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果露酒,未来的黄金产业 7 上页:拥有财富的“弱势群体” 目前,果露酒在我国酒类产品中只是一个较小的酒种,其年产量只有20多万吨,与葡萄酒的产量差不多。果露酒企业有100余家,生产能力大都在1000吨以下,1000——5000吨的企业占10%,万吨以上的企业很少。很多其他酒种生产企业也大都有果露酒生产线和产品。 然而,果露酒虽然与葡萄酒一样,是国家提倡发展的酒类产品,但是其在市场的占有率、影响力、品牌知名度,却远远不及葡萄酒一二,处境尴尬。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理事长耿兆林指出,果露酒行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总量少,品种少,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新产品开发、科技进步、产品的宣传力度上还存在不足。 第一,群体形象声誉有待提高。果露酒产品的类型多,产量小,企业分散,专营的少,兼营的多,形不成规模生产,抗风险能力小,市场上缺乏龙头企业、知名品牌的带动,使果露酒行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受到很大的影响。 第二,生产与科研滞后。由于果露酒企业规模小,果露酒产品生产仍处于落后状态,技术力量薄弱,生产工艺大多保持了传统工艺,产品技术含量低,技术创新能力差;尤其是露酒产品,属于传统的老产品的多,更新换代速度慢,产品结构不尽合理,露酒产品的配方,不少是继承古方或成方,凭经验确定工艺,缺乏对选用的各种物料进行有效成分的剖析,而果酒还未形成拳头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 第三,质量不稳导致市场不稳。果露酒行业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刚开始产品、市场都很好,但过不了多久,就急速滑坡。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产品质量、夸大宣传、消费理念和政策影响等诸多因素。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产品质量和夸大宣传。 第四,结构不合理,企业无后劲。果露酒的功能、结构不合理,大同小异的同类产品过于集中。产品结构不合理,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科研投入。果露酒企业缺乏资金,发展无后劲,露酒企业又由于受税赋增加的影响,企业亏损面加大,效益低下。 这样的现状,这样的技术,这样的规模,果露酒企业如何参与市场竞争,如何进行技术创新,如何进一步发展与壮大。果露酒行业在尴尬中艰难生存。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