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营销策略 > 三维透视 > 创建大米品牌--小包装大米的市场分析

创建大米品牌--小包装大米的市场分析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2-04-16, 作者: 朱镜湖, 访问人数: 4858


7 上页:第 1 页

三,市场前景分析

  粮和油,经常被当成同一行业来看待,是因为两者的市场属性相同,发展方向相同。

  因此,请让我们看一看小包装食用油的发展趋势:小包装食用油从九十年代开始出现,到目前100万吨左右的产量,销售额近300亿元,而且每年以30%多的速度递增。现在我们都能认同这个趋势:这些桶装油以后肯定会取代散装油。但目前小包装食用油占国内食用油的份额还不足3%,由此可见,小包装食用油的市场非常巨大。

  小包装大米的整体发展趋势与小包装食用油是相同的:小包装大米必将会代替大包装及散装大米。

  如果用”巨大”来形容小包装食用油的市场,那小包装大米的市场只能用”前途无量”来形容了。仅仅国内每年大米的消费量1.17亿吨已经够让人心动了,当中小包装大米的市场份额还不足其千分之几,而入世后我们更多的小包装大米还会走进国际市场,其市场空间之大实难形容。

四,小包装大米的市场还缺什么?

  虽然大米生产及经营在我国已有多年的历史,但这个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用食用油行业来跟大米行业比较,更可发现该行业的很多不足。食用油的历史要比大米短得多,但国内的食用油市场竞争已从早期的购买力竞争,延伸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质量竞争,到现在的品牌竞争中的价格战、广告战、促销战等等,可以说是硝烟四起。而大米行业虽然目前在产品品种、规格及加工技术等方面有了明显进步,但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小包装米在很多方面已为大米行业取得一定突破,但它的市场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小包装大米生产厂家品牌意识不足。由于历史原因,这些厂家很多都是脱胎于国营粮食企业,也由于有长期的国家给它们喂奶,导致这些企业还没有完全长大。产品的命名、包装设计到品牌的运作仍处在低层次的阶段。如我们看过很多包装的大米,但你只记得上面有几个大字东北珍珠米、天津小站米、湖南优质大米……但我们往往不知道是那家厂家出产的,用什么商标。而其包装设计也比较粗劣,作为食品,包装设计非常重要。好的包装能促使消费者的下意识购买,并有利记住该品牌,进得重复购买。国内小食品的包装设计已达到较高水平,但在小包装大米的包装上,不外乎几种:一堆米或搞个人在旁边就了事。问起很多厂家,他们总是认为大米是微利产品,不应该在品牌建设上投钱,有销量就行。过于注重销量,而忽视品牌的重要性,将是这些厂家前进的主要障碍。

  二,成本过高,缺少竞争力。首先,由于国内的小包装大米加工技术不高,尤其是在真空处理技术上还不是很好,加工成本较高;其次,由于小包装米主要集中在商场超市卖,近几年卖场对进场商品收取高额的费用,大米厂家不得不将它转嫁到价格上;这一切,都加高了小包装米的价格,使它的价格比同品种的编织袋大米高出一截,厂家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消费者也就没有从中得益,市场就得不到扩张。  

  三,销售渠道不成熟。小包装大米的有很明显的淡旺季,逢年过节的销量占了70%左右,这主要是集团福利购卖。这一点跟金龙鱼小包装油刚进入国内市场的情况非常相似,但我们现在可以看到,金龙鱼的小包装油现在的销售渠道已很健全,只要有卖食品的地方,它都会进入销售。这些,都是小包装大米所不足的。

  四,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小包装大米采用胶袋及尼龙袋装再加上真空处理技术,延长了产品的保质期。但凭此说质量就有了多大提高,还不尽然。从米的加工质量上,国内的加工机器有很多缺陷。就如大米加工中对大米精度有关键性作用的色选机,它主要是用来除去异色米如黑头、黄丁等病变的大米,但对于外形与大米相似的杂质如玻璃或塑料,就不能全部有效除去。至于包装质量,也存在很多不足,很多小包装米的提手部份容易断开,封口容易裂开,这些都会造成破损,加大厂家的成本。而服务质量更不用提了,很多大米厂家都没有做售后服务的工作。

  当然,大米行业存在的问题还很多,在新开发的小包装大米尤其如此。但是,我们相信它的市场潜力,也相信厂家们会关注这些问题并解决好它们,为消费者带来一些更实在的利益。

  欢迎您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作者的联系电话:13509880012;电子邮件: nanamalya@hotmai.com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2篇)
*寻找缺失的一环--金元宝牌小包装大米是如何走向失败的? (2004-09-3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潘文富)
*比泰国香米还贵的“生态米”--长沙“秀龙生态米”上市推广方案实录 (2003-07-1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周文)
*把大米品牌推进农村市场 (2002-11-1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朱镜湖)
*大米厂家如何构建经销网络 (2002-11-0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朱镜湖)
*“金龙鱼”进军米业,胜算几何? (2002-10-2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朱镜湖)
*米业搞OEM,真的要小心 (2002-05-1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朱镜湖)
*大米品牌如何运作终端 (2002-05-0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朱镜湖)
*用6000元创建一个地区品牌 (2002-04-2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朱镜湖)
*国内大米厂家创建品牌之路 (2002-03-0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朱镜湖)
*大米为何没有全国知名品牌? (2002-02-2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朱镜湖)
*广州正在吃它 (2000-08-22, 《销售与市场》1995年第六期,作者:卢泰宏、李世丁)
*大米品牌显山露水正此时(上) (2000-06-27, 《销售与市场》1999年第七期,作者:姚金龙、陈必凯)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5-02 05: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