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深度研究报告:风暴眼中的中国连锁药房——“关店潮”背后的逻辑与未来路径 7 上页:第 1 页 04 转型路径:从“卖药品”到“卖健康”的蜕变 面对重重挑战,药店业积极探索破局之路。国民健康意识提升带来了需求分层与升级,为行业提供了转型突破口。 专业化升级:DTP药房与慢病管理 在医保谈判加速创新药准入的大背景下,DTP(直接面向患者)药房迎来发展窗口期。2024年该领域市场规模达893亿元,同比增⻓17.2%,客单价和单店销售规模也同步提升。 慢病管理是另一个增长点。中康调研显示,85%的慢病患者渴望专业用药指导,75%需要疾病认知科普,超过55%期待药事服务,35%以上期待持续健康管理。 多元化经营:跨界融合创造新价值 一些领先企业已经开始探索“药品+”的混合业态。恒泰贝贝综合性大药房以创新的商业模式实现了药品、美妆、母婴用品三大品类的有机融合,为消费者打造了一站式购物新体验。 这种模式下非药品类销售额占比可达35%-40%,显著提升了门店坪效,客单价较传统药店提升2-3倍。日本市场经验也显示,药店通过“以妆带药”、“医美诊所融合”等方式可延伸万亿级市场空间。 数字化转型:AI赋能药店运营 中康科技在2025年西普会上发布了中康药店智能体重大升级方案,聚焦五大核心智能体协同进化,以经营洞察、会员运营、商品提升、店员赋能、病种管理构建行业首个全链路AI决策系统。 现场展示的A连锁案例显示,应用智能体三个月后销售额增长6.8%,会员复购率提升15%。AI的价值在于将试错式经营转变为预测性决策,极大提升了运营效率。 05 上游联动:创新药企与零售药房的协同突围 下游零售端的变革正在向上游传导,创新药企也开始积极拥抱零售渠道变革。 创新药加速流入零售市场 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领域交出了一份令世界瞩目的成绩单:43款新药获批上市,同比增长59%;对外授权交易金额达484.84亿美元,超过2024年全年总额。 在2025西普会上,不少过去关注院内渠道的创新药企高管首次来到会场,希望打通与零售药店旗下DTP药房的合作渠道。齐鲁制药副总经理孙英侠表示:“面对一系列的政策变化,需要院内、院外做好协同,向患者提供全周期的医药服务。” 支付结构优化与商业模式创新 新医改推动、支付结构剧变的背景下,“商业健康险—创新药/优质健康商品—民营高端医疗/院外服务”形成新增长闭环。 在两位数增长推动下,创新药将成为药店重要品类,医保外药械、健康商品大量涌入药店,重构终端市场格局。 06 未来展望:行业重构与价值重生 药店业的调整仍在持续,但结构性机会已然显现。那些能够快速蜕变、主动进化的企业,才能在新周期中找到确定性增长。 专业化与生态化并行发展 未来药店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成为医疗资源的调度者,向上承接分级诊疗分流的患者,横向联动保险机构开发“健康管理+支付”产品,向下扎根社区提供家庭健康服务。 中康科技董事长、西普会大会主席吴瀚指出:“旧格局的打破已成定数,新格局形成仍需时间。随着健康需求持续增长、药品供给端创新升级,市场长期向好的趋势不变。环境在倒逼行业主动进化。” 头部集中与效率提升 行业资源进一步向头部集中。2025年一季度,百强连锁(按销售额排名)仅以21%的门店数量便撬动全国53%的销售规模。门店份额小幅攀升的同时,销售额占比大幅提升,头部集中效应愈发凸显。 益丰药房董事长高毅认为:“我们不可能将所有亏损门店都关掉,只有那些商圈环境变化、扭亏无望的才会关掉,但凡评估有扭亏希望的店就不能关。另外,周边竞争对手多的店也不能关。” 中国零售药店行业正在经历从“药品销售点”向“健康服务枢纽”的转型。未来几年,行业将形成以健康管理为核心、线上线下一体化融合的新业态格局。 那些能够快速蜕变、主动进化的企业,将在新周期中找到确定性增长。从“卖药”到“卖健康”,从“交易场所”到“服务平台”,中国药店行业正在阵痛中完成自己的成人礼。 正如恒瑞医药总裁冯佶所言:“中国创新药的终极目标,是让全球患者用上中国方案。”这场突围战,不仅是医药产业的升级,更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作者为武汉某管理咨询公司创始人,20年医药营销From EMKT.com.cn生涯。电子邮件>>: 18627908989@16.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