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新营销 > 新视野 > 让21世纪(MADE IN CHINA)穿着中国装

让21世纪(MADE IN CHINA)穿着中国装


《销售与市场》1994年第三期, 2000-08-07, 作者: 杜钰洲, 访问人数: 2450


  现在我国是全面开放,这意味着是我们国家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的大好时机。吸收文明成果,你得有钱,要钱,要外汇,就得创汇。1992年纺织工业出口创汇占全国总创汇额的29.3%,是最大的一个创汇行业。服装出口已高于纺织品和其他出口。占纤维纺织品出口总额的63.5%,超过一半。所以,服装行业对于我们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国民经济是一个很重要的行业。但是,服装行业仍存在很多不适应,最大的不适应还是对市场。  

一、服装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要综合研究  

  从两个市场关系看,资源是共享的。我们现在相当一批出口的服装是用进口原料,这说明我们的服装、面料还没有同市场联系起来,也就是说,我们124亿米的生产量并不都是符合市场需求的。我们的服装厂不知到哪里去搞面料,面料厂也不知服装厂到底需要什么面料。这从一个角度看是我们利用国外资源来发展服装,但从另一角度看则是我们还需要调动国内面料和服装的潜力。当然,我们现在用大量国外面料也有必要,问题是大量用国外的而我们自己生产的面料积压,这对我们非常不利。因为,这造成在服装大量出口的同时,纺织工业的净创汇比例下降。如果出口服装用大量的国产面料,就能促进国产面料的发展,这样,我们的净创汇就会增加。现在服装净创汇已不到50%,而过去是60-70%。大量的出口是三资企业较多而国内服装厂出口较少,且这些出口又多是来料来样加工,这样我们就变成了人家的劳动力。从这种状况出发,我们研究市场不能光是想办法把我们现在生产的服装推销出去,怎样建立网点,而更要研究大流通,参与国际循环——这种循环不是那种短路的,只做加工的,而是研究如何把国内的资源流进去——物流要全流——流到整个的服装面料、纤维。  

  另一方面,我们的面料不是不行。很多面料是出口了,但出口面料并没有到国外去,而是马上坐地转了回来,又变成“进口”的——外商拿这种面料给你“来料加工”。这说明,我们的流通环节我们自己没有占领,被别人占领了,我们的物资被外国人拿来搞“国际大循环”在中国转,把利润赚走了,我们自己没赚到。“来料加工”是卖苦力不是卖智力!  

  现在国际上对中国的看法是“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我们自己如何把21世纪变成中国的世纪?如果弄不好,21世纪我们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加工国,而不是高附加值的占有者。所以我们要有紧迫感。现在国际形势对我们发展有利,西方经济箫条,亚洲、东亚特别是中国,连续两年以13%的速度向前发展,世界都很羡慕,都佩服,其他国家——日本、欧、美经济不景气,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注意下边这种内在的变化。  

  在经济萧条情况下,西方的企业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开发技术,开发技术是他获得生存的最主要条件。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企业的经营战略发生了改变,以产品输出为主的经营战略逐步转向以技术输出为主的战略,而技术输出的本质是资本输出,具体说就是开发专用产品、专用技术,到效益较好的地方去生产,然后就地销售或就近销售。因此,这些国家和企业纷纷到中国来,输出技术,利用我们的条件获取他们的利润,这是他们的战略。对我们来讲,外国人就地生产没有效益靠发展技术而生存之时,也正是我们利用技术武装自己之时,我们是“利用战略”。生产杉杉牌西装的宁波甬港服装厂,开始也是搞来料加工,通过来料加工学会了外国的工艺。新厂长郑永刚上任后,决定自己干,搞设备更新,改善生产条件,第一年便平了800万亏损;第二年便实现了高利润。现在你轻易找他出口,他还不干,必须达到××××钱才行。相反,某些搞出口的企业,虽然有很漂亮的办公楼,但技术部门一个设计师都没有,一旦来料加工受影响,这种只会出口加工、不会出口设计、面对国内市场又不会干的工厂,难免过不下去。可见,两个市场不能割裂。  

  两个市场的关系处理不好对我们将是很大的冲击。我们从纱线到布到染整成本低、卖价低,但这种卖价都是给外面的人赚了,为国外创造了利润。而我们好的纱出口,差点的给布厂;好的布出口,差点的给印染厂;好印染布出口,差点的内销,处理给服装厂,它成本不高,但质量不行。这样,当我们用自己国内卖给的布做出口服装时,也只能占人家的地摊了,最多只好做内衣、衬衣、工作服,这些服装出口量虽然增加了,但价格低廉,有什么效益?如果我们把两个市场组合好。服装的质量、数量,还有供货时间、用量都市场化了,按照市场规律来做,那我们就会有效益。  

二、服装市场和服装业要素市场的关系  

  我们的服装市场和要素市场要结合起来,从服装市场里要知道消费者的需要,还要创造新的消费。你要创造消费,就要按照消费者本质的需要,开拓新的产品,而且正是他内心需要的产品,你把它做出来了,你就创造了新的消费,创造了新的附加值,因此,必须有要素市场的配合。我们要面对最终市场,要开辟上游产品,要到上游去找机会找面料,单独找不行。要通过中介去找,要有这样的机制,还要有装备。  

