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经营管理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4-07-19, 作者: 赵亚军, 访问人数: 2390


  《周易》在中国的知名度极高。有关其作者、成书年代等问题的争论,自古未休;而后人对其内容、作用以及内在思想的评说,则更加莫衷一是;更有人一言以蔽之地认为《周易》是一本“算命”的书——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但至少有一点是较少争议的——《周易》可以视作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孔子曾经说过:“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大意是:五十岁开始学习周易,也就可以不犯大的过失了);古人对孔子这句话的点评是:“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年五十而知天命,以知命之年读至命之书,故可以无大过矣”(意思是说:周易是一部蕴藏无穷道理、包含无尽人性的书,以至于可以揭示命运的规律。孔子说过“五十而知天命”,以知天命的年纪读此揭示命运之书,当然可以无大过了)。“穷理尽性”——还有哪部书担得起这样的评价?难怪用它来占卜或预测的传统千年未哀。但荀子有句话堪称对此现象的极好注解——“善为易者不占”(真正精通易经的人是不用它来占卜的)。古人尚且有此认识,我们就更没有理由把这样一部“穷理尽性”的经典简单化、概念化了。还是从中汲取真正有益于我们的精神营养吧,哪怕是见仁见智,哪怕是一孔之见,也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理智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以现代营销人的视角解读其中的精髓,就让我们从传统文化的源头——《周易》开始吧。

《周易-上经》之《乾卦》篇

  潜龙勿用。

  原文:“乾,元亨利贞。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大意:“乾象征天,是万物创始的根源。龙潜在水里的时候,还未成气候,暂时不要有所动作。待出现在田野之中,已初具能量,可以恩泽众生,但仍要努力不懈,小心谨慎,即使身居高位,也要保持如临深渊的心态,才不会发生过失或灾难。及至龙腾在天,发挥已到极致,遂悔意渐生,处于升降两难之境。此外,一群龙在一起而不争强好胜,也是吉详的标志。”

  短短数言,以龙为喻,揭示出无尽的为人处世、识人用人的道理。囿于篇幅,我们仅就其中的“潜龙勿用”加以引申,来看看《周易》对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究竟有着怎样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一)、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发现、使用、培养、提拔一个人材,要注重过程,如果错误地省略或超越某个环节,带来的可能是“拔苗助长”的悲剧和事与愿违的结果。

  笔者在代表企业招聘营销人员的过程中,遇到过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潜龙勿用”的例子。

  那个年轻人毕业于北方一所重点大学的市场营销专业,本科学历。在校期间曾在某广告公司兼职,因参与过几个有一定影响的方案,毕业时被某汽车制造企业和山东一家大型食品集团同时相中,因其已与汽车企业签约,为得到此人,食品集团甘愿代其缴纳违约金,且许以六万年薪、一套两居室住房、集团总裁助理职位,终于“赢得人材归”。此事曾引起小范围的轰动,且一度被当地媒体热炒。

  然而事隔不到两年,“千里马”就与曾对他情有独衷的“伯乐”分手了。后来辗转于广东的几家企业,但都未能长久。来我这里面试的时候,他的状态不太好,明显缺少了一些就他的经历来说本应该有的自信。被问及营销及管理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也已看不到营销专业本科应有的水准和具备“集团总裁助理”资格的基本素质要求,对于离开“伯乐”公司的原因也是语焉不详。我未再追问,因为我相信这里面的过程并不复杂,而且这样的故事曾在很多“求贤若渴”,但却忽略人材培养、使用过程的企业里不断上演,至今未绝。

  我绝不否认这个年轻人当初可能具有的才华和潜力,但我也深知“拔苗助长”式的用人方法会带给一个未经历练的年轻人怎样的伤害。这种伤害可能给他的成长过程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的是:他已经为当初所谓的“辉煌”所累,已不愿意从头做起,不能接受一个较低的职位或低于以往的收入,这一点在谈到他的个人期望时表露无疑,虽然当时他还只是一个毕业不到四年的“初出茅庐”者;另外可以预见的是:以他当时的心态而论,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他可能很难静下心来,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反思,来重新认识并改造自己。他似乎已经被人为地放大到了“飞龙在天”的境界,甚至已到了“升降两难”的地步,而这一切对他来说,是多么地不真实。我关心他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走出这似是而非的幻觉,也担心这些经历是否会给他的自信心和今后的职业生涯造成永久性的伤痕。但愿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那次面试的结果可想而知。而且我当时还有一种预感:以他当时的状态和心态,想在短时间内找一个落脚之地,恐怕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果然,两个月后,在广州东站举办的一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上,我再次看到他匆匆而过的身影。

  上述事情本身,对一个成长过程中的年轻人来说并不可怕——经受任何的磨难可能都不是什么坏事(虽然以这样的方式去经历,我总觉得有些不应该,但毕竟他还年轻,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我一直在思考的是:这样一个曾经的“潜龙”,后来为什么没有按照当初预期的那样,顺利地成长为“飞龙”乃至“亢龙”?在这个过程里面,他本人和他所工作过的企业,特别是那家当初“志在必得”的企业,究竟应该分别承担怎样的责任呢?为什么一个良好的初衷和开端,没能续写一段“企业慧眼识人,人材不负众望”的职场佳话呢?看看上面《周易》中所揭示的道理,也许我们就不会再有这些疑问了——这注定是一个无言的结局!在企业选人、用人、提拔人的过程中,如果忽视了对人性的正确引导,违背了人材成长的自然规律,必然会造成企业与个人两方面的损失,事与愿违的结果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这里所说的“潜龙勿用”,并不仅指“不可用”,也兼有不必用、不重用等诸多含义。至于人材在什么时候可用、可重用,这就要因人、因时、因事而议了。因为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所以如何选人、用人是值得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们永远关心的课题。

  但愿上述以及其他一些类似的案例,能引起企业足够的警醒——这种情况的出现,折射出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犯了指导思想上的错误,而不单纯是某个个案或是某项技术的操作失误。而这种指导思想上的错误,也就是对人材(包括优秀的毕业生和企业的各级管理者)不正确的培养、选拔,轻则会造成人材的非正常流动,重则会导致因用人不当或者用人的时机不当,造成企业难以承受之痛。这样的教训,真的不少。


1 2 页    下页:第 2 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3篇)
*经理人管理智慧提升的三大境界 (2009-06-0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罗乾波)
*传统文化与企业家精神 (2006-11-2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吴洪刚)
*《周易》与现代管理 (2002-11-2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郝志强)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04-30 05: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