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修正药业“毒胶囊”事件公关分析报告 7 上页:第 1 页 (三)发布信息有缺陷 修正药业积极宣布,自检显示修正的产品是合格的。公布这样一个信息想说明什么?说明这是一个事实?公众不可能认定这个结论,因为自检是王婆卖瓜式的主观行为。那么公众怎么看自检结论的公布?狡辩,只能是狡辩。没有可信度的辩解不如不做。 修正药业一方面认定空心胶囊企业是资质齐全、符合国家标准的正规企业,另一方面又始终拒绝透露供应商的名称、资质证书以及供货的具体详情。修正药业知道事故责任主要在于供应商,自己是受连累的,要告供应商,却又为供应商打掩护,为什么?公众猜测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修正药业不单是受害者,也是帮凶。供出供应商,修正药业将更难以收场。修正药业曾经试图将责任推到供应商身上,但是最终不了了之,可能是因为若供应商自保会对修正药业不利。可以说,修正药业采购不合格的空心胶囊是主要责任在己。正如媒体所言,为了区区小利,不顾产品质量和企业声誉,丧失了对消费者的用药安全责任。 改宣传口号“做良心药、放心药”为“修元正本,造福苍生”,这一招真够愚蠢的。1、在体现消费者核心需求和具有通俗易懂的传播From EMKT.com.cn优势方面,后者不如前者;2、改动口号暗示修正药业不做良心药了,这对修正药业的品牌杀伤力太大了。说句实在话,消费者买药多是慕“做良心药、放心药”之名而来,而非慕修正之名而来。3、放弃品牌的核心价值需求,这个品牌也就完了,东山再起的机会更加渺茫。修正药业不能因为一次事故就一蹶不振,而应该痛改前非,继续高举“做良心药、放心药”的大旗走下去。只有这样,才能走出目前的公关困境,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 修涞贵说,曝光的产品只能说是标识“修正”的,并不能说就是修正生产的,因为没有经过厂家的确认。一个公司的董事长说这话实在是太不懂事了,太不负责任了。我们要反问一句,消费者在买你的药品的时候你怎么不确认呢?如果每次都要厂家确认,谁会买你的药呢?只要没有证据证明曝光的产品不是你的,你就要对贴了你的品牌的所有产品负责任。董事长说话有耍赖之嫌对品牌的损坏是非常严重的,因为董事长是公共关系的第一责任人。金口玉言,不可造次呀! 在4月19日的“通告”中,把产品召回的时间说成是4月15日(曝光日)。玩文字游戏,混淆视听,毫无悔改之意。因为在19日前,修正药业从未说过要召回产品。 如此来看,修正药业贼喊捉贼,狡辩,喊冤,都显示修正药业对媒体与公众缺乏基本的诚意,这样的公关工作不仅挽救不了修正药业,还且雪上加霜,公众信任根本无从争取。 (四)整改无力度、不可信 事件初期,有两家同时被曝光的药企宣布召回产品,修正药业不道歉、不召回,只是公告说停止相关产品销售,积极配合监管部门复查。相比较而言,修正药业的整改工作缺乏力度,难怪舆论反应非常负面而且激烈。 后来,修正药业不得已召回相关产品,又心存侥幸,中途暂停,企图避过风头,蒙混过关,这简直是欺诈。与媒体、公众斗智斗法,必将严重损害修正药业的诚信。 最后被召回销毁的产品数量不足销售量的1%,可以看出,修正药业的整改工作缺乏力度。虽然说召回销毁的产品少,暂时的损失小,但是不可信的整改对品牌的伤害必将影响业务的恢复,影响企业的长远利益。因为一旦信誉出现问题,企业业务将长期在谷底徘徊。有力度的整改工作暂时看损失大,但有利于保住信誉,恢复业务。无力度的整改会让企业患上慢性病,病病怏怏,没完没了,而有力度的整改是将急性病彻底治愈,重回健康状态。 修正药业销毁了一些“毒胶囊”,但是公众还不知道这些胶囊来源的详情。