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产业观察 > 智能手机屌丝逆袭

智能手机屌丝逆袭


《新营销》2012年第7期, 2012-07-11, 作者: 陈阳, 访问人数: 2319


7 上页:第 1 页

  

  屌丝和“高富帅”

  5月4日晚上10点45分,周鸿祎发布了一条新浪微博:“现在每个人都想拥有高性能的智能手机,高富帅,白富美,人手一iPhone,难道屌丝只能买便宜低档货?360作为一个开放平台自己不做手机,但我们决定和国际国内厂商合作,推出多款360用户特供机。”

  不介入制造,不做品牌,360公司购买手机之后以进货价甚至倒贴钱销售给360公司的用户,360公司获得流量和用户,而用户获得实惠—这就是周鸿祎的商业设想。

  和他的想法一样,国内三大运营商也卯足了劲争夺“千元智能手机”市场,希望掌控终端用户。情况有点不同的是,以往运营商选择合作伙伴时,基本上是中兴、华为、酷派、联想等国内厂商,传统的“高富帅”国际品牌,比如三星、诺基亚、HTC等并没有参与。而现在它们放下了自己的品牌身段,推出“千元智能手机”,把“千元智能手机”市场炒得火热。

  艾媒咨询的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Q1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低价位智能手机的销售占到了绝对优势,其中1500元以下的手机占比为43.3%,1500-2000元的手机占比为27.4%。激烈的竞争促使终端设备制造商大打价格战,智能手机趋向平民化。

  屌丝逆袭,智能手机平民化时代的到来是大趋势,而互联网企业的参与则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周鸿祎才评价说,小米手机还不能说是成功,但是绝对算是开了一个好头。这个好头就是智能手机平民化,即终端化。

  还有一个好消息是,由于在“千元智能手机”市场上表现出色,国产智能手机品牌占到了中国市场智能手机销量前十品牌中的半数。艾媒咨询的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Q1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三星以22.8%的销售占比排在第一位,华为、酷派、联想、中兴、苹果排在其后,销售占比分别为11.6%、11.2%、10.8%、9.7%和8.5%。

  于是,10年前国产手机的辉煌又出现在世人面前。不过,此次屌丝国产手机逆袭依然是靠价格竞争,依靠捆绑运营商获得渠道优势和便利。虽然走了量,但是国产手机品牌并没有实现利润跃升,智能手机市场的大部分利润仍然被三星、苹果这样卖得起价的“高帅富”品牌拿走。

  “国产手机品牌虽然占据了国内50%的智能手机市场,但都集中在低端智能手机市场。三星和苹果占据了手机市场99%的利润,而国产品牌和其他国际品牌只能争夺剩下的1%的利润。”华宝证券在其《手机市场研究报告》中指出。

  一方面,低价智能手机是行业发展大趋势,或者说,未来智能手机的价格将逐步降低,就像当年PC行业发生过的事情一样,高性价比、功能强大的产品逐步普及;另一方面,国产手机本身利润率就不高,无法获得品牌溢价,当三星等开发千元智能机时,国产手机未来将如何生存?

  或许,不妨换一种说法:作为一个产业,智能手机下一步应该比拼什么?在产品同质化的大背景下—不仅操作系统相同,硬件供应厂家大致相同,乃至提供的服务都大同小异,智能手机厂家应该拼什么?

  可以想见,当大家蜂拥而上,目光都瞄向“千元智能手机”市场时,激烈的竞争必然导致行业的利润率越来越低,即使苹果也无法幸免。比如,在低端智能机的倒逼下,中国电信销售的iPhone4S直降500元,就是一个证明。未来手机作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终端产品,其品牌溢价如何体现出来?甚至,在利润率很低的情况下,作为一项划算的生意,智能手机的制造、营销应该如何做?

  一贯喜欢扮演“搅局者”的周鸿祎在微博里说:“未来只有三种手机硬件公司能够生存。第一种是富士康这样的手机代工厂,所有的厂商做手机都需要找他们代工;第二种是三星、高通这种核心硬件厂商,行业中所有公司做手机的核心硬件—屏幕、CPU、闪存都要找他们买。第三种就是苹果,有品牌有议价能力和设计能力。”

  互联网大佬们带给智能手机厂家的冲击必然是巨大的,带来的需要思考的问题也很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厂家应该好好想想自己要在产业链条中占据什么样的位置和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是沦落为屌丝还是成为“高帅富”?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4篇)
*对智能手机的冷思考 (2012-11-0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孙自伟)
*3G智能手机如何卖 (2012-03-2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刘雅、韩含)
*智能手机市场:顾客才是上帝 (2012-03-0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徐雪平)
*智能手机打响“群雄争霸”战 (2011-11-25, 《中国企业报·消费电子周刊》,作者:许意强)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7-06 05:3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