 经济观察报,作者:方军)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04-27 05: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