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容易被企业“杀无赦”的十类经销商【经销商死法三篇之二】 7 上页:第 1 页 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这个发动抵制进货的北京经销商,最终被作为典型“杀无赦”,而那几个曾经参与联合抵制进货的经销商,一看风头不对,立马乖乖地该干嘛干嘛! 企业里人来人往,本来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尤其是高层变动,经销商完全没有必要卷入其中,成为牺牲品。记得人家的好,是一回事,知道人家为什么对你这么好,是另外一回事。 第五类:用江湖规矩代替生意规矩型经销商:不按规矩出牌,必将被规矩打败。 有些经销商做大以后,在地方上黑白两道通吃,结三教九流行手眼通天。不用做生意的规矩做贸易,自恃厂家在地方上离不开自己,对企业的一线销售人员,横挑眉毛竖挑眼,呼之则来,挥之则去,活生生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土皇帝。 早年在哈尔滨有个经销商,自认为在东北算得上是“一条好汉”,自己接手过的品牌,没人敢碰,对企业要资源,和流氓收保护费都快没什么差别了。销量不完成不说,没事就威胁销售人员,不把费用打到经销商账上,今天就别想离开哈尔滨之类云云,弄得一线销售人员两三个月才敢偷偷摸摸在哈尔滨露下脸。估计这哥们看着企业没什么大的动静,想着光说不练假把式,趁着谈经销权问题的时机真把办事处经理打破了头,办事处报警后也被不了了之。这下经销商更加有恃无恐,放言谁敢动他的哈尔滨经销权,企业的人来一对打一双。 对于这样打打杀杀的经销商,拿掉一个就是去掉一个毒瘤。哈尔滨市场你要捣乱,那就放一放,先不做就是了。反正中国这么大的市场,先集中资源,把别的市场做深做透,企业又不会只靠着某一个市场活着。你要从其他地方进货,扰乱市场,我们就给周边经销商下通告,谁敢给哈尔滨供货,一起取缔经销权。 这一放,哈尔滨市场就放了三年。这个靠着捣糨糊的经销商自己折腾了一年多时间,没有市场规划、没有政策支持,哪里赚得到钱?再大的经销商也得赚钱养家,赚不到钱的江湖手段,短时间搞搞可以,时间长了没人受得了。 第六类:热血冲动型的创业经销商,看不懂人家凭什么赚钱,自己一头扎进去,却被呛得肺积水。 跨行进入经销商圈子,是很多热血青年创业选择之一。这句话说起来就比较绕口,细究起来还真觉得很不靠谱。一来是做生不如做熟,跨行做经销,本来就犯了这个忌讳;二是原来混的那个圈子多半时运不济,否则为什么会选择跨行?这样一算来,这样的人进入经销商圈子,行业资源和能力都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 这种类型的经销商,在很多行业都不是少数。他们看中了品牌企业的影响力,以为傍上品牌,就是灵丹妙药,就能财源滚滚。这类经销商和得了“行业厌倦症”的老经销商一样,看不清自己,也看不清自己即将跨入的行业。 一个从洁具行业转行的销售人员,因为与同在建材行业的某照明品牌的销售人员相熟,私下得到区域独此一家的承诺,毅然决然地从公司辞职,拿着十年来积累的50万本钱,投入到了某成熟品牌厂家的怀抱。凭着创业热情,前三个月,这个转型的经销商干得热火朝天,可三个月一过,经销商发现,原来以为拿到的品牌够响,开店就能黄金万两。哪知道50万现金转变成库存以后,根本没钱再进行后续投入,而品牌厂家的人三天两头过来压货、催款,自己的日子过得是一天比一天难受啊! 销售人员是靠销售回款拿工资的,尤其是品牌企业对业绩的追求更是严苛,没有业绩,再亲的兄弟也会成为仇人。企业的销售人员先是在该区域开发了其他经销商,再后来是逐步减少对这个经销商的投入支持,不到一年,这个经销商就被接任的销售人员给撤了。 其实,这里提出一个很好的问题:经销成熟的大品牌到底能不能赚钱?我的答案是,一般情况下,接成熟品牌能够赚钱的只有两类经销商:一类是跟着企业从小到大的经销商,有积累、有发展、深谙企业的运作习惯;一类是钱多人“傻”的经销商,随便品牌企业的人怎么折腾,只要行动坚决、有持续的现金投入,把别人都熬死了,最后剩下的,一定是钱多人“傻”的那个。 黄润霖,职业营销培训师,专注于经销商的运营升级和销售人员的技巧提升,经典课程: 1、《破解经销商管理的24把数字钥匙》 2、《经销商管理与升级的48个核心问题》 3、《“互联网+”时代的经销商运营升级》(渠道商版) 4、《“互联网+”时代的经销商销售升级》(零售商版)。微信号:hrlandhyx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