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智能手机市场:顾客才是上帝 2011年,3G智能手机迅猛发展,3G用户一举突破规模化应用关口; 2012年为智能手机市场争夺年。这一年,即将迎来各运营商对用户的激烈争夺、各手机操作系统提供商对市场份额的奋力抢占以及各手机制造商之间的残酷竞争。 在2-27~3-1的巴塞罗那2012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2012)上,移动互联网战局参与各方纷纷亮剑,新操作系统、新款手机纷纷面世,精彩纷呈。 战事初开,硝烟弥漫。 为了在这场移动互联的盛宴中赢得一席之地,运营商、操作系统提供商、终端商等产业链各方都铆足了劲。各运营商一方面不断完善自身网络建设,另一方面也不甘心于居于管道角色,纷纷争取手机产业链掌控权: 中国联通定位并发布全面的高低中端手机战略,通过直接参与并掌控手机产业链来抢夺市场,并借助其网络优势在发展3G用户方面已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电信不甘示弱:一方面采用明星机带动发展用户的策略,不遗余力并成功地引进iPhone 4S,与中国联通争抢高端用户;另一方面针对年轻用户推出“飞Young”年轻品牌,喊出了“Young or never,年轻活出样”的品牌口号,欲与中国移动“动感地带”“我的地盘我主张”一较高低; 中国移动则把重点放在WLAN建设和2G/3G/LTE/WiFi四网协同上,在3G用户的争抢上则显得气定神闲,深具老大气度; 运营商的搅局,极大地改变了原有手机市场的竞争格局: 2011年,联想智能手机累计销量达到650万部,声称已挤身中国市场前三,2012将保持势头,全线发力,成为中国的领导品牌; 华为手机出货量近6000万部,其中智能机约占1/3;2012年的目标是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到6000万部,5年内进入全球前三; 中兴通讯2011年销售智能手机1200万部,相信2012年销量要至少翻一番以上;目前中兴已经制定了今后四年的手机发展目标——到2015年收入超过1000亿,品牌和收入进入全球前五,市场占有率全球前三。 随着中兴、华为、联想、酷派这些原本离普通老百姓较远的品牌因参与运营商定制而一飞冲天,国产品牌似乎也一夜之间翻身了; 一时间,大家信心满怀:国产手机的春天又快来了,中华联酷将借智能机之势一举进入中国市场前列并有望打败洋品牌。媒体也纷纷推波助澜,众口一词。 中国力量在中国甚至在全球的崛起,实为值得庆幸之事,然而看大家的信心来源,主要为两点:一是依托于借助运营商的渠道开展销售,二是依托于产品的不断换代升级:先是做大规模将智能机价格降到千元左右,随后是比拼硬件配置:屏幕从3.5寸到4寸、不断作大;芯片从单核到双核、最近更是推出四核。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