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核心业务也能“外包”? 7 上页:三种类型的“外包” 企业业务转型外包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关键是要整合以下要素: 1.执行层的领导力 虽然任何一个企业的变革都需要有企业执行层的全力支持,但这种推动力不仅仅是召开动员大会和对变革的结果进行阶段性的了解和评定,而是具体的参与。 2.变革中的沟通力 企业业务转型外包意味着企业内部会发生重大的变革和各种利益的再分配。超脱于企业内部利益冲突和管理级别之外的外包业务伙伴,不仅可以与执行层一起制定大胆快速的全方位实施计划,更重要的是可以协助执行层制定专业化的沟通方案,从中立的角度将新的策略目标传递到企业的各个执行层面,以解释、指导和推动变革的进行。 3.合作条款的吸引力 “企业业务转型外包”的财务条款一般要服务于两个目的。一是在投资成本尽可能低的情况下进行必要的投资。二是条款一定要起到激励外包伙伴保证承诺的作用,使其将目标的实现、风险的分摊以及可获得的报酬结合在一起。 条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些是通过合资/合作企业的形式,共同完成一些关键流程的变革。还有些外包伙伴通过在一段时间内租赁和运作企业的一些资产,并在条件成熟时再返还给企业的形式,以帮助企业去除资产负债表中的不良资产,而获得在资产回报率(ROA)的迅速改善。另外,企业也可以通过聘用有声誉的外包伙伴,而向资本市场融资的形式进行“企业业务转型外包”的投入。 在埃森哲研究的企业中,遇到很多“协作性外包”的案例,由于仅仅对辅助功能性流程进行外包,企业的核心流程变革的滞后性阻碍了最终业绩的改善。而“企业业务转型外包”恰恰会从一个全局的层面,采取综合的实施方法,在建立新的能力的同时,实现新的策略目标。 4.相互关系的信赖力 凡是成功地进行企业业务转型外包的企业都会认为,相互信赖是关键。但是,多数企业,即便是采用“协作性外包”的企业都很难与合作伙伴建立稳固而充分的信赖关系,因而导致不同程度的失败。由于企业业务的转型关系重大,任何微小差错都会导致严重的损失。因此,企业的执行层必须从四个方面强调对合作关系的管理:合同谈判(正式的承诺、关于期望结果的沟通)、跟踪绩效结果、策略性管理(正式的计划、汇报关系、解决问题的程序)、团队个人之间的关系(非正式的沟通体系、团队个人之间的默契)。 第 1 2 3 4 页 下页:是否外包,CEO需要知道什么? 8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5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