  服装厂的利润一要看市场,二要看生产,流通过程的统一,如果各个要素市场不发展,服装市场再好也是别人的。两个市场如果都叫别人赚钱,我们只是加工,是潜伏着危机的。我们研究农村市场要看农民,农民生活也在提高。城市高档服装市场也不能让外国人占领。我不反对三资企业,但要他出口的部分他不出口,转过来卖给国内了,这是个大问题。人家看中的就是中国的市场,知道你中国有漏洞,就在中国卖,把我们的产业挤得不行,只好合资。我们鼓励利用外资是参与我们的企业改造。假如本应出口的到国内来了,将来外汇定规以后再自由兑换人民币,我们创的这点儿汇都叫他们买跑了,这哪行?这在1994年都有改革措施,规定按照百分比出口、内销、换汇。  

  要素市场与服装市场是什么关系?要占领自己的服装市场,就一定要培育我们的服装要素市场,这也是企业关心的问题。如面料怎样组织,怎样形成既有利于服装生产,又有利于服装厂选择,如果十个厂用同一面料就构成了批量,你一个厂用就无人能生产。这样就有一个市场问题,国外叫做博览会,以博览会形式解决这个问题。我先开发产品,先不大量生产,在市场上征求客户,有多少客户我再决定生产。所以搞服装预测要提前一年半,然后是面料,再然后是服装,而且,这个要素市场和生产这些要素的行业也是瞄准服装,都是相辅相成的。甚至化纤厂、机械厂都瞄准服装做预测。所以,服装企业不瞄准要素市场也不行。服装是各个要素经过我们加工、物化、创作、设计、制作才变成服装的。不研究上游,怎么解决成本问题?  

三、服装市场与文化市场的关系  

  服装已经是一种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表现,它由各个要素转换变成服装。服装在宏观上要适应的还是文化。  

  所谓物质文化,就是说,服装表现了我们的生产力水平,即我们的服装是用什么面料,怎样加工,或是天然材料、人工材料的等等,这是表现人在大自然的主体地位的一种创造,它是要满足人的要求,要穿着舒适,符合人的生理要求和运动要求,还要符合文化要求,即表现精神,表现自我,符合个性,表现自己的价值。例如一个职业妇女,穿什么服装才能表现自我?穿错了,这个职业妇女就可能显得档次太低了。如果有人把晚礼服穿到马路上去走,人家看了就会笑话,说这个人文化不行,“有毛病”。总之,这是一种文化,要求通过市场和中介来满足它,并以服装的色彩、织物机理和服装款式、做工来体现。  

  我们研究服装市场,进行预测,就需要从文化角度考虑。  

  如研究流行色,为什么这样流行,这就是研究人们对颜色的认识规律,是怎样的一种现实使人们产生这样的认识,这种认识要求用什么样的服装来表现等等。总之,人要享受、改造、保护自然,又要表现自己是自然的主体,这是一种复杂的心情。预测服装文化市场,更与文化的各个领域有关。  

  我们有相当多的人认为,只要能给总统夫人做件服装就能赚钱,其实不是这样,就连设计大师做的最好的服装都是赔钱的。只有当他创了牌子,而且能为大众服务,他才能赚钱。  

  所以,我们如果只做几件高档服装,是不可能形成一个市场的,这只能是一种艺术创作。  

  我们研究文化市场一定要深入生活,面对大众,对不同层次、不同环境,不同民族的消费者进行分析。例如,你到欧洲,就要研究欧洲文化;到北美,就要研究北美文化。日本人为了开发美国市场,在美国搞了一个博物馆,当时正流行黑色系列。他们把灰色的混凝土板放在地板上,所用材料、道具统统由日本运去,再放上黑色的模特——搞自然色、黑色。博物馆所在地纽约时装学院,过去不是可以随便进的。现在谁都可以去看,目的是让美国人了解日本,把日本服装打入美国市场。而我们自己的商店都看不出一个整体气氛,说明我们的市场观念不行,对文化研究不够。  

  同时,文化既然是市场,就不能无偿地占有(模仿),要承认文化的价值、知识产权。西方的博览会是在承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才搞起来的,他们首先要注册,要法律保护,在博览会上什么人能看什么人不能看,是分层次的,而我们的博览会谁都能看。同行的不能看,商业来了有定货,你偷也来不及,发现了也要追究,要有法律过问。总之,设计的创造构思要得到保护。  

四、要培育、发展市场机制  

  怎样建设市场,如何处理好服装市场与服装生产的关系,只停留在博览会、展销会、订货会还是小打小闹。我们现在搞的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就是要使之成为国内外服装业的衔接点。  

  要培育市场,要有中介组织。如广告业务,邮购业务,要有人组织。面料市场,农村有,城市没有。百货商店中的面料市场,应是服装厂愿意去看、去寻找配套辅料的。对于其他各要素,也得有人去干。设计师只有到工厂才行吗?发达国家有的是个人开业的,有的是买断(某几项)设计的,也有的是按期与设计师签订合同。还有一种设计师与市场上大师的关系,是大师出主意,工厂设计师协助。你设计的东西如用大师的名牌,就要交大师签字,再给大师钱,这就是文化市场——名牌商标市场。如果在面料与服装之间能建立这样的中介组织,情况将好得多。中国纺织总会最近成立了面料产业开发中心。健全中介,要以最有效的形式进行,提高效益,降低成本,自然也就提高了附加值。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3篇)
*现代服装企业经营与创新体系 (2001-06-0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刘小红)
*在服装广告中“寻根” (2000-07-05, 《销售与市场》2000年第三期,作者:叶茂中、顾小君)
*服装市场营销 (2000-06-28, 《销售与市场》1999年第六期,作者:杨青山、黄海洋)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04-26 05:0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