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企业方法 > 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平衡之道

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平衡之道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5-12-12, 作者: 叶生, 访问人数: 2656


  2004年联想收购IBM全球个人电脑,华为获得欧洲WCDMA大单,加上此前TCL收购汤姆逊,好像告诉全世界,中国企业已经拥有一批国际化的商业领袖,柳传志、任正菲、李东生以及张瑞敏……。在人们一片赞美声中,我们仿佛忘记不久前我们曾经对中国企业国际化中企业家能力的一系列疑问。其实本土化与国际化依然是中国许多企业家未来的重要挑战,这包括了出师告捷的联想柳传志与华为任正菲。

  在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的兴奋中,我们仍然要理性看到联想国际化道路上的风险,现在摆在柳传志面前的就是如何让美国人接受联想品牌,如何让IBM员工与联想员工可以分享联想“家”的亲情文化,如何将联想国际化战略执行下去,这正如他本人所说的一样:“风险在于就是未来的市场承认不承认我们,人家买IBM的东西,将来是要买你们公司的东西人家承认吗,员工呢,那些员工本来是为IBM工作感到自豪的,现在到了这个公司他们还愿意效劳吗?第三就是业务上能对接吗,能磨合吗,文化能磨合吗?深层次和浅层次的风险都存在。”

  众多中国商业领袖与柳传志所面临的问题是一样,在本土企业家积极国际化路途上,战略的国际化让他们面临各大的挑战,他们很快就会发现原来他们对中国商业环境的熟悉并不能在国际化给予太多的帮忙,相反思维的惯性可能导致他们决策的局限性,毕竟中国商业环境和美国、欧洲的相关太大,从杨元庆改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在而史蒂芬·沃德出任联想集团新CEO这点可以看出柳传志的担心。

  这实际就是:“中国企业是用管理免子的方法好,还是用管理骆驼的方法合适”的问题。在我们看来,其实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单一分析那一种好坏是没有意义的。

  用管理兔子的方法求生存,用管理骆驼的方法求发展!这就是中国企业鱼与熊掌兼得的平衡之道。

对多数中国企业来说,目前可能摆在他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是怎么生存的问题,而不是如何与跨国企业竞争的问题,所以一味强调跨国企业与中国企业之间的差距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那只能是少数中国真正称得上大型企业的事情。 

  因此兔子的灵活与生存的哲理更具有普遍性。

  但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如果骆驼要跑起来,相信兔子也未必是赢家!

  所以一味强调灵活,为生存而生存的策略必竟是短期之计。为了今天能生存而放弃明天机会,相信未必是中国企业家真正所需要的。但没有今天的生存就肯定不会有明天的机会,这是现实的存在。

  而骆驼也不是傻子,它知道始终有一天它的干粮储备也会用光。所以如何适合环境采取灵活的措施也是它必然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骆驼学习兔子的例子很多,如跨国家电巨头伊莱克斯就提出“把洋品牌做土”、“向海尔学习”的口号,本土化已经成为跨国公司重点强调的一项投资策略,也是中国这个未来全球最大市场的召唤。

  兔子不能永远只是求生存,而骆驼也不会长期靠储备。

  因此今天的兔子是今天中国企业的需要,而骆驼才是中国企业长期发展的榜样。

  这个道理大多数中国企业家都懂得其中的奥秘。

  联想在1987年中关村5000多家企业都在倒卖光碟的时候,他们也是什么好卖就卖什么,不然他们生存不下去啊。但是后来国家抓倒卖光碟之后,许多企业就跨了,而联想却能生存到现在,并成为中国著名的企业。这就要归功于当初他们在企业求生存的时候,并没有为求生存而生存,而是提前做战略的规划,提出了联想的战略思想。

  第一,联想要办成一个长期的公司。第二,联想的规模要大得能够跟世界500强相比。第三,联想不在发展领域中发展,要在高新技术领域中开拓。

  同时还提出了联想的中远期目标是2000年要做到30亿美元。

  这就是成功企业的特点,这才有了现在联想收购IBM全球个人电脑的壮举。

  不在生存中求生存,而在生存中求发展!

  生存下来要靠兔子的灵活,发展就要以骆驼为榜样。

  这就是中国企业未来在本土化与国际化挑战中的应然之义。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wccep@wcce.com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2篇)
*跨国公司在中国营销策略本土化的历程 (2006-04-0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刘启光)
*国际品牌的本土化与中国品牌的“伪”国际化 (2004-03-0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龚文祥)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04-25 05: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