公众有理由怀疑修正药业不能彻底解决“毒胶囊”问题。既然没有公示毒胶囊的来源,也就说不清修正药业的责任。如此一笔糊涂账,如何让公众信任修正药业? (五)第三方报告弄巧成拙 修正药业曾经试图依靠第三方报告还自己一个清白,可是第三方报告没有在约定的时间出炉,修正药业自食其言。第三方报告始终没有公示,显示修正药业无视媒体的权利,缺乏与媒体沟通的诚意。要想取得媒体的信任,必须公示更多的内容,以打消媒体的不信任和猜疑。媒体不接受,消费公众就更不可能原谅。 第三方报告在危机公关中是一个很常用的策略,其应用的关键是第三方报告的权威性、独立性、客观性、可信性,其中客观性是基础。修正药业的第三方报告没有可信性,因为检验的样本是由修正药业提供的。由于检测样本的主观性存在,第三方报告已经不具有客观性,进而也就不具有可信性,即使检测机构是权威公正的。修正药业最后也没有公示第三方报告,只能说明第三方报告的内容与曝光的情况差不多,第三方报告帮不了修正药业。第三方报告画蛇添足使修正药业成为笑柄。 三、相关内容的公关分析 当“毒胶囊”事件不断发酵的时候,媒体挖掘了与修正药业相关的一些报道,比如修正药业历史上的经营劣迹,广告月投入3亿,毒胶囊月省15万,药品售价26元成本不到6角。这些报道发挥了累积效应,加剧了修正品牌形象的恶化。这些相关内容的报道显示,媒体具有“造大势”的习惯,追求“多拾柴火焰高”的舆论效果。从公关的角度说,与媒体打交道要正视这一点。 我们都知道,修正药业成为知名品牌的关键是广告。修正药业的广告有几大特点:1、明星阵容庞大;2、广告花费多;3、广告铺天盖地,狂轰滥炸;4、商业广告与公关广告嫁接。做良心药放心药的企业价值观概念是公关广告的内容。修正以广告为主要促销手段本无可厚非,但是碰上“毒胶囊”事件,就被广泛诟病了。修正花那么多的资金和心思在广告上,怎么在产品质量上就那么抠门呢?这是做良心药放心药吗?重广告轻质量,就是重自己轻公众,因为广告的直接受益者是修正,质量的直接受益者是公众。将夸大宣传与质量事故联系起来理解,只能是企业欺诈、公众上当。 俗话说,羊毛出在羊身上。巨额的广告费最终要在销售的产品定价上分摊。药价贵得离谱,成本低廉,其中必然意味着暴利由企业拿走或者庞大的广告投入由消费者买单。修正药业的经营策略导致公众的利益严重损失。这是高明的经营策略吗?不是,因为公众被当成了冤大头。修正药业要争取公众的信任,就不要玩这样的技巧,公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把公众当傻子就如同玩火,玩火者必自焚。 当舆论围剿修正药业的时候,修正药业放出话来说,“修正职工8万,家属16万伤不起”,可谓一幅自作自受的可怜相。修正药业从一开始不认错的理直气壮相到召回产品的乖乖相,最后是乞怜的无可奈何相。一路走来,修正药业不断变换着自己的形象,疲于奔命地应对着身份的变更,而没有宏观战略的筹措和主动的智慧选择。 修正药业的“毒胶囊”伤害了公众的信任,后来的公关工作本来是一个机会,一个修补公众信任的机会,可是这个机会被浪费了。产品有瑕疵,公关漏洞百出,可见修正药业的危机不是单方面的,关键的几个方面都面临危机。 四、结语 修正药业的公关危机是由产品缺陷导致的公众信任危机。化解危机的关键就是整改产品缺陷,做好与媒体的沟通工作。可惜修正药业在这两方面都做得不好。修正药业公关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在于管理层的公关意识薄弱、公关策略笨拙。投机取巧的公关意识和技巧,连同产品缺陷,最终严重损害了修正药业多年培育的品牌形象。修正药业不仅需要做良心药,而且需要以良心对待媒体和公众。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