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新希望乳业:在失望中倔强成长 7 上页:第 1 页 并不给力的奶粉 液态奶的尴尬曾促使新希望乳业在奶粉行业寻求出路,收购云南蝶泉乳业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步。然而,进军奶粉领域5年,新希望乳业的步伐显得更加凌乱不堪。 2009年,收购云南蝶泉乳业的新希望乳业高调宣称要进军婴幼儿配方奶粉领域。据蝶泉乳业一位离职管理者描述,蝶泉乳业在成人奶粉领域做得比较成熟,主要市场在东南亚。最好的时候,曾在缅甸奶粉市场占据70%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蝶泉乳业在东南亚市场规模迅速缩小。让新希望乳业一直骄傲的是,“三聚氰胺”事件中,新希望乳业产品没有被检出问题。这让他们开始思考趁机进军中国奶粉市场,占领其他国产品牌退出的市场份额。 然而,事情没有那么简单,首先摆在面前的便是产能问题,新希望乳业没有足够的产能供给全国市场。 “其次是因为运营费用太高,我们没有考虑往外走。”上述管理者说。当时,他往返云南和总部多次,都是为了开会讨论奶粉事业的走向问题。最终,内部不少人认为“伊利、飞鹤等国产奶粉企业太过强大,留给我们的空间很小。我们跟国内同行比起来,真的差点。”他说。 不过,新希望乳业在这个时候还是做了婴幼儿奶粉项目。3年后,大量亏损。 “内部讨论的结果是项目所花费费用太高、机遇不够。”上述人士告诉本刊记者。 2012年,蝶泉乳业婴幼儿奶粉项目停产。这之后一年多时间,新希望没有再触碰婴幼儿配方奶粉。 2013年底,新希望乳业第二次涉足婴幼儿配方奶粉领域,这次是跟新西兰的新莱特乳业合作推出一款婴幼儿配方奶粉。目前,这款来自新西兰原装进口的产品已在中国10多个城市销售。 对于新希望乳业二次进军婴幼儿配方奶粉,宋亮认为,时机依然不好,因为去年“恒天然肉毒杆菌乌龙事件”,中国消费者对新西兰奶粉的信任度下降。 相关资料显示,新莱特乳业是光明乳业控股的新西兰乳企,2010年7月,光明乳业曾经斥资8200万新西兰元(约合人民币3.82亿元)认购新莱特乳业51%的股权。同时,新莱特乳业还是新西兰乳品巨头恒天然的牛奶供应商和股东,2013年7月,该公司在新西兰挂牌上市。 最近两年,新希望乳业旗下10多家子公司也已逐渐扭转亏损局面。 “主要跟管理层换血有关,新总裁上台后,提拔了一批年轻的管理者,这给新希望乳业注入了不少活力。”侯军伟表示。未来,新希望乳业可能还会继续以“母公司加子公司”的模式固守各地的区域市场。 “把各自的区域市场做好了,也能盈利不少。”侯军伟表示。对于其奶粉事业,新希望乳业相关负责人依然表示,“新希望乳业做奶粉是力不从心的”。 新希望乳业似乎一直没有找到那个用来撬动整个市场的支点。10年前,畅想着属于自己的乳业帝国,曾以旋风般的速度收购10余家地方乳企;10年间,这支庞大的“联合舰队”并没有齐头并进,相反,他们分散在各自的地盘上,表象上统一号令,实际上还在试图寻找各自草原上的生存空间。 依然是绩优股 用了10年时间,新希望乳业才渐渐摆脱了亏损的境地。然而,刚想稳定下来,却又接连陷入乳制品质量安全的漩涡。虽然此次涉事的是其旗下子公司——云南新希望邓川蝶泉乳业有限公司和昆明雪兰牛奶有限责任公司,但影响的还是新希望乳业的整盘棋。笔者认为,新希望虽然面临各种问题,包括很复杂的国营机制留下的棘手问题,但随着新希望民营体系的健全,历史问题的逐步解决,新希望将会是中国乳业一个蓄势待发的绩优股,他有着很多的天时地利人和,包括资本运作、农业经营、产业链规划能力等等。我们期待着新希望放下包袱,全力前进的那一天! 第 1 2 页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