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正确理解员工与老板关系之亲和管理 7 上页:第 1 页 三、正确看待“亲和动机”。 亲和动机是指:争取在社会基础上与人交往的驱力。一般而言,社会心理学对亲和动机有三种解释:一是适度唤醒层次论。二是本能理论。三是条件作用理论。其中,本能理论认为,人天生有一种亲和本能,这是产生结群、交往行为的原动力,这种原动力在企业内部也是至关重要的。有她,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就和谐,反之就紧张。以婴儿和母亲的关系为例,婴儿之所以依恋其母,其原始驱力首先是饥和渴,每当母亲给婴儿喂奶时,婴儿便把母亲与温暖、舒适的感受联系起来,婴儿无数次受到爱抚,就无数次地与愉快情境联系起来,于是条件作用产生了。通过这种条件作用过程,使婴儿逐步学会了“爱”母亲,再把爱逐步泛化到其他人身上,最后与他人结群、交往、希望有人陪伴的动机成了某种“习惯”而被固定下来。而这种“习惯”在企业中有助于团队形成。 四、“亲和式管理”的意义 所谓“亲和式管理”,就是亲近亲切亲善的管理方式。这一管理方式,根据行业和企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本质必须是“亲和”。曾经让美国和欧洲感到迷惑不解的难题是:日本战后经济的复苏和发展,为什么那样快?经过调查研究,令他们感到震惊的是,其秘密竟然是,“家族式的亲和化管理”。 五、怎样树立“领导权威”。 战国时期的吴起做将军时,和最下层的士兵同衣同食。睡觉时不铺席子,行军时不骑马坐车,亲自背干粮,和士兵共担劳苦,从不搞特殊。有一次,一个士兵身上长了个脓疮,为了不让士兵的伤口化脓而发炎,作为一军统帅的吴起,竟然亲自用嘴为士兵吸吮脓血,全军上下无不感动。吴起之所以在军中很得人心,就是因为他爱兵亲兵,这是他治军的一个主要方面;但这并不损伤和妨碍他的权威以及他的严刑峻法。在一次战斗中,有个士兵没有接到命令就奋勇进击,斩获敌人两颗首级,吴起不但没有赏赐,反而将其立即斩首。负责执行军法的官吏说:“将军,不能杀,这是勇武的士兵啊。”吴起说:“是勇武的士兵不假,但是不遵守我的命令,就必须处死。”吴起的爱兵和严法,使士兵既感恩又服威,使军队更便于指挥,更有战斗力。 六、亲和是相对,而不是绝对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老板与员工亲和,实施亲和式管理也不例外。如果 “亲和”过了头、失去了应有的“度”,好事也会变成坏事。所谓“相对亲和”,就是对“绝对亲和”的排斥。绝对亲和丧失原则,会干扰有序有制的工作;回避冲突与竞争;有时也会容易形成宗派。因此,提倡“亲和式管理”,也必须注意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以上文章仅为个人观点,如有不同观点可以通过QQ邮箱相互交流,邮箱:673089893@q.com 陈毅80后出生于湖北一偏远农村,21岁参加工作,一直从事于与健康相关的行业,如:医药、保健、环保等相关行业;曾服务过武汉龙人、武汉健民大鹏、武汉健民玉竹等大型企业,主要从事招商岗位,现就职于一家医药公司销售总监职位,对于企业管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认识,10多年的招商也积累了广泛的经验。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