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谁是赢家?——商家与消费者博弈 7 上页:第 1 页 我与卖饼的博弈 事情有多可怕,我可以举个例子,我很喜欢吃楼下那家的葱油饼,每天都会买上点,但有一天我再也不买了,为什么呢?因为地沟油劣迹的披露,导致了我永远不会再买那家的葱油饼了,或许你会说我太谨慎了,太大惊小怪了!但是作为一个理性的人,你听完我的分析后,你也会不再买了。 假设说摆在饼家有两个选择,第一:用地沟油(节约成本);第二:用健康油(飙高成本),饼家选择哪个好呢?饼家会根据消费者的决策来调整自己的决策,饼家发现我吃不吃他的饼跟地沟油没有关系,跟我喜欢不喜欢吃有关系,我如果喜欢吃,就会暂时忘掉地沟油,也就是说他用了地沟油,我还是照样吃;如果我不喜欢吃了,他就是不用地沟油而用健康油,我还是不会吃,所以饼家最优选择是无论我吃不吃,他都会用地沟油,所以饼家在“不用白不用”的理论支持下,最终一定会用地沟油。这是饼家最佳的战略选择,也就是博弈论里讲的纳什均衡。 而我也有两个选择,第一:吃;第二:不吃!那我的最优选择是什么呢?我得根据饼家的选择做出自己的选择,我既然知道他的最优选择是用地沟油,那我的最优选择自然就是不吃!即便他有一天良心发现用了健康油,我也不吃!因为只要我不吃,就可以保证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或者讲能保证我的利益不受任何损失。 于是饼家的最优选择是:无论我吃不吃,他都放地沟油;而我的最优选择是:无论你用不用地沟油,我都不吃!我和饼家最终都选择欺瞒和背弃的选择。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这个饼市场的经济链条断裂,不再产生交易,不再产生现金流动,也不再产生营业税收,在这里政府也顺带成为一个输家。这只是一个饼,退而广之,整个餐饮界甚至整个食品界不也面临着这种尴尬,你最起码会减少在外面吃饭的机会了。我想随着这种“毒素”对信任的进一步侵蚀恶化,食品界面临的不止是尴尬,而是经济链条的断裂。到那时就更可怕了。 所以最近出台的新法律条文,对于二次抓到制售地沟油的犯罪最高可以判死刑,我觉得一点都不重,应该抓一个毙一个!因为他们的行为可能并不恶劣,但影响太坏了!这种影响不是道德层面的,而是对整个经济产业进行了根本的破坏!这让我想到某村民割断地下光缆卖钱,而对国家竞争造成了上千万经济损失的那个案例,制售地沟油、瘦肉精者当属此类。为了个人的蝇头小利而损坏整个国家经济,罪大恶极,罪不在道德滑坡,而在于愚昧。 温总理愤慨地指责不良食品企业道德滑坡,并声言要他们流出道德血液云云,我始终认为导致这种局面的核心问题不是道德,而是愚昧。作为商家盈利是必须的,当他们深陷泥沼不能自拔时,依他们的见识只能干出如此下作的事来,乞丐会认为要赚钱就得磕头,所以他若想赚更多钱,就得如捣蒜般地磕头,直到磕出血来! 乳协的谢林点 在博弈论中,除了著名的纳什均衡,还有一个谢林点,所谓的谢林点,就是博弈一方在明确了对方的最佳选择后而采取的选择,这个对方的最佳选择的讯息就是谢林点,如果我们事先知道了对手的抉择,我们就知道了谢林点,我们也就知道了自己该怎么抉择。 乳业协会作为乳企与消费者的“合作解”,很明显他们试图塑造一个谢林点,从而撮合消费者与乳企之间已经崩裂的关系,那就是经历过三聚氰胺的事件后,国家对整个乳品行业进行了“清理”,进行了“杀毒”,从而得出史上最质量最好的奶粉,让消费者回心转意继续消费国产奶粉,这本是不错的安排,但可惜的是在乳品接二连三出问题的时候,乳协在哪里?大头婴儿、三聚氰胺、毒奶粉、性早熟奶粉等等已经伤害的不是乳企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更有“有关单位”与老百姓之间的信任,从而产生了更麻烦的塔西佗效应,事情发展到这个阶段,无论是乳企还是乳协,消费者基本上已经没有任何信任了,无论你说的是好事还是坏事我都不信了,按消费者的话说是彻底伤心了,心里哇凉哇凉的。 这是一种双输的结局,大家都得为自己行为埋单,消费者花了更高的价钱买洋奶粉,本身已经多花了钱,也算作埋单了。而企业必须长时间扛着滞销的商品、鄙夷的眼神来承担这个最终的惩罚。 还是那句话,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