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品牌经纬 > 单品牌与多品牌的辩证法--松下品牌策略转变的思考

单品牌与多品牌的辩证法--松下品牌策略转变的思考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3-10-30, 作者: 吴军磊, 访问人数: 4741


  2003年7月21日,随着松下电器全球第一款以panasonic品牌命名的冰箱在上海的亮相,松下的全球单一品牌策略开始启动。曾经熟悉和使用了近百年的带有national商标的松下所有家电产品将渐渐谈出人们的视野,退出市场,而被panasonic的品牌所全面替代。松下电器全球单一品牌策略的出台,不仅仅代表着松下品牌策略的转变,更带给人们对品牌认识的种种疑问:松下电器为什么会放弃带给他们无数荣耀的National品牌?松下电器为什么要花200亿日元来统一品牌?松下电器为什么要使用统一的Panasonic品牌?难道多品牌策略已经过时?难道单一品牌策略比多品牌策略更优?

  ●由多品牌向单品牌转变:品牌收缩

  松下电器放弃自1918年创立以来就开始使用的“发家品牌”National,将原松下白色家电品牌National退出日本本部以外的海外市场,统一品牌,保留单一品牌Panasonic,把Panasonic定位为全球性的品牌,这就是松下品牌策略的转变。出于维护与加强品牌资产的目的,将原有的多个品牌策略性地进行缩减,以形成更为合理有效的品牌架构的行为就是品牌收缩。品牌收缩不是放弃,而是有目的的战略调整,是为了更好地进攻而进行的防御。

  National是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为体现“为国为民造福”理想而自创的品牌,并得到了日本政府特别批准使用的,是松下电器光辉历史的标志。Panasonic是1961年,松下电器欲进入北美市场时,发现National的商标早已被注册,而开始使用的作为北美市场的松下品牌。在以后的发展中,在民用电器产品领域,就逐步形成了电视机、录像机等黑色家电使用Panasonic品牌,而空调、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电饭煲等白色家电产品使用National品牌的品牌架构。

  Panasonic品牌一向给人以科技含量高、时尚前卫的印象,而National品牌下的产品则似乎代表传统、经典。这样不同的品牌定位,注定了两大品牌不同的命运。品牌收缩要以品牌定位研究为出发点,找出企业众多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定位,根据不同品牌要占据不同细分市场的要求,收缩放弃定位重叠的弱势品牌,明确与加强符合企业发展战略要求的强势品牌。Panasonic品牌自面向北美洲使用以来,品牌价值在海外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海外市场的松下商品中使用National商标的仅有10%,在品牌认知度上Panasonic要远远高于National。因此松下电器希望将Panasonic作为全球统一品牌,把“idea for life”作为统一的品牌概念,与松下电器的商品一起呈现给目标顾客,并以此加速全球的发展战略,以提高其整体竞争力。“Panasonic ideas for life” 的含义是“松下电器的所有员工,通过开发、制造、销售、服务,为人们富足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不断提供有价值的提案”。

  品牌收缩是个系统的、复杂工程,正确与否关系到企业的存亡,因此品牌收缩要在品牌战略的指导下,有步骤地按计划进行。松下电器的品牌收缩计划早在2003年的4月都已经开始了,为此将以“营销专家”著称的松下电器欧洲本部部长伊势富一调到中国任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总裁,首要目的就是督战松下新品牌战略的实施。为了实现品牌策略的转变,进行品牌收缩,该规模宏大的松下海外品牌转化工程将历时一年,耗资超过200亿日元,约合14亿元人民币。松下品牌转化除冰箱外,还包括数码相机等产品在内的其它白电、数码产品,大部分新品将在2003年10月前正式登陆全球市场;由National到Panasonic品牌更换也将在明年3月份以前完成。此后,新上市的松下电器所有家用产品都使用统一的Panasonic品牌,而现有的national品牌产品将在明年3月前继续销售。这一单一品牌战略是松下在全球的海外市场采取的统一部署,而由于这两个品牌在日本市场上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因此还将在日本本土继续同时使用。

  松下电器正是希望通过品牌收缩,进行品牌统一,来维护与加强松下企业品牌资产,以Panasonic科技含量高的品牌定位向消费者传递一种信息——松下电器是运用于普通消费者生活中的高科技电器产品,以科技理念来推动企业长久发展。

  ●品牌收缩结果:单一品牌策略

  松下电器品牌收缩的结果是形成了以Panasonic作为全球统一品牌的单一品牌策略。当然品牌收缩的结果并不一定都会产生单一品牌策略,品牌收缩会导致品牌策略性地减少,依靠整合企业资源,塑造强势品牌,维护与加强企业的品牌资产。

