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白酒论道(一) 7 上页:第 1 页 中国的酒,早已被提升到酒文化的高度来评述。酒已经成为食品文化中一枝香飘四海、与诗歌共舞的奇葩,成为国人之骄傲,也是居家、出游随处可见的、富有地方浓郁色彩的特色商品。 酒道讲究环境。清幽的、喧闹的;繁华的,冷清的,都可以成为酒道的烘托。与茶道相比,酒道很难用一句话、一个主义或一个精神来概括它。白酒不像葡萄酒那样用一句“优雅”就可形容,也不像“茶道”那样都是清高雅致。酒道的精华就在于她的情绪化——或颠或狂,或歌或饮;荒郊野外,家宴酒楼,只要有三五好友,几撮花生,便可享受人生的最大快乐。 因此,酒道是不分地域,不分贵贱,不论场合,不讲身份的——只要对味,只要随心,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酒道永存。 酒道的表现手法十分丰富,她是酒文化的高度浓缩。在文化的表现上,酒道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共性基础上拥有个性。 高度发达的文化事业与高度发展的酿酒业和饮酒习俗相结合,创造了绚丽多姿的酒文化,远从世界最古老的文字开始,酒就如血液一般在中国文化的脉络里汩汩流淌。——这是酒道的共性。 在我国的诗歌中,到处都可以看到酒的影子,到处都可以闻到酒的醇香;中国有关酒的典故很多。譬如“文君当垆”“李白斗酒”“贵妃醉酒”等。酒的典故为我们研究酒文化打开一个明亮的天窗;在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许多小说都有关于酒的情节。如:《聊斋志异》中的《酒狂》和《酒友》等; 酒启发了文学创作的灵感,文学记叙了酒的灵动之力,酒不仅满足人生理上的陶醉,也满足人精神上的陶醉,难怪爱酒的文人在“酒文”中寄托了极其微妙的感情,并叙之以文,歌颂这位太阳神子——酒。 酒的个性体现在喝酒者的性格、情趣、爱好和喝酒的习惯上,还体现在喝酒的地域特征,酒的品种上——酒道的灿烂,酒道的缤纷就是在共性和个性的不断融和中得到提升。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