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发展透视 > 飞利浦变法

飞利浦变法


《首席市场官》, 2005-09-13, 访问人数: 2952


  市场开始变得跟以往不一样。

  信息技术的出现,贸易壁垒的打破,消费群体需求的多样化,使得公司业务顺利跨越了地域的鸿沟,全球市场日益变成一个整体。

  飞利浦,一家享有盛誉的百年老店,开始思考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变法图存。它需要更加灵活、 快速、准确地针对每一次来自神经末梢的刺激做出反应。

  2003年的1月1日,芮安卓正式就任荷兰皇家飞利浦电子集团首席市场官(CMO),他是这家保守的老牌欧陆公司有史以来的第一位首席市场官。

  这样的变化无疑具有某种象征意义。

  董事会对CMO的工作职责定义是∶把飞利浦转变为一个市场驱动型公司。以往的“工程师飞利浦”是稍嫌保守、没有激情的风格,它需要成为一家能够在T台从容行走的市场秀者。

  无论过去的20年,还是以后的20年,中国市场将一直以令人瞩目的高速度成长。

  这里也孕育着飞利浦的希望,他们规划,未来飞利浦营业收入总额的30%将来自中国。

  为此,陈继钧走马上任。他是飞利浦第一位地区CMO,为了设立这个CMO职位,飞利浦内部不惜对整个体系的组织架构进行了“手术”。

  现在,所有的人都会好奇,究竟CMO能带来些什么?  

  高大威猛的飞利浦中国区CMO陈继钧领着记者快速地穿过办公区域,走向会议室。

  “你对我们公司感觉怎样?气氛如何?是不是发现了一点问题?”他边走边飞快地发问。

  记者狐疑的目光转向一张张整洁雅致的办公桌,还有一张张认真严肃的职业面孔。

  “这里太正规,太严肃了,太‘工厂’了。我们为什么不能多一点轻松,多一点散乱,多一点creative(创造)?”陈说着,带点调侃的味道。

  这是陈上任的第10个月。

  在公司内部,飞利浦中国区已被定义为整个集团的“试验田”。陈继钧也是公司首次设立的地区一级公司的CMO,至少整个飞利浦都在盯着这位“特首”的一举一动。

  陈将肩负起重振飞利浦品牌的重任。“如果中国模式成功,我们将在全球其他地区推广。”几个月前,飞利浦全球CMO芮安卓言犹在耳。

  飞利浦已经开始变化……  

  飞利浦的烦恼

  这家赫赫有名的电子公司陷入烦恼已不是新闻。

  没有人会否认飞利浦的知名度。

  深耕中国市场20年的飞利浦,已牢牢地把它那蓝色的logo印在了绝大多数消费者的脑海中,但,同样很少有人能清晰概括出飞利浦的产品特性。

  谈起IBM,消费者们的第一印象是蓝色巨人,身上烙着充满高科技图腾的印记,骄傲而不可一世;说起三星,“时尚、青春、活力”似乎就是它的代名词,它的身边永远不缺乏追逐时尚的年轻人;索尼,则是高质量的象征,也是贵族品牌的同义语,同样的消费电子产品,它的价格理直气壮比竞争对手们高出一截。

  但说到飞利浦,能想起什么?电视机?电饭煲?电灯泡?剃须刀?还是榨汁机……对了,好像还有一款待机时间超长的手机。

  飞利浦公司内部高管也曾在不同场合承认,“我们各种产品之间缺乏很强的品牌信息。”

  飞利浦是一家非常典型的欧洲公司。

  它稳健,它大牌,可并不是很有个性。飞利浦身上看不到日韩公司的创造时尚,紧跟潮流,也缺乏来自硅谷的美国公司们的锐意进取,气势迫人。

  其实,所有人都忽视了飞利浦的另一面∶技术至上,设计能力卓越。飞利浦一向以技术创新见长,电动剃须刀、盒式录音带、CD和DVD等产品和技术发明都出自该公司,现在飞利浦每年的专利申请数量高达3000项之多。

  “让我们做得更好”是1995年飞利浦引入的第一个全球主题口号,不可否认在过去的九年中,这一主题的使用大体成功。它试图向公众展现出一个积极奋进,关心消费者的高科技公司形象。

  不过,它市场操作能力并不佳。

  飞利浦更象“天龙八部”里的段誉,体内真气之厚,内力之强,当世少有。但是,它并不懂得如何驾驭这股体内到处乱蹿的强大内力,虽有“六脉神剑”,但灵不灵,也只能碰运气了。

  一位诺基亚手机事业部的高层,曾对记者私下坦承,他对飞利浦手机待机时间之长艳羡不已。“我们直到现在还无法做到,这是它们的独到技术。” 他感慨。

  但是,单纯的技术优势远远不能取得市场胜势。

  这与飞利浦公司文化有关。此前,它是一家纯技术驱动的公司,不重视市场部门,内部组织架构条块分割明显,业务单元(PD,即Product Division)缺乏沟通,各自独立,中国市场如何操作往往听命于万里之外的荷兰总部。

  业内流传,当年飞利浦巨资赞助中国足协杯,打出“让我们做得更好”的口号,这不过是一位喜欢足球的高官的决策,前后缺乏精细的调研,结果花费巨大,却又无针对市场的跟进行动。

  同样,另一个故事也被反复提到,1997年,飞利浦在美国投入2亿多美元为新研发的电视做广告,但3年后商品才规模上市,造成美国公司持续亏损。

  去年来自《商业周刊》的一篇文章,借飞利浦电子公司新任CMO芮安卓之口,揭示了飞利浦不重视市场的恶果。他认为这家荷兰电子产品生产商之所以缺乏消费者的赞许与支持,是因为公司多年来在品牌塑造方面投资太少。芮安卓说∶“人们把飞利浦看作是一个呆板、强大、值得信任的品牌,但是它却没有任何真正的特别之处,它缺乏生机与活力。”


1 2 3 4 页    下页:第 2 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5篇)
*飞利浦手机推广案例解析 (2006-03-3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谭科)
*飞利浦:离商业绅士有多远? (2004-11-3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刘胜)
*飞利浦战略转型路漫漫 (2004-09-2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叶秉喜、庞亚辉 )
*飞利浦全球“变脸”,能否“柳暗花明又一村”? (2004-09-2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许伟波)
*飞利浦家电为何兵败华南? (2004-05-20, 《新营销》,作者:张德华)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04-27 05: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