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实战案例 | 一家方便面企业断崖式衰落,他是这样操作来扭转局面的! 7 上页:第 1 页 每月下去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现在由于企业不大,产品也不成熟,网络也不健全,因此各种开拓空间机会都比较多,于是结合试错营销,对销售任务进行了创新性的升级。 首先让经销商和业务员共同在月初报下月销售规划,比如哪个产品做多少,然后列成一个表。让客户跟业务共同来报,报完后让客户签字认可,先用手机或者微信群就传回公司,会后把原件带回来。这表示业务和客户共同认可的能够完成的。然后公司进行统计,看这个区域跟公司的计划销售额还相差多少,比如说,我们计划要做一百万,实际上市场上报上来可能能完成的只有80万,那么剩下的20万怎么完成?就是要进行新的市场开发或者新的网络渠道开发来完成。 这80万是业务和客户一起报的,说实话也就是说业务不管努力不努力,经销商都能够完成。 所以业务基本上可以30%左右的精力放在经销商上,剩下的70%左右的精力放到其他工作上。也就是说把业务的精力多往其他市场上投入一些,来保证剩余20万任务的完成。 这样每个月这样做计划,同时发货节奏往前,那么到月底客户的库存就会比较良性。市场运作也良性。 4促销服务形式升级即促销方式转型 公司生存之所以难,除了经营缺少差异化外,受制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和成本影响,公司还停留在粗放管理阶段,应该说现在跟多小企业都是这种粗放管理。 我们在这个公司市场也确实发现这样的问题,包括现在很多生产企业也都是这么在做,比如,给予客户的订单奖励政策是要100件送10件,大部分采取的都是裸价销售,即下单100件货随车搭赠10件,至于搭赠的这部分产品客户怎么用,一般都不再管理。这样的话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你的市场做不细,作为小企业,本身人员有限,不会一个市场放很多人,在人很少的情况其实更多是要用的是经销商的资源。 要用经销商的资源就是把促销力度做一些升级,促销方式也做一些升级。所以要做差异化服务,要去刺激经销商,利用好经销商资源,促销服务就要升级。 我们怎么改进呢?原来是100搭10,提到100搭20,我多给10件,促销力度放大。对经销商来说,当然是一件比较高兴的事情。但是我有一个条件,我需要做一些表格。不管是100搭20,还是100搭30也好,但是经销商必须把网点要用上。 比如这20件用于终端新网点开发奖励,每个新网点奖励客户几件,客户必须按照要求使用到终端网点去,公司检核,在下次发货时公司就下账,不能拖拉让经销商看不到希望了,在成本上一下增加了一倍,但是对客户很有诱惑力,能降低多少人力成本。终端网点细化开发的速度有多快,增加多少新网点,带来什么利润?正如一位专家所说:“企业要有意识导入精细化管理或者是进行精益生产,我相信企业的竞争力立马就会体现出来,然而,很多企业老板还是停留在过去思维模式上”。 企业在做了这一系列服务升级之后,短短三四个月,我们可以看一下这个数据的变化。 开发出来一些有思想和意愿强烈的新客户,对公司的满意度达到了92%。6月份销售额增长了3%,7月份销售额增长了12%,8月份截止到20日销售额增长了32.07%,而且客户还没有不良库存。在效率提高的同时,整体成本下降了5.23%。 虽然增长不是很大,但是可以告诉企业,只要你实施去做,愿意做一些服务升级、改变、挑战,试行一些新的东西,会有一些改变。 说到促销服务升级,提一下我在娃哈哈的一点经验—— 基本上成熟企业搞促销活动都会做成套餐,比如说A产品一个点位陈列20件,那好就一个点位20件给多少钱,基本上我们就做多少个点位给多少钱,基本上一刀切,这样做下去你会发现一个问题,有些点位消化不了20件,有些点位20件很轻松。 我们发现这个问题后,就说要进行促销服务升级,要细分。比如同样公司给我每组20件,一个点位多少钱,就是说给我们的促销费用是死的。那么我们把促销模式变一下,这就要求一线业务员必须了解和熟悉自己的市场。 首先进行拆分。一次能接20件的有多少家?一次能接10件的有多少家? 第一轮先做就是能接受20件,每月20件销售完了我再给你;其他接不了20件的,就不给你。 然后就再出第二轮,降为10件,奖励也跟着降低。其实对他来说他是量力而行,会愿意接受,可能会发现有的点位只能消化5件,那现在你也别给他,再做一轮规划为5件的。 同样的费用,只是方式不一样,销售氛围完全不一样,你这样的做活动话销售增长有可能会增加20%甚至30%。 促销服务形式升级还有,比如说终端产品陈列,像中秋节,国庆节,元旦节这些节日搞促销活动,特别是指流通渠道,去搞个陈列活动,一做就是一个月,比如从 9月26号到10月25号。基本上我们采取这种方式。实际上调研我们发现这是浪费公司资源,至少有50%都浪费了。这就需要服务方式升级。 怎么做?9月26号到10月25号这个阶段也算对国庆的陈列活动,但是我们重新规划一下。比如说,我们规划还是像前边提到的是一组20件,必须保持日常陈列20箱一个点位,咱们这个时间段往前提,比如从9月1号到10月1号。 如果说我要去检查,我认为不要检查多了,一个月只不定期检查两次或者一次好了。我9月27、28号去检查,客户还保证有20箱货。其实真到了国庆节这个七天,你会发现,你的20箱货甚至更多客户都给你摆的很好,这会省多少费用。 这就是错时效应(是我们在娃哈哈期间的一个发现),无形上多赚了一些时间,国庆节7天你多赚了7天,大家可以在市场上试行,这也是我们从服务方式升级在市场上摸索的规律,可以为公司节省成本,为销售提升加倍增长。本文已载入《正在发生的转型.实践》一书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wenluohong@16.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