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经营观点 > 走下神坛的经济学家

走下神坛的经济学家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4-11-23, 作者: 草民, 访问人数: 3142


  “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摘自《易经》  

  甚至在三个月以前,“经济学家”还是一个让人高山仰止的称谓,会让人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诸如“渊博的学识”、“高深的论著”以及“学者的风范”等等字眼,当然,还有不请自来的政治支持和丰厚的经济回报。因此,“经济学家”已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学术尊号,同时还包含了众多的经济、政治因素,从而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一个让人敬畏的特殊群体。在我们这些普通人看来,“经济学家”是知识和权威的化身,是悬壶济世的栋梁,更是为人师表的楷模。

  可是,这个美丽的神话被两个经济学家给破坏了,就在这短短的三个月间。

  一个人是朗咸平,这位精力旺盛的学者“不识时务”地就大陆经济学界“研究已久的问题”进行了激烈而公开的论述。他本来主要质疑的只是MBO风潮的合法性,有关产权改革的评论基本限于就事论事。可是,他好像触碰到了大陆经济学界某根脆弱的神经,一时间许多知名学者都群起而攻之,用语充满了热情和表现力,诸如“不懂”、“流氓”、“无耻”等字句不绝于大小媒体。大家开始还以为是媒体的恶意炒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悲哀地发现,这个声讨的基调是学界自己确定的,自此,我们决定抛开对“经济学家”的学术迷信,认真在证据中找寻真相。一段时间过后,我们这些白丁不得不接受一个丢人现眼的现实,许多“经济学家”多年来的文章和发言都是这么思考问题的。

  根据一些“好事之徒”的调查,国内专门从事经济研究的研究所和大学不少,这些年都是大气魄、高声音,把研究成果放在了救国救民的高度,背地里却是急功近利、滥竽充数,盲目追求虚名和利润,人为催生了了大量“学者”和“科研成果”,造成经济学界整体素质的良莠不齐,论文的质量更是惨不忍睹。笔者就亲眼看见一个经济学教授在宣扬自己的最新国家级课题时连基本概念都搞不清楚,所谓“大教授骗国家、中教授骗地区,小教授骗学校”就是对此的辛辣讽刺。

  相反,郎咸平有数篇文章发表在国际经济学五大期刊上,国内有此成就的学者并不多,近几年风头正劲的张维迎先生就从来没有在真正的权威刊物上发表过一篇文章,只是在《Chinese Economic Review》上有一些英文论文而已,那些论文吓唬我们这些老百姓还行,在学界好像还不能大肆宣扬。更不用说那群吃了多年老本、没有新成果,每每只能做评论员的“经济学家”们了。

  既然在理论功底上就有差距,至少也应当有一些谦虚之心,了解清楚再做评论,真不知道那些脱口就指责朗“不懂”的人自己又高明在哪里。

  自认“不出门可知天下事”的李敖一生也最强调证据和调研,因为“我要说你王八蛋,就得找出各种证据证明你是王八蛋!”所以他写的文章事实清楚、难以反驳,地位也很高。很多学者在没有调查研究郎咸平原文的情况下就大放厥词,之后发现难以收场,只好将错就错,抓住朗以前的片言只语掘地三尺、穷追猛打,真是斯文扫地,最后当然是自取其辱,在同行特别是学生面前颜面无存。

  还有一些“经济学家”为了保住颜面,声称郎咸平是哗众取宠,是迎合大众的口味而“做秀”。我就不明白了,凭什么他说话是做秀,你说话就是客观评论了?再说,研究大众关注的问题有什么不对?这些评论者自己不也是不愿意学习国外的一流学者,去研究纯理论吗,既然已经明确了自己的定位就是要做投入产出比高的“理论研究”,那就得承认自己也必然是二流学者,也得以研究实际问题为己任。谁想要模糊、回避这一点,认为大众都是容易被煽动的经济盲,那未免也太瞧不起我们了吧。

  我承认经济研究不能掺杂个人感情的成分,张五常对此曾经有过精辟的论述。但是这并不是说经济学必然缺乏人文关怀,经济学服务的对象必然是人类,这也是诺贝尔奖会设立经济学奖金的原因。就连最偏激的张五常本人,也投入了大量精力研究经济学的实证问题。所以二者根本没有矛盾。为大众服务为本,客观研究为辅是科研工作者的信条。如果经济研究也可以沦落到道德标准以下,这种研究对于人类还有什么价值?由此想到一些知名经济学家的“牺牲少女发展经济论”、“股田论”、“私有化救国企论”等等高论,不由让人怀疑这些学者是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太久了,以至于说的都是一些好似看客的风凉话!

  好在现在的老百姓也成熟了,知道与时俱进,不再人云亦云。郎咸平事件过后,大家对于国内的经济学研究水平也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以往谁说中国出不了诺贝尔经济学家还要背上洋奴的骂名,现在呢,除非是白痴或者混蛋——谁还会相信这种一厢情愿的鬼话?  

  另一个将“经济学家”请出神坛的人是陆德明,这位时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的经济学家,因为嫖娼而声名狼藉。让我啼笑皆非的是,许多网站上都出现了声援陆德明的帖子,声称陆的被捕是一个学术斗争的阴谋,我本来以为这个阴谋指的是陷害,没有想到读下去才发现大家的意思是说品行不端的经济学家太多了,那么多人都没有出事,何况身居高位的陆德明?因此判定陆的丑闻肯定是学校没有走关系才被曝光的。

  更有一群“人性论”者认为,大凡聪明人,都有一点与众不同的癖好,经济学家也是人嘛,只要有学术成果,私生活的事情不应当干涉。拥护者们还说,如果陆教授出生在国外,那这件事情就是“各取所需”的正常事等等。为此,他们又举了某位知名经济学家作为例子,说明教授风流乃是风雅,不是罪过,意图将这个丑闻稀释,让我们这些小人物着实艳羡不已——原来做学者还有这个好处啊。

  论坛上的这些发言义正辞严、群情激奋,很有天妒英才的意味,但是我不知道经济学家们知道这些言论以后究竟是该感到温暖,还是该感到耻辱。


1 2 页    下页:第 2 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6篇)
*诺贝尔经济学奖何以重要? (2005-10-27, 《经济观察报》,作者:赵晓)
*经济学家,别胡扯了--由格力、新飞国有股转让想到的 (2005-10-1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侯惪夫)
*主流经济学偶像的黄昏--看张维迎走下神坛 (2005-08-3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张兵武)
*没有好的经济就不会有好的经济学家--观国美全球战略合作高峰会有感之四 (2004-03-0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黄江伟)
*“经济学家”与“道德学家” (2003-09-26, 《智囊》,作者:扬州雅痞)
*《西游记》中的管理问题 (2003-08-2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草民)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05-02 05: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