  其实,松下电器早在1979年就开始在欧洲实行National向Panasonic的过渡,并于1983年实现完全过渡,现在在欧洲已统一使用Panasonic品牌。而在美国,从开始松下全部产品都是以Panasonic品牌推广的,并获得了很高的评价。此次品牌策略转变,主要是针对中国、东南亚、中东地区的松下电器商品还继续使用National的品牌,通过实施品牌的统一,从而实现全球单一品牌策略。

  如此规模宏大的松下海外品牌转化工程,将耗资200亿至300亿日元,约为14亿元人民币,其中仅在中国地区就将花费70亿日元,约合近5亿元人民币。松下电器花费巨资启动单一品牌战略意欲何为?

  理清品牌概念

  多品牌如果定位不当,没有清晰明确的品牌架构,就会造成自己品牌内部的竞争,给消费者带来品牌概念的混淆。National和Panasonic都是松下电器旗下的品牌,早期National一直用于松下白色家电产品类,而松下其他的产品则用Panasonic品牌。松下电器在多品牌策略下的品牌架构是不当的,并不是在对消费者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细分市场,从而选择目标市场,进行品牌定位的。而是按照不同的产品类型来自主地定位品牌,这样以自我为中心,而不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品牌理念,经常会混淆用户的品牌概念,弄不清它们跟松下的关系,分散了松下的品牌资源,不利于增强松下电器的整体竞争力这样宣传投资比较分散,难以发挥整合优势。松下决定使用Panasonic作为全球海外市场统一的品牌商标,实行品牌策略转变,有利于资源的整合,可以避免投资的分散,压缩经营成本,集中资源提高品牌的资产价值和品牌竞争力。

  服务海外扩张

  松下将Panasonic作为全球品牌,这也是松下海外扩张的需要。松下电器1978年进入中国,目前在中国有53家分公司,北京和苏州有两个研发中心,松下电器2002年在中国的销售额达到285亿元人民币。伊势富一指出,海外事业已成为松下的成长引擎,松下海外市场的销售额超过了本土,达到53%,而中国占到松下海外市场的11%。单一品牌策略的出台,可以利用松下原有的企业品牌资产,集中资源,全力打造Panasonic全球品牌,强化其品牌知名度,从而塑造成强势品牌,更进一步推进松下电器的国际化进程。松下电器7月21日在中国发布的全无氟BCD-220U冰箱,是松下统一品牌Panasonic的首发产品,松下电器希望以单一品牌策略带来松下中国战略的新契机,更是提出了2005年中国销售将要实现700亿元的目标。

  扭转亏损局面

  松下电器自2001年7月历史上首次宣布亏损200亿日元以来,如图所示,一直无法摆脱亏损的阴影。2002年3月份当财年结束之时,公司债务总额达到了36亿美元,真正降到了1918年公司成立以来的谷底。2001年松下全年亏损高达2650亿日元,而2002年虽然情况有所好转,但仍旧亏损200亿日元。

  在遭遇了连续两个财政年度的巨额亏损后,日本松下这个电子业巨头急需以品牌战略重新恢复市场优势。以“营销专家”著称的伊势富一来华的首要目的就是督战松下新品牌战略的实施。随着松下海外事业部地位的不断强化以及中国大陆市场的迅猛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了松下海外事业引擎。2003年松下电器正逐渐恢复自己在全球市场的影响,无论是在日本还是在全球其它国家的家用电器市场中,松下夺取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商业周刊》曾经撰文就该公司两年来的表现进行了分析,指出松下公司即将重现昔日辉煌。在这种情况下,松下集团对海外市场销售愈发依赖。松下电器此时提出单一品牌策略,既有希望全力摆脱亏损阴影,又有为集团复苏,重新取得全球电子市场领导地位的考虑。


1 2 3 页    下页:第 2 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6篇)
*因时而变,因地制宜——多品牌与单品牌之争 (2012-04-1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冯社浩)
*多品牌,TCL的美丽陷阱 (2003-09-1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徐田丰)
*中国企业:直面多品牌经营时代 (2003-09-0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王传才)
*“TCL+乐华”多品牌架构真的愚蠢吗? (2003-08-1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柳海鹰、何先进)
*多品牌的渠道策略 (2002-01-29, 《中国商贸》2002年第一期,作者:张秀升)
*专业化求发展 多品牌拓市场 (2000-07-04, 《销售与市场》2000年第一期,作者:王国端)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04-25 